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突厥入寇(下)(1 / 2)
军都陉,也就是后世八达岭高速西出口部分,在当时是个宽度200多米的夹山路,这个时候永定河还没从这边走,所以水源只能靠有数的山泉和掘井。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最糟糕不过的进军路线了。
但是以当时的地下水位,打井真的不是什么难事,虽然当时还没发明冲击凿井法,但是用铁质工具的话,打一个口浅井并不难。
县里显然让他们直接用人去挖。县里就算到现在都有在地头上钻井的个体户。两三个人,几组钢钎,一个振动风镐,齐活。
北侧的井还好,南侧的井直接打出自喷来了。县里几个有地质经验的看看周围的山势,发现这里跟千佛山和趵突泉的地势差不多。再说了,太行山本来就是华北径流水源涵养地,建国后采煤被破坏了而已,打出喷泉来也不算什么。
有了水源,自然就有立寨的本钱。徐世勣不愧是名将,河北军得到大量的弩和重箭之后,他仔细勘察地势后,在军都陉的山口处摆了个漏斗一样的阵势出来。
这让突厥人无比别扭,因为接触面太窄了。
第二天突厥人的第一轮进攻几乎是光速的败退回去,这些游牧民族大概头一回明白了什么叫交叉火力。300多米射程的层压伏远弩几乎整个封锁了军都陉的西口,护着冲车跟棚车上来的突厥拓羯几乎一瞬间就全被射死!每人身上都插着好几支箭。
至于藏人的棚车,两边营寨中拖来大黄弩,搭上月牙铲,一箭掀翻。
这种进攻都算不上进攻,所以在营寨深处的县急救队的人,自然也没什么事儿干。
鞠敬伟坐在自己的处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支铅笔,好像攥手术刀那么拿着,在一张白纸上划线。他并不是防疫出身,而是普外临床,然后转的硕士。是县里一干年轻大夫里少见的能主刀的医生。按照院领导的话说,鞠敬伟迟早要去三甲的,没想到的是直接穿越到了这个时候。
所以他也就去不了三甲了。
前期他被借到防疫上去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疫苗生产线理顺了,他就回到了院里,扔下羊驼一个人跟各种培养皿作伴。
在组织康西战役的时候,武装部按照预案准备战地医疗队,鞠敬伟又作为外科的主力人员来到了军都陉(八达岭)前线。
河北军共和二年式军用弩的嗡嗡声,大嗓门士兵“万胜”的大吼,以及突厥人士兵濒死的惨叫,战马的嘶鸣全都打扰不到鞠敬伟在那专心致志的控制自己的笔触。
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小护士端着一杯茶水,放在了他的桌子上。
鞠敬伟叹息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铅笔。
“我说了好好几遍了,你是护士,不是服务员。工作里没有端茶递水。”
“苦儿知道,但这是苦儿自己作的啊,不是护士作的。郎君不口渴吗?”小护士在口音上明显是个古人,不过诡辩起来倒是一套一套的。鞠敬伟说不过的她,只能端起来喝水,不然这小丫头会一直盯着他看。
作为一条单身狗,鞠敬伟很不习惯。
县城吸纳古人作为劳动力甚至直接作为县城一员是一种必然,但是却是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吸收。最起码培训是跑不了的。不过给鞠敬伟倒水的这批小姑娘有些例外。
这批人是窦建德在进军聊城后得到的上千名宫女,都是些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大一些的十六七岁。历史上这批人是被窦建德遣散了的。
不过说实话,这个举动虽然历史上是作为窦建德的仁慈来说的,但是让这些小姑娘就这么遣散,并不是什么好办法。不过当时那个时代也没法说。
而在这个时空,窦建德一时间没遣散他们,就被新桥县给带偏了节奏。所以这些小姑娘就一直在聊城吃他的闲饭。等新桥方面说需要招一批充当军队护工的人的时候,老窦才想起这些人来。
所以就一股脑的塞了过来。理由有很充分,反正你们养的起。
这些小姑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语言培训和基础护工培训后,就全部分散塞到各个科室去了。有的是老护士们带,有的干脆就是医生带。
比如鞠敬伟,他除带着三个正经的实习生外,还带着五个古人小姑娘。其中这个叫苦儿的似乎很大胆,对鞠敬伟有些其他的想法。
至于橘猫,他没啥想法。
在两个军寨的后方,一共设置了十个处置室,三个手术室。县里三个医院的外科医生和实习生都到齐了。这次不仅仅是战地救护,还有给实习生们实际教学和练手的意思。
当然,河北军的人自然是要好好救治的,至于放倒的突厥人,那就看他们运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