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海外目标(上)(1 / 2)
段小乙是个突厥人,而且还是蓝突厥贵族,突厥名字叫做执失乙干。他不是随着义成公主移民来的,而是战俘出身。他是在近期因为表现好,干活利索而提前完成劳役期的一部分突厥人之一。这家伙看着跟个藏獒一样,但是心思却很活泛,这些突厥人结束劳役期之后,也是要分草场当牧民的。执失乙干却不,他带着一帮修了三年铁路的突厥人,打算当个包工头。他改姓段,打算叫乙干,但是被工地上的现代人给否了。乙干,乙肝,你他娘的不要命了。然后他就成了段小乙。
他的这个名字跟他本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跟着马前进刚到办事处一自我介绍的时候,众人几乎喷饭。
在修铁路的这两年里,段小乙这家伙彻底扔掉了自己的节操,连自己的民族和出身都开始胡说八道。比如有时候工地上的现代人会因为这帮人脑袋不开窍大骂他们这帮突厥蛮子榆木脑袋。段小乙这家伙就会说自己这些突厥惯会突击撅地,不会新桥现代人那么多绣花的本事。
不管怎么说,规划中的那条铁路的一期工程,从宣化至琢郡铁路终于修好了。在一开始建设的时候,县里的工程人员测算大概也就是一年零两个月,最多不会超过一年半的工程量,最后生生拖成了两年。这还是在全部路线走向都跟原始的京张铁路一致,省了N多设计测算时间之后的结果。
京张铁路当年施工了四年,根本原因在于技术人员不够,也没多少机械化装备,而且牵扯了很多动迁坟地之类的破事儿。当时詹天佑曾经吐槽跟着他搞测量的那十几个人是主业倒卖山货,副业测量修铁路的。两百多公里的京张铁路就一组测量人员,还经常磨洋工。这次重修京张铁路可不是啊。县里把能用的怪手,凿岩车,吊车,水泥搅拌车,以及大量的土造热球机拖拉机。人员不光有两万突厥战俘,还有县里市政工程公司的主要建筑人员。各个路段上的人很多都是有中铁路桥施工经验的。
奈何,材料供应不上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钢材,施工过程中,谁都没想到钢材成了快速施工的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出的很简单,因为县里根本预测不出来到底有多少个部门需要各种不同标号的钢材。比如多彩化学跟县医院,防疫站等部门合作的制药厂需要大量的不锈钢。汽轮机和锅炉部分又需要耐腐蚀合金和高温合金。县里是铸造和机加工的大县又不是冶金大县。那些给铸造服务的8吨电炉,2吨中频率,2吨电渣炉什么的,真应付不过来。
如果不是共和三年年底,石景山钢铁厂一号转炉和冷热轧车间终于投产的话,宣化至琢郡铁路还要晚上很多。
不过幸好是赶上了,不然石景山一号高炉都要面临停产了。县里还是高估了密云铁矿高品质矿石的丰度。到最后一号高炉的块矿和烧结矿比例已经到了极限了,再加大烧结矿比例的话,整个高炉都面临着出现冻炉,炉瘤,甚至死炉的风险。
如果不是县里从海南岛田独铁矿紧急调运了三百多吨精选铁矿的话,事情就危险了。
县里从共和三年年中就沿海岸线渔阳出发去了交州,见到了交州都督丘和,然后又顺利的抵达海南岛的三亚(当时叫临镇郡)。
这个时候海南岛的实际统治者是冯盎。这是个老狐狸,属于典型的谁在中央支持谁的货色。裴宣机带着突厥处罗可汗的脑袋四处展览的时候也没忘了他。所以当新桥红色系列海船抵达临镇郡的时候,临镇郡的实际统治者,冯盎的儿子冯智玳还装模作样的哭了两嗓子,说是总算得见大隋天使天颜。
第一次接触双方自然也不会上来就讨论什么海南岛归属这种问题。毕竟周总理都称赞他们家祖母洗夫人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她的子孙起码不会在某些方面作死。
所以事情就是冲着商业方向上去了,县里来这里就是为了矿山的事情,当然新桥没直接说这里有什么,而是说打算买整个临川里,包括海岸线这一块。县里打算建设一个货栈和码头。冯智玳也很光棍,直接把包括后世三亚湾,小东海在内的整个吉阳地区全卖给了新桥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