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生宝宝的饮食营养(2 / 2)

加入书签

妈妈用温水洗手,清洁**,再用湿毛巾热敷3-5分钟,可以按摩**刺激射乳反射。清洁工作完毕后,用手轻轻地挤出几滴乳汁在**上以便让宝宝愿意吸吮**。

如果妈妈是剖宫产,头几天可以选择侧卧位,之后和顺产的妈妈一样都可选择坐位喂。

用示指和中指轻轻夹着乳晕将**引到宝宝嘴边,这样做是为避免宝宝的鼻孔太贴近**而妨碍他的呼吸。

用**触动宝宝的嘴角,当宝宝把嘴张大时,顺势把**和大部分乳晕都送入宝宝的小嘴。宝宝在吃奶时,只有含着大部分的轧晕,他才能够有效地吸吮,妈妈的**也才不会感到疼痛和引起破损。

先喂一侧**,被吸空后再喂另一侧**,下一次喂奶时要轮换先后次序。

妈妈注意观察宝宝吃奶时的行为。如果刚吃几口就睡着了,可以捏捏他的小耳朵,也可以轻轻弹弹他的小足心唤醒他,不要让他养成含着奶头睡觉的习惯。

如果妈妈准备停止喂奶,可利用小指头轻勾宝宝的嘴角,宝宝就会停止吸吮及松开**。

喂完奶后,妈妈要挤出少许乳汁均匀地涂抹在**上以保护**表皮。宝宝的嘴唇周围可以用消毒棉擦一擦,免得奶液在宝宝嘴边形成垢。然后妈妈将宝宝抱起来,头靠在自己的肩上,轻轻地拍其后背,听到打嗝后再将其放下,最后取右侧卧位以防止溢奶。

哺乳的姿势

哺乳的姿势对妈妈来说也很重要,姿势不对,宝宝吃起来不舒服,妈妈也会感到累。所以,正确的哺乳姿势是妈妈应该学会和掌握的哺乳技巧之一。

妈妈在选择哺乳姿势的时候,总的原则是:自己感到舒服、轻松自如就可以。一般来说,哺乳姿势不外乎坐姿与卧姿,无论你是坐是卧都应把孩子放在胸前最佳的位置。有关哺乳姿势的描述,有人曾形象地称之为“三贴”:宝宝的嘴及下颂部紧贴妈妈**;妈妈与孩子胸部紧贴胸部、腹部紧贴腹部。

侧卧哺乳

妈妈身体侧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放几个枕头在你的头部、大腿下及背部,轻轻地抱着宝宝的头和身体,让宝宝紧靠着妈妈。有时可能要将宝宝放在枕头上,这样更加有利于宝宝吸吮**。宝宝出生的头几周,或者如果妈妈是剖宫产或做过会阴切开术,宜采取这种哺乳姿势。在孩子未满3个月前最好不采用卧位哺乳。因为小宝宝的头、颈部力量均很弱,一旦母亲哺乳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堵住了孩子的口、鼻而孩子又没有足够的力量避开,就可能因窒息而发生意外。所以,如果妈妈的身体恢复,在宝宝4个月前最好采用坐位哺乳。

坐位哺乳

妈妈把宝宝放在腿上,用手腕托着后背,让宝宝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妈妈用手托起**,待宝宝张开嘴时,把**和部分乳晕送入宝宝口中。喂奶时最好选择低一点的椅子,如果椅子太高,可用小板凳垫脚,会更舒服些。哺乳时可以将喂奶一侧的脚踩在小板凳上以便抬高大腿,这样可以不费力地抬高孩子的头部,让他很容易地靠近母亲的**。

孩子一次吃奶时间以15分钟左右为宜,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那种让宝宝叼着奶头睡的方式对孩子的发育有害,是不可取的。

(四)哺乳的难题

母乳喂养是最方便、最经济的喂养方法,它不受天气、温度和场地的影响,只要妈妈在身旁,宝宝就可以随时吃到营养丰富的母乳。不过,有时候这种最方便的哺乳方式也会碰到难題。宝宝突然不吃妈妈的奶了,或者妈妈无法给宝宝提供足够的奶水,这时妈妈该怎么办呢?

宝宝的问题

母乳喂养的妈妈,大多都会遭遇宝宝咬**、吐奶、溢奶等问题。如果出现这些问题,你该怎么办呢?

拒绝吸奶

有的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宝宝接触到妈妈的**却不吸吮,并将脸转向一边,有的宝宝还会不停地哭闹,这种现象叫“拒奶”。

引起宝宝拒奶的原因很多,妈妈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合理调整。

宝宝不舒服时可能“拒奶”,这时除了“拒奶”或吸吮力减弱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皮肤发黄等,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有时,宝宝有产伤,喂奶时压痛了伤处,宝宝也会“拒奶”,这时妈妈应该采用正确的喂奶方式,不要碰及宝宝的伤处。宝宝因鼻子堵、呼吸不畅也会引起“拒奶”,这时妈妈可滴1-2滴生理盐水,然后用吸球吸出鼻痂。如果妈妈的奶水过多,流速过快,影响到宝宝正常呼吸时,宝宝也会拒奶。这时可在喂奶前挤出一些奶,或喂奶时用示指和中指放在乳晕外,夹住**以减慢乳汁流速。

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宝宝拒奶,妈妈都应尽量亲自护理宝宝,经常抱宝宝,更多地了解宝宝的脾气和生活习性,不断增进母子感情。只有了解了宝宝,你才能找到他拒奶的原因,也才能对症下药。

喂哺时睡觉

分娩头几天,宝宝可能对喂哺没有兴趣,请不要灰心,仍要试着给宝宝喂哺,每次喂5分钟左右。如果他哺乳时睡觉,这是宝宝获得满足的现象。如果他在喂哺时一直睡觉,也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在下一次喂哺时补足。

喂哺时惊跳

哺乳时宝宝有时会无故地哭闹,这是宝宝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后表现的抗拒情绪。这时你要做的不是大声指责宝宝,而是不断地和他轻声交流,最好能让他看见你的脸,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哺乳时没有噪音干扰。

宝宝食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差,胃呈水平位,食管和胃交界处贲门括约肌发育也不完善,吃奶后容易发生溢乳和呕吐,尤其是吃奶过程中宝宝吞下较多空气时。

为了避免溢奶,通常喂奶后可将宝宝竖抱起来,让他趴在妈妈肩膀上,然后轻轻拍孩子的背部,使吞入的空气排出。对于经常溢奶的宝宝,应抱着喂养,拍背至嗳出一口气,再轻放入睡。睡觉时,保持右侧卧位,可稍垫高肩部,防止溢奶后引起窒息。当然,在喂哺过程中,年轻妈妈要多点耐心。

一般溢奶在6个月龄后就消失,如果仍出现溢奶,呕吐酸臭奶液,应当找医生就诊。

吐奶

吐奶是新生宝宝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些妈妈很容易把吐奶和溢奶混为一谈。其实,相对溢奶,吐奶对宝宝的危害性更大。吐奶时,倒流的奶汁量多且速度快,如果大量奶水由食管反逆到咽喉部,误入气管会引起呛咳,甚至还可能造成气管堵塞,导致呼吸不能顺畅进行。吐奶容易把奶汁直接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会因为氧气供应不足而危及生命。所以,不管是什么原因,妈妈都要对症下药,预防吐奶。

吐奶的原因比较复杂,有正常生理原因,也有病理原因。-喂养不当。喂养时应注意喂奶量、喂奶的速度、奶的温度。同时,不要让宝宝吃完奶后吸吮空的奶瓶,也不要在喂奶后频繁地翻动宝宝,应该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再活动。

胃黏膜受到刺激。宝宝胃黏膜受到刺激的原因很多。分娩时吸入羊水、胎粪及母血,服用小檗碱(黄连素)、磺按类药物、胃部出血等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针对不同的原因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比如,药物引起的胃黏膜刺激,只要暂停药物的服用,吐奶现象自然会消失。

感染。如果宝宝感染这些疾病,如鹅口疮、肠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炎、颅内出血等,也会出现吐奶,严重者表现为呕吐。

外科疾病。常见的先天性食管闭锁、肠闭锁、先天性巨肠症等疾病都会引起吐奶。

妈妈的问题

年轻妈妈在哺乳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如**凹陷、**平坦、**肿胀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会影响妈妈对母乳喂养的信心。

**凹陷

正常的**为圆锥状,高出乳峰平面1.5-2厘米。**凹陷是由于**及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内腺管较短,导致**不能凸出。如果在产前作好准备,**凹陷是可以预防的。如果你没有作好准备工作,等宝宝降临后才发现**凹陷,那么,也不要紧张,千万不要用手拉,或用嘴去吸吮,这样很有可能会损伤**,造成**感染,严重的还会引起乳腺炎。下面介绍一些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方法一:准备一次性20毫升注射器一副,剪刀一把,脸盆一个,毛巾一条和适量温开水。然后取下注射器针头,在注射器1毫升标记处剪去注射器头部。抽出注射器活塞,将注射器尾部紧扣产妇**插入活塞。家人左手持针筒,右手持活塞柄向后慢慢抽动活塞,如此重复一二次就可使**突起。**突起后,用温热毛巾擦洗妈妈**,宝宝即可吮吸。经宝宝多次吮吸,**就不会再内陷。如果一次未完全糾正,可每隔3-6小时重复一次。

方法二:用手指头绕行乳晕,并轻轻触摸**。如果想达到更明显的效果,也可以用吸奶器吸出一些乳汁,这样可以使**突出,而且**周围也会柔软些,有利于宝宝吸吮。

方法三:也可以使用市面上出售的“**隆起器”进行**凹陷的矫正,但在使用时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凹陷的妈妈,千万不要因为在开始喂奶时碰到一些困难就轻易放弃母乳喂养,只要你下定决心慢慢矫正,困难一定会被克服。

平坦**

有些妈妈先天性**颈短平,**产前未矫正,或者宝宝没有充分吸吮而使**过度充盈,使得乳晕和**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平坦对新生宝宝来说,吸吮乳汁也是较困难的。不过妈妈在哺乳宝宝时,采用正确的方法,一样能使宝宝吃到奶。

哺乳宝宝前,妈妈先要挤奶,使乳晕变软,再伸展**周围皮肤,进而轻轻牵拉**,然后让宝宝吸吮平坦的一侧**。因为宝宝在饥饿的时候吸吮力强,容易吸住**和乳晕。

喂奶时要采用环抱式或者侧坐式,这样妈妈能更好地把握宝宝的头部,固定吸吮的部位。如果宝宝的头部不稳定,**就容易从宝宝嘴里滑出来,增加母乳喂养的难度。

如果宝宝吸吮实在有困难,可以先将乳汁挤出用小勺喂他。但是不能停止**的矫正,更不能停止和放松训练宝宝吸吮**,妈妈也必须坚持每天挤奶8次或8次以上。

**平坦的妈妈,只要坚持不断地矫正**和加强宝宝的吸吮运动,不久就会趋于正常。

乳胀

乳胀会使**变硬,伴随胀痛、压痛、发热的感觉,严重的时候疼痛难忍。

乳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妈妈的乳汁分泌过多;还有一种情况是妈妈在分娩后的一段时间摄入了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特别是一些有利于下奶的食物,但这一时期的宝宝还不太习惯吸吮,且宝宝对乳汁的需求量也不大,由此造成了乳胀。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乳胀呢?

分娩后,对催乳、下乳的食物只能适量摄入。在哺乳期,如果发现奶水过于充沛,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避免摄入太多的高营养物质。

产后应尽早让宝宝学会正确地吸吮,增加宝宝的喂食次数。如果母乳分泌过多,宝宝实在吃不了,在每次喂完宝宝之后,可以用手或者吸奶器挤出一些奶,到感觉较舒服为止,但不要将乳汁全部排空,如果全部排空只能使下一次分泌更多的乳汁而导致**更胀。

如果这样做还没有解决问题,那就到妇幼保健院,那里可以用仪器做理疗,有专业人员做手法按摩,能帮妈妈疏通乳腺,排掉部分乳汁,减轻**肿胀。

母乳不足

在实际喂养宝宝的过程中,有的妈妈可能因为乳汁过多而导致**肿胀,而有的妈妈却可能因为乳汁过少,饿得宝宝不时地哭闹。如果宝宝在吃母乳时,吃奶时间超过20分钟或更长一些,还不肯放开**,或者有时吸一阵,吐出奶头哭一阵,然后继续吸,出现这样的情况,都表明乳汁分泌不足。母乳不足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乳汁不足,妈妈都要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保持情绪乐观。虽然奶量少,也要坚持按时喂奶。饮食起居安排得当,不要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富于营养,多喝些鸡汤、排骨汤、鲫鱼或猪蹄汤;同时配合中西药物或针灸治疗。

如果妈妈通过调整,母乳还不足时,除喂母乳外,可以考虑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来补充营养的需要,进行混合喂养。

对小月龄的宝宝,可以先喂约10分钟的母乳,再喂一定量的配方奶,这样宝宝既吸入了髙营养价值的母乳,又补充了优质蛋白质的不足。也可以一次喂纯母乳,下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个别宝宝如吃母乳后不肯吃其他乳类或代乳品,而母乳又不够吃饱一顿时,就只好采取先吃牛奶后吃母乳的办法。

补充乳来或代乳品的量,要根据母乳缺少的情况来定,可以先采取一定量试喂,如果宝宝能全吃掉,可以再试加一些,只要吃后有饱的表现,而消化也正常就可以了。

需提醒的是,母乳虽好但有的母亲却不适宜给宝宝喂养。如妈妈有心脏病、结核病、肝炎、糖尿病、肾炎、癌症等都不能给孩子吃母乳,一则有些病会传染给孩子,再则增加母亲身体负担,会加重病情。妈妈患急性传染病时也要暂停授乳,等病愈后再继续哺乳。在停奶期间,应将乳汁排出,这样可刺激乳汁分泌,以防病后无奶。乳母患一般感冒时,可戴口罩喂奶,以免将病传染给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