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朔方节度使(2 / 2)
结果这冯继业内斗的本领倒是很高超,广顺初年的时候,趁着冯晖病重,当时还是朔方军衙内都虞候的冯继业就敢领亲兵袭杀了其兄衙内都指挥使冯继勋,在冯晖死后代父领镇,为朔方军节度留后,最后迁朔方节度使、灵环观察、处置、度支、盐池榷税等使,几乎把灵州、盐州的军权、政权和财权一把抓了。
但是冯继业还真就是个二世祖,手里掌着这么重的权柄,却是抚士卒少恩,又时时出兵劫略羌夷,弄得羌夷不附。弄到了现在,冯继业居然要成天担心着底下会有兵变,又或者灵州会被蕃部寇略,自家的性命富贵难保,于是放着天高皇帝远的灵州独立王国不要,却天天哭着喊着要把家眷都搬到富裕安康的东京来,求着让自己移镇内地。
这种要求,如果是换作了其他的藩镇,譬如说李彝殷的定难军,那郭炜真是求都求不来。不过灵州确实偏远了一些,郭炜手头暂时又没有太得力可靠而且愿意去的人选,冯继业好赖也能够继承一点冯晖的余荫,只要是不求开拓只求守成的话,他比其他人还是要来得合适一些,所以对冯继业的连番请求,郭炜都只好暂时搁置了。
不过此时郭炜心中倒是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是需要其他人参详一下,看看会不会有什么疏漏之处。
“山南东道与荆南军正当夔门要冲,又是朝廷掌控荆湖的枢纽,上游的西蜀固然是心怀狼子野心的逆臣,下游的唐国虽然已经奉中国正朔,却也不是好相与的。这两个地方必须有重臣镇守之,能吏抚绥之。”
作出总结性的陈述之后,郭炜首先就襄州和江陵府的选官提出了意见:“高继冲纳土有功,朕拟授其徐州大都督府长史、武宁军节度使、徐宿观察使,原武宁军节度使赵匡赞转任荆南军节度使,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出知江陵府;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出镇襄州,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汝州刺史赵玭权知襄州。”
郭炜早就想把李重进给搬开了。
李重进的这个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那是从显德元年当起的,从高平之战后被郭荣从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提拔到都指挥使一职以后,李重进在这个侍卫亲军司的最高职务上待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而要是算上侍卫亲军司没有正副都指挥使的时日,那么李重进实际掌管侍卫亲军司的时间就还要多上那么几个月,算起来其实是从郭威临终的时候就开始当着侍卫亲军的家的。
李重进当初就是郭荣继承皇位的有力竞争者,是郭威用亲情和自己的威严强令他受顾命拜于郭荣,从而定下两个人的君臣名分的。到了后来,则是郭荣以自身的表现让李重进踏踏实实地做着禁军统帅而不作他想的,甚至到了淮南之战的时候,张永德一度与李重进发生矛盾,二人之间更为顾全大局的人是李重进而不是张永德。
所以郭荣在临终之际调动了张永德的岗位,却很信任地让李重进保留原职,以便让他为郭炜保驾护航。当然,郭荣也不是没有防着李重进一手,所以侍卫亲军司里面真正受顾命的人却是副都指挥使韩通。
郭炜正常继位,李重进确实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在那种时候,郭炜确实也需要有人站在身后帮他稳定住禁军。禁军的四个军司,新成立的渔政水运司不算,要稳定住禁军,光是依靠新建的锦衣卫亲军肯定是不成的,而殿前司里面是不是已经被渗透得千疮百孔了,郭炜心中没有一点把握,所以侍卫亲军司的李重进、韩通、柴贵、袁彦、高怀德都是他可以信重的人。
因此,尽管在这几年来,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的将官都多有升迁调转,几乎轮替了一遍,李重进却是一直稳稳地做着他的都指挥使。
不过禁军的四个军司经过了郭炜继位之初的大整训,又经过了几年的征战与升迁转任,郭炜感觉到潜藏的危险已经确确实实地远离了自己,现在不光是锦衣卫亲军可以如臂使指,侍卫亲军得到完全掌控,就是在殿前司里面,赵匡胤的影响也应该是洗得差不多了。
所以,是时候让李重进在侍卫亲军司的影响淡下去了,而让他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却也不算是委屈了他。从郓州到襄州,从遥领天平军节度使到实际就镇山南东道节度使,地方是一点都没有变差,气候无疑是变得更好了,而位置则是同样的重要。
当然,郭炜也还没有忘记那个二世祖冯继业:“朔方节度使冯继业移镇陕州,转任保义军节度使,家眷迁至京师,赐宅京城第一区;原保义军节度使李万全移镇定州,转任义武军节度使;原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累表乞解官归朝,今可允之,授右神武大将军;原彰武军节度使赵匡胤起复,即赴灵州就任朔方节度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