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河北新政(7)(1 / 2)

加入书签

跟河北行台气势汹汹的各项经济动作和法律法规相比,河北高门的实锤其实是很无力的。因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从一开始就不对等。

首先,直接拉杆子开打是不可能的。世家大族不是傻瓜,就算对河北军全灭突厥骑兵的战绩有顾虑,但是河北发行蓝钢钱和巡检骑兵的半身钢甲总不是假的。这些世家不是没有武力,但是武力看跟谁比。刀矛弓箭可能不缺,但是铠甲……

藏甲百副是可能的,甚至私自豢养骑兵也是有的,甚至有强弩之类的犀利军器。但是这跟精钢罐头不是一个概念,光河北军撒在四郡的这一千胸甲骑兵都不是一个家族那点武力能对抗的。

如果是619年之前的窦建德,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这些高门,真的不怎么把他当回事的。如今双方武力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了,那么就需要讲点斗争策略了。惹翻了河间郡的那个丘八,真玉石俱焚了怎么办。

所以世家高门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不出仕,同时也靠自己的郡望地位,让受控制的小门小户的读书人也不出仕。

自隋开始,确实在兴科举,重用寒门子弟。但问题是,就算是寒门,也有个门啊。真正的老百姓们,还是跟做官出仕无缘的。嗯,也不是说一定,唐太宗时期,有个叫马周的,确实没有门,做到了宰相高位。但是终唐一朝,也就一个马周。在藏书为世家垄断,笔墨纸张都是贵重物品的年代,苍头黔首们想要供养一个读书人,实在是个异常艰难的事情。

所以,世家们靠垄断文化知识,左右封建王朝走向和官场的做法非常普遍。这个情况要到宋朝,造纸和印刷大发展,书籍等物品价格降下来之后,才有贫民子弟,苦读跃龙门的事情。

在唐初,举荐,依然是官员出仕的主要途径。没了这些官吏,那么一个王朝的运行就要出问题。二凤那么强势的人,还不是在怼清河崔,赵郡李的同时,还要抬举陇西李,河东裴跟琅琊王,京兆杜。

但是,这放在河北行台身上就不管用了。河北行台的高层固然还是的魏征,刘斌那帮人,但是挨了一堆培训不说,有个什么事情,新桥县还要给他们开强化培训会。从电力恢复之后,新桥县开始调整结构,大量的人员上一线后,压缩一大批行政编制,这些人除了进入各个一线外,还挤出了一部分人,进入了河北行台的官僚体系。

这些现代人搀和进去带了三个显著的变化。第一,河间,信都,琢郡,渔阳,恒山等郡县开始出现工作计划。第二,开始出现办事规则和程序。第三,各地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暴涨了十倍都不止。

作为大政府,暴涨十倍是正常操作,不爽不要玩儿。

基层工作暴涨的后果就是,河北行台不得不让大批受过新桥新式训练和夜宵集中突击扫盲的军士卸甲,转行成河北基层的官吏或者说公务员。

而且新桥的教育机构还在以古代人难以想象的速度突击培训识字的人。对于这种现代政府来说,责任的细化其实也是变相的降低了从业的门槛。

这些人不需要懂四书五经,也不需要会写诗写赋,看得懂新桥的规章制度,会基本加减乘除,能写大白话就行。

他们个人处理事情的能力确实不高,但是新桥给河北编制的这个逻辑机器,不需要每个零件懂太多的东西。他们更需要熟练。

至于那些风流高士们,让他们去当社畜和刀笔吏,没准还不如这帮经过锤炼的大头兵呢。

没了这点,世家大族的手段立刻腰斩,剩下的,就是人力物力上的比较了。

乱世之中,为什么世家屹立不倒,到了新朝又能呼风唤雨呢?说白了,除了垄断知识之外,还要有钱粮,有人力。在隋末唐初的这段时间内,天下崩坏。这些反王们的吃喝从哪里来呢?还不是要抢,要征?朱桀那种吃人的都有,更和快其他。而这个时候,世家大族的钱粮就是最好的政治投资。更何况他们并不是只有钱粮,而且还有铁料,有兵器,有马匹,耕牛,农具,甚至他们自己也在铸钱。而这些变成政治投资之后,就能在新朝中凭借这些政治投资,继续在新朝的政治上呼风唤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