第三节 春晚——文化与经济的盛宴(1 / 2)

加入书签

一、概述:一个载入史册的“创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遍布于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华人都习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鞭炮、煮饺子,而孩子们也最盼望在每年的这一天里收到来自长辈的“压岁钱”。这些都是炎黄子孙传承了几千年的过年习俗,而这些传统自1983年开始添加了一项崭新的内容——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后文简称“春晚”)。

人们习惯将1983年的“春晚”称为是第一届,其实这并不准确。早在1979年,中央电视台就曾经录制、播出过一场名为“迎新春文艺晚会”的“茶座式”节目,但由于当时全中国的电视机数量只有可怜的485万台,所以这届晚会并没有产生多大的社会反响。1981年春节前夕,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再次联合举办了一台联欢晚会并获得不错的反响,这使当时活跃于文艺舞台上的马季、邓在军等人萌生了“在除夕之夜办一台面向全国观众的大型综艺晚会的想法”,他们认为这样的形式“可以造福全中国人民”。于是,从1982年起,马季等人的这一创意在得到各方肯定之后,“春晚”开始筹备,并在1983年的除夕之夜首次大规模地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无论后人如何去定义第一届“春晚”的时间,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春晚”的成功源于一个简单的创意:在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为全国人民提供一个同庆、同乐的平台。

与“春晚”这一创意相匹配的是,当年的晚会在形式上也进行了革新式的尝试:

1983年的“春晚”由王景愚、刘晓庆、姜昆、马季4人主持。首先是赵忠祥致开幕词,然后是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接下来是相声大师侯宝林的讲话,再是主持人代表所在行业向全国观众拜年。这些常规性的开场白结束后,《拜年歌》作为背景音乐想起,主持人介绍到场演员,之后文艺演出逐一登场亮相。观众在电视里先后欣赏了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乡愁》,马季、赵炎表演的相声《乡村小景》,王景愚、姜昆表演的小品《吃鸡》,严顺开表演的小品《阿Q的自白》,以及郑绪岚演唱的歌曲《牧羊曲》、《大海啊,故乡》等。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精彩纷呈的演出内容让全国观众大饱眼福,兴奋不已。经历过这一事件的观众日后回忆道:“大年初一,各地的民众相互拜年问好之余,都急切、兴奋地谈论着这台晚会。”这一台由黄一鹤导演的“春晚”,除了齐集全国各界文艺精英之外,还首次采取了现场直播的形式,同时设立了会场热线电话,并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港台艺人参加。这一系列成功的策划为“春晚”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每年除夕夜固定举办的“春晚大戏”设定了一个基本的整体模式。

一个历时近30年的“新民俗”由此发端。

二、案例:“春晚”造就的经济文化“大餐”

“春晚”开办至今,从它的舞台上走出的明星不计其数。而这些明星的走红都得益于早年“春晚”具有创新精神的节目设计。在走上“春晚”舞台之前,张明敏只是个业余歌手(他实际的职业是电子厂工人),一首“我的中国心”让他红遍大江南北,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最优秀青年歌手”和香港流行音乐的“代言人”。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让一个来自香港的歌手在全国人民关注的春晚舞台演唱一首表达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歌曲,这本身就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创意。而让一种训练演员的片段表演以小品的形式登上春晚舞台这一创意,则先后让陈佩斯、朱时茂、赵本山、巩汉林、宋丹丹、小沈阳等人红遍大江南北……此类列子不胜枚举。春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创意的胜利,它让中国的观众在“初识”大众文化后体会了不同表演形式所带来的空前欢乐。而“春晚”在成为全国人民除夕之夜的文化盛宴之余,也成为“一夜成名”神话的制造厂。这一舞台除了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之外,还蕴含着无限的商机和名利。

(一)一台综艺晚会

“春晚”从其诞生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晚会定位:一台服务全国观众(这一定位现在已逐渐改为全球华人)的大型综艺联欢晚会。这一定位让“春晚”一直都坚持着贴近群众,满足观众需要,跟进社会热点的节目创作和遴选特点。也正是这些特点使他在诞生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俗话说“众口难调”,“春晚”作为一台面对上亿观众的晚会,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不能年龄和不同地域观众的集体需求。因此春晚注定是一场大杂烩式的综艺晚会。春晚的节目内容包括:歌曲演唱(通俗、民族、美声兼顾)、舞蹈表演、戏曲表演(京剧、昆曲等形式)、相声、小品、杂技、魔术等。凡是观众希望看到、能够被搬上舞台的节目形式,基本都有在台上露面的机会。当然,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下来,最受观众喜爱的还要算是小品表演和流行歌曲演唱。

小品本是一种用于演员训练的片段化表演练习,严顺开在1983年的“春晚”上通过在《阿Q的自白》中的精彩表演,让这种并不算正规艺术的训练手段变成了妙趣横生、备受观众喜爱的节目形式。从那以后,表演成为春晚中最热门的节目之一,先后出现了陈佩斯、朱时茂、黄宏、宋丹丹、赵本山、高秀敏等数十位知名度极高的表演艺术家,让人记忆犹新、开怀大笑的优秀小品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赵本山自90年代初登陆春晚舞台开始,连续十几年给观众奉献精彩的小品内容,让“赵本山小品”成为春晚最具号召力的标签。

流行歌曲是“春晚”舞台上除小品之外的另一个亮点。1983年李谷一就演唱了一首当时被认为“不太健康”的《相恋》,而郑绪岚也带着自己演唱的,当时最热门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走上了“春晚”的舞台。但这些都还并没有让歌曲演唱在春晚中成为焦点,真正让歌曲演唱成为流行风潮的,是在1984年“春晚”上被安排在第28个节目上场的《我的中国心》。当时由张明敏演唱的这首歌曲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名曲。甚至有人统计说“《我的中国心》是当时除国歌外会唱人数最多的一首歌”,主唱张明敏也自豪地说:“《我的中国心》肯定有上亿人唱过,我在正式场合演唱它的次数不会少于一万次。”从那以后,从春晚舞台走出来的流行歌曲和歌手不计其数。流行歌星和春晚舞台的合作成就了一个个实现互利双赢的经典案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