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灭齐(10)(2 / 2)

加入书签

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由于东印度援助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印度。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国,王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这也算是一次相当成功的火牛阵使用方式,而与之相比的是,火牛阵失败的次数更多,就好比是1944年9月到11月,经过一系列外围战斗,日军已兵临桂林城下,此次,桂林城内做了坚守3个月的作战准备,每个阵地前都设置了铁丝网、鹿砦、木栅、轨条砦等障碍物,还重点埋设了触发式地雷。

11月2日这一天,日军向392团驻守的阵地进行攻击时,被地雷炸得遗尸遍地。次日,日军吸取了教训,他们联想到了中国历史上的火牛阵,于是在进攻蒋震宇所在的393团阵地时,强拉一百多头耕牛,先用火烧牛尾,然后将牛赶进北门外埋设的地雷阵中,以此达到破坏作用,可怜那些耕牛,全做了炮灰。可惜的是,地雷只是防御体系里的一部分,虽然随后敌人陆空配合,准备强渡漓江,但是强渡的企图未能得逞。

可以说,火牛阵这种战术,并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而且不是很精通牛习性的人,使用火牛阵是相当容易失败,而田单以及王玄策本身也算是农业人员出身,在这方面也算是有一定经验,这也许是两人使用火牛阵成功的原因之一。

………………………………………………分割线…………………………………………

用两万人左右的部队来固守即墨,在兵力上而言,也不算是捉襟见肘,但是要维持这些兵力的各种消耗,仅仅是凭借楼船士部队是不太足够的。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楼船士部队还需要分出一部分船只来维持杜聪所部的物资消耗。这也在很多意义上,说明了秦军官兵在即墨这个地方无法坚守太长的时间。

在夕阳缓缓落下之后,楚军最后还是抛下了将近六千多具尸体以及起码三千人的重伤员,回到了自己的营垒当中。

看到了这个情况,苦战了一天的守城秦军,终于得到了歇息的机会。

在分别安排了自己麾下军官指挥轮换部队守卫城墙之后,子安逊等人返回了即墨的县衙。

在这个地方,子安逊以及闻乐没好气的看了一眼低头不说话的郑豪。他们也不是不知道今天的情况还算是相当凶险,要不是对面的攻城楚军指挥官确实是在很多方面而言更加不济,恐怕现在会变成一个怎么样的局面,他们都不敢想象。

但是子安逊以及闻乐两人也没有责备对方,而是在深吸一口气之后,说出了一句话:“诸位,说一下我们初步统计的伤亡以及物资消耗数据吧。”

在一会之后,子安逊,闻乐以及郑豪三人的心情很是糟糕,因为人员伤亡了将近一千多人,还算是他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但是与之相比的是,相应物资的消耗过于庞大,这也是三人心情糟糕的原因所在。

固然,在这么一段时间,即墨地区囤积或者是从附近收拢的物资也不算太少,但是按照这种物资消耗速度,无论是子安逊,闻乐还是郑豪都知道,五天之后他们的很多物资就会直接消耗殆尽。

而要命的地方就在于,那些油弹的消耗速度,说不定在三天之后就会完全消耗干净。

“下一批物资补给大概是什么时候?”

闻乐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说出了这句话。

而子安逊则是微微叹了一口气,说出了一句让郑豪都继续沉默下去的话:“起码三天,才会有另外一批物资抵达这个城邑。”

……

事实上,子安逊说出的起码三天,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按照正常的情况而言,即墨地区想要得到相应数量的物资补给,没有个五天根本无法等到这种数量的物资。

但是闻乐很清楚一点,那就是他们这些指挥官就算是再困难,都不能在自己麾下官兵面前露出一丝影响士气的表情。

……

而在楚军营垒当中,项羽看着被拖出营帐外面的项尚,以及项庄等跪在营帐里面为项尚求情的楚军军官们,表情阴晴不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