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问题与对策(1 / 2)

加入书签

目前,我国的教研机构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研地位尚待确立;专业支持力量不强;适应新课程的常规教研制度亟待健全;农村教研亟待加强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海南省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中发展教研的经验,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以供参考。www.Pinwenba.com

一、新课程改革中教研面临的问题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各级教学研究机构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教学研究工作对于改进教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教师工作热情,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逐渐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保障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越是基础教育薄弱的地区,越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但基础教育专业教研的发展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研地位尚待确立

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教研机构和队伍是组织课程实验、指导教师发展、推动教学改革的专业支持主导力量,哪里的教研机构的作用发挥得好,哪里的课改工作就比较主动和活跃,反之,课改工作就比较被动和沉闷。从近年调研情况看,很多区域对教研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至今尚无明确定位,存在机构职责不明、队伍整合情况混乱(有的地方机构整合后反而削弱了教研力量)、队伍人数严重短缺(有些市县没有教研编制概念,有的是有编无人,有的是占编安置人)、经费投入严重匮乏、办公场地拥挤不堪、设备条件十分落后等问题,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教研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专业支持力量不强

具体表现在:

(1)数量不够,如全国基础教育教研专职人员有10万余人,约占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而海南省市县教研专职人员总共才有269人(2010年6月的调查数据,不包括在编不在岗人员),只占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2009年为86246人)的约3.1‰;

(2)学科和学段等结构不合理,在一些市县,很多学科是空白,就海南省整体而言,高中教研员严重不足;

(3)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有些市县对教研人员入口关把得不严,一些业务不强的人员进入教研队伍后,参加培训和锻炼的机会又少,专业水平无法胜任教研指导工作,专业权威性长期树立不起来,更适应不了新课程教研工作的需要,而教育科研和教育学会的有关机构在一些地方尚未建立,哪怕一些基础性工作也无人过问。

(三)适应新课程的常规教研制度亟待健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海南省教研部分原有工作制度已不适应需要,建立健全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制度十分迫切。很多地方虽然在校本教研和联片教研等重要制度建设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但总体看来,区域之间、学段之间、学校之间发展还很不均衡,已经取得的局部经验也有待大面积推广并走向常态化。

(四)农村教研亟待加强

海南省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和教学质量的主要薄弱面在农村,而农村的专业支持力量尤其薄弱。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后,撤销了乡镇学区,农村教育管理和教研工作进一步削弱。尽管一些地方在联片教研的探索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但整体而言,农村教研多偏重形式化,实效性不强。如何进一步推动教研重心下移,并充分发挥乡镇中心校在农村教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加强联片教研的计划和统筹管理,解决教研工作形式化问题,建立专业支持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教研工作实效,整体提升农村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仍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新课程改革中教研发展的对策

课程改革需要更加专业的教研支持,学校需要更加专业的教研服务,基层教师需要更加专业的教研指导,这就给新课程改革中的专业教研队伍发展提出了紧迫的任务。针对专业教研队伍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结合海南省发展专业教研队伍的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具体对策,以供参考。

(一)不断强化教研工作的职能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赋予教研室有效指导、研究和服务中小学教学的职能和职权,明确教研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教研机构的地位。在事业单位改革中,教研机构的任何设置方式都希望能确保教研力量和教研功能不被削弱。其次,除进一步强化基本教研职能外,教研部门还要履行好教育科研规划管理、教育学会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要切实加强中小学教研室、教研组的建设。学校要保证教师每周至少一次教研组活动的时间,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应计入工作量。

(二)切实保障教研机构的编制、经费和基本工作条件

地方教研室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门类和学段配备专职教研员,暂时没有条件配齐所有学科和学段的,可在配好骨干学科和关键学段的前提下,配备适当比例的兼职教研员,条件成熟时再进一步配齐。要将教研室的人员工资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要逐步改善教研部门的工作条件,保证教研部门必要的办公用房、图书资料、网络教研等条件。

(三)切实提高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

关键是要严把教研业务人员的入口关。教研员应该是本地区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研业务熟悉,有基本的教研活动组织能力。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选拔符合上述要求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充实教研队伍。要充分发挥省级以上教研专家和中心教研组的引领作用,并通过集中培训与远程研修等多种方式,加大教研员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研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教研相关工作整合力度

要加大专业支持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围绕农村课改、有效教学、常规管理和新课程的规范实施等中心工作设计活动,继续加大教研与其他相关活动的统整力度,提升教研活动的品位,扩大教研活动的影响。

一是要加强教研内部的整合力度。要把原先单个学科分散进行的教研活动,整合成若干次精心策划的大规模活动。按照这样的设想,年度小学、初中、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将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相对集中地开展大规模的学科教研活动,邀请省内外教师和城乡教师同台上课、说课、评课、交流经验,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难题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和深度分析,提高活动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应。高中继续实施分片区的区域协作活动,与网络研修活动实行有效结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中心组要加强对全省学科活动的统筹管理和区域协作活动的专业支持力度。各市县、乡镇中心校也要加强教研活动的统整力度和联片教研,加强对农村教师的专业支持。

二是要加强研训活动的整合力度。海南省的小学教研活动将进一步加强与小学教师培训活动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研训活动的效益和质量。中学教研与培训工作者也要探索研训整合的办法与途径。各市县也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强教研与培训工作的整合力度。

三是要加强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的整合力度。我们要求每项研训活动都要有完整系统的经验总结和报告,并通过网络发布供广大教师分享。同时,要加大特色经验信息的综合利用力度。

每项活动都要遵循以下程序:精心策划,增强活动的严密性;调研先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整合资源(包括省外专家资源),提升活动的层次性;网络放大,提升活动的影响力。

(五)关注农村学校教研,拓展网络教研功能

省级教研机构要将扶持重点放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并采取定点挂钩方式,扶持部分农村薄弱学校;要从区域实际出发,积极引导联片教研和区域协作,继续推进校本教研和“送教下乡”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更多的现场专业支持、指导和服务。

此外,要进一步拓展网络教研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助研、助教、助学、助管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供完整超前的同步教学资源服务(包括课堂教学音像资源),并进一步推进博客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总结并推广用博客做教研的成功案例经验,提升学科教研质量;

(3)依托网络社区,继续开展博客助学活动实验;

(4)指导学校深化综合实践活动建构式评价制度,进一步推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走向常态化,同时加强网络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究,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监控与管理;

(5)利用博客“有问必答”等栏目,及时回应和解决新课程实验和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围绕有关焦点问题,适时组织“在线研讨”;

(6)继续完善网络教研及其评价的有关制度和办法,全面推进网络教研新模式。

附录8.1关于加强海南省教研队伍建设的意见这是海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海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海南省教研队伍建设的意见》(琼教〔2009〕12号),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级人民政府四个职能部门下发的关于加强教研队伍建设的文件,对于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各市县和自治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劳动保障局、财政局、教育(教科)局,洋浦开发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人事局、财政局、社会发展局:

为加强海南省教研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就加强教学研究机构建设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明确教学研究机构编制,配足、配齐人员

教学研究机构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设置的承担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教材研究与管理的事业单位,各市县编制部门要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在核定的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额内明确市县教研室、乡镇中心校教研员编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编制,尽快配足、配齐教研员,不得挤占教研员编制从事与教研无关的工作。

二、市县、乡镇教研员配备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研室的教学研究人员原则上应按中小学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门类进行配备”和海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市县、乡镇中心校教研员在编制总数内参照以下要求配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