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刘老根大舞台——草根幽默的时代之舞(1 / 2)

加入书签

一、概述:“刘老根大舞台”是个啥

现在,到沈阳旅游的行程中几乎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项目:去“刘老根大舞台”看一次演出。而且,如果你在当地有熟人,他们还会告诉你:千万要提前订票,那地方的票可不好买,而且不便宜。在当下全国地方曲种遍地开花而剧场反响又普遍低迷的大环境下,唯有东北的“刘老根大舞台”红红火火。“刘老根大舞台”是由喜剧演员赵本山创办,专门经营东北二人转演出的剧场。最早一家开在沈阳,之后又在天津、哈尔滨、长春、北京等地开设了连锁剧场和分店。据《人民日报》的一篇相关报道称:全国范围内现在共有8家“刘老根大舞台”。每家门店的“生意”都特别红火,周围一年四季都徘徊着倒卖门票的票贩子。要看里面的二人转演出都必须自己掏腰包买票,绝不赠票,即使是赵本山本人的朋友,也需要“本山大叔”自掏腰包买票请客,票价从150元到460元不等。这样的剧场一年的票房收入超过1亿元。据悉,本山传媒还计划要在不久的将来将“大舞台”开设到每一个省会城市。如此红火的“刘老根大舞台”到底是个啥?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从“二人转”这一民间艺术的历史说起。

“二人转”的历史到底有多久,各方说法不一。《哈尔滨市志文化卷》中认为它有200年左右的历史,而李微则在其著作《东北二人转史》中提出二人转出现距今已有300多年。无论哪种说法,二人转作为一种出现于东北“乡野田间”的民间艺术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艺人第一次将二人转带入城市,来到了沈阳的北市场进行表演。但不久就被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认为“有伤风化”而驱逐出城。解放后,二人转第二次由乡间进入城市,大量出现在旅店、茶社等民众聚集的场所,并出现了筱兰芝、冯傻子等当时有用一定知名度的“名角儿”,与此同时,它还受到了一些艺术研究者和专业创作人士的关注,涌现了一批新创曲目。但随着“十年浩劫”的到来,它再次被驱逐出城。1978年以后,二人转第三次“进城”,但不久便因为其表演者素质的良莠不齐和其表演内容的巨大争议被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和公安执法部门“重点关注”。直到20世纪末,一位二人转演员出身的艺人,在观摩了二人转演出后提出了“匡扶二人转”的口号,并跟专家、媒体一道为二人转的发展、转型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提倡“绿色二人转”,以沈阳为基地,开办了绿色二人转的试练场——刘老根大舞台,他就是赵本山。从那时开始,二人转的发展真正进入了“快车道”,受到城市各阶层人群的喜爱,日趋深入人心。迄今为止,刘老根大舞台拥有签约演员40多对,全部来自辽宁民间艺术团体,通过“二人转大赛”等方式由赵本山选拔和吸收培养成为“舞台”的表演艺人。刘老根大舞台表演内容基本统一:每场演出有5段男女搭配的表演,先是男演员“耍贫嘴”,中间穿插着模仿歌星、表演的绝活(如倒立喝啤酒);然后女演员上台,两人连说带逗,唱一小段二人转,每组演员一共表演半小时。当下炙手可热的明星小沈阳,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从刘老根大舞台上走出的人物。

为什么一个从前被认为供下里巴人取乐的曲种今天却引来了全社会的青睐,这样一个曾经只出现在乡间角落的“土玩意儿”,现在却被邀请进入了大城市黄金地段的剧场,并成为众多城市的“旅游名片”和“推荐品牌”,二人转究竟“转”出了怎样的创意?

二、案例:二人转转出的无限创意

伴随着“刘老根大舞台”在演出市场的巨大成功和迅速扩张,关于其演出内容和风格的批判也从未平息过。“内容低俗、哗众取宠”,“充斥着对弱势群体和地域人群的讽刺和歧视”成为对二人转表演最集中的批判。本文并无意展开对“刘老根大舞台”和二人转的艺术考量,而更注重从内容的创意和商业营销等方面来看看这一火爆表演背后的成功因素。

(一)语言的狂欢和智慧

从艺术分类来看,“刘老根大舞台”上演出的“二人转”展现给观众的是以“说、学、逗、唱”为主的是曲艺艺术。其中“说”中体现出来的语言艺术和智慧是“二人转”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说”曾经是相声艺术的“灵魂”,但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歌颂式”充斥着舞台,相声艺术在语言上的魅力已经逐渐消退,只有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德云社”还依然活跃在观众的面前。在这样的背景下,二人转凭借其说俗话、说真话,敢于讽刺、嘲弄社会不良现象的特点,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二人转”的语言讲究狂放不羁,直露、火爆、不羁,让人乍听之下不免目瞪口呆、面红耳赤,而当你慢慢习惯整个剧场的氛围之后,却又免不了内心里暗自叫绝,在会心一笑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

“二人转”表演中的语言始终坚持着以生活为原型,对细节进行夸张和放大。有人抨击“二人转”的语言低俗,但它恰恰在当今商品化的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消解崇高的文化语境下获得了暗合了大量受众放弃对崇高的追求、对意义的理解,寻求单纯玩乐和解脱的内心诉求。而这些不羁言语中偶尔闪现出来的草根智慧,包括对社会问题和不良风气的讽刺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渲染,却又能唤起观众强烈的内心共鸣,高呼它“话糙理不糙”。这一现代社会的审美文化取向早已被巴赫金用“狂欢理论”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巴赫金认为:狂欢就是指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表现出的突破一般社会规范的非理性精神。它一般表现为纵欲的、粗放的、显示人的自然本性的行为方式,让投入其中的人沉浸在一片自由而又自我的精神狂欢之中,摆脱一切怀疑、恐惧、压抑、紧张和怯懦。这种狂欢精神的本质在“二人转”的表演和欣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丑角的艺术

“二人转”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是“丑角”。“丑角”是戏剧艺术中的一类人物,在“二人转”被称为“下装”,主要负责插科打诨制造滑稽效果。“刘老根大舞台”的“二人转”表演特别注重对“丑角”艺术的发掘与表现,尤其将其重点放在了与观众互动方面。传统的“二人转”,表演者几乎没有机会与观众进行互动,而传统的道具也只是扇子、手绢等用于简单刷刷的道具摆设。但在“刘老根大舞台”上,这些传统被有意地改变了:让“丑角”在舞台上用雨衣代替风衣,用手纸代替围巾,用肥皂泡代替舞台烟雾效果等,并通过临时雇佣保安,现场寻找伪粉丝等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丑角”表演实际上在嬉笑怒骂间解构了传统的舞台权威,同时也解构了社会与人生的价值体系,在一场由观众参与的作秀中,所谓的“明星”走下了浮华舞台象征的神坛,走近了观众,昔日高高在上的权威被漫画化的解构,将剧场的掌控权归还到了观众的手中(虽然这也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假象,实际上二人转表演者依然掌控着舞台)。“丑角”表现的“丑”不局限于言辞的粗俗或动作的可笑,而更加注重将其塑造成为生活中的小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小心思、小智慧和遇见的奇闻趣事通过放大的效果展现给观众。

“丑角”塑造得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演出的效果,活跃于“大舞台”上的王小虎和张可这对搭档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王小虎最初是以“俊装”出现在观众面前,张可也是公认的“大美人儿”,但他们站在舞台上就是制造不出喜剧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之后,王小虎主动改变了自己的形象,由“俊”变“丑”,将一个小人物的难堪与自大可以夸张,来配合外貌靓丽的张可。这一变化,使他们表演的内在张力和喜剧效果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成为“大舞台”上最受欢迎的组合之一。

(三)明星效应和立体营销

“刘老根大舞台”的成功,明星效应和结合影视热播剧的全方位营销也是重要原因。“刘老根大舞台”的创立者赵本山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明星。这位出生于辽宁农村的二人转演员,通过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走入了千家万户。自1990年第一次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赵本山几乎年年受邀,而且他表演的小品几乎囊括每年“春晚最受欢迎作品奖”,赵本山几乎成为中国百姓收看春晚最大的期待。在“春晚”上的出色表现和由此积累起来的人气为“本山大叔”提供了资本,让其大量地参与到了影视剧创作和表演当中,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本山传媒集团。2002年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赵本山担任了导演及男主角,这部以东北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喜剧在各大电视台播出后,好评如潮,收视率屡创新高。其中穿插的“二人转”表演,也逐渐被全国人民所熟悉。抓住这一契机,赵本山把自己经营的“大舞台”与“刘老根”这一品牌进行了整合,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刘老根大舞台”,作为表演二人转的专门剧场。

除此之外,赵本山还利用自己传媒集团的资源,不断推广自己剧场中的表演者和“二人转”这一艺术形式。在赵本山参与的多部电视剧中,“刘老根大剧场”中的演员都担任了主要角色。如,在《刘老根》中饰演大奎、在《乡村爱情》中饰演长贵的王小宝,在《刘老根》中饰演二柱子的张小飞,在《乡村爱情》中饰演刘能的王小利和同样在《乡村爱情》中饰演王老七的蔡维利,凭借着这些电视剧的荧幕热播,他们都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这样的身份和名气让他们在回到“二人转”舞台上表演时自然收到了更多的热捧和关注。

同时,赵本山还利用自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巨大影响力,不遗余力地向全国观众介绍着自己的“徒弟们”,2005年小品《功夫》中的蔡维利、王小虎,2009年小品《不差钱》中的毛毛、小沈阳都是在春晚舞台上走红的二人转演员。其中的小沈阳更是通过在春晚上的滑稽表演(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他表演的方式几乎完全照搬了二人转舞台表演的内容)一夜成名,成为受到各大媒体追捧的大明星。毫无疑问,表演者的名气强力助推了“二人转”的推广和“刘老根大舞台”的红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