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陈郡谢氏(一)(2 / 2)

加入书签

儒家学问实际上是穷人学问,是入世学问,也就是穷人要出头,一定要摒弃绯闻,管好家属,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因为穷人不在权力范围这个世里,所以要入世,可是士族本来就在这个世里,一出生就是当官的命。

再好吃的东西都会吃腻,所以要解困要出世,要学提倡出世的玄学,所以玄学是富贵哲学。穷人没世可出,要想真正进入高层,就必须玄、儒兼修。

谢衡的大儿子谢鲲,也就是谢安的大伯,他是个聪明人,虽然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但在他毅然转型,改学玄学,融会贯通。

谢鲲学玄后,技艺精进神速,被列为当时八达,也就是当时玄学界的八大人物之一,成为名士,获得了当权者小圈子的认可,一下子就把自己家族带进士族前列。

谢鲲的转型成功,对于谢氏家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朝廷虽然名义上提倡儒学,但社会主导思想是玄学。

士族多是拥有广阔田园的地主,在经济上不成问题,所以放达务虚的玄学压倒了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精不精通玄学也成为高级公务员的认证标志。

儒学家族如果不入玄风,就产生不了为世所知的名士,也就不能在官僚阶层中占有一席之地。

谢安,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陈郡谢氏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谢安出身于名门世家,其父谢裒,官至太常,谢安四岁时,名士桓彝见到他,大为赞赏。

评价谢安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差,谢安在童年时,便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

谢安少年时,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

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拒绝应召的谢安干脆隐居到会稽郡的东山,与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频繁交游,出门便捕鱼打猎,回屋就吟诗作文,就是不愿当官。

当时的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几次三番地命郡县官吏督促逼迫,谢安不得已,勉强赴召。

仅隔一个多月,他又辞职回到了会稽。后来,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琅玡王友,谢安一概推辞。

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也被他写信拒绝,有关官员上疏认为谢安被朝廷征召,历年不应,应该禁锢终身,谢安便放浪于东部的名胜之地。

谢安曾到临安山,坐在石洞里,面对深谷,悠然叹道此般情致与伯夷有何区别!

曾与名士孙绰等人泛舟大海,风起浪涌,众人十分惊恐,谢安却吟啸自若,而且他虽然纵情于山水,但每次游赏,总是携带歌女同行。

升平三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才让谢安提起做官的想法。

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北伐前燕,谢万在北伐时不能抚慰将士,又误认为敌军抵达,导致手下士卒惊扰奔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