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陈郡谢氏(一)(1 / 2)
陈郡谢氏是晋代四大门阀,王谢袁萧当中的第二家,势力方面同样不可小觑,兴起于曹魏时期。
南北对峙时期陈郡谢氏多次击退了北方政权对东晋的进攻征伐,其淝水一战以多胜少,奠定了陈郡谢氏的顶级门阀地位。
唐代的千古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诗中的王指的是琅琊王氏,谢指的就是陈郡谢氏,人们一般都习惯于王谢并称。
谢缵,字伯登,陈郡阳夏县,汉末三国时期大臣,陈郡谢氏开基始祖。
出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九年,曹魏建立以后,被推选上洛阳太学,毕业以后,担任魏明帝曹睿的大司农府官员。
曹魏齐王芳正始十年,发生高平陵之变,太傅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随曹芳拜谒高平陵发动政变,关闭洛阳城门,并奉郭太后诏命大司农桓范行中领军事,接管中领军曹羲的军队。
桓范正要应命,但他的儿子以皇帝在曹爽那边,力劝桓范投奔曹爽,桓范最终改变主意要到高平陵。
出行时大司农属官包括谢缵全部都劝阻桓范,但桓范不听,单骑出城,劝曹爽挟天子移师许昌,对抗司马懿。
曹爽不听,最后被控以诬告谋反之罪而送交廷尉,桓范与曹爽等人并为一党,一同处死,并诛灭三族。
谢缵没有受到牵连,作为司马懿同乡,提报任典农中郎将,当时魏蜀吴三国争霸,司马懿派他常驻长安,教民耕种,岁岁五谷丰登。种树艺桑,处处绿野平畴。
三国时期谁能统一天下,没有人可预卜出来。
除了兵强将勇,谋略得当外,还必须有充足的粮秣供应,即俗话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典农中郎将于东汉末年建安初,曹操从枣祗之议置,实行于屯田地区,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职权与太守相埒。
诸葛亮六出祁山,但终因粮草不继而撤兵,而谢缵任魏国的典农中郎将后,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最终打败了吴、蜀两国,三分归为一统,谢缵功不可没。
谢衡,字德平,陈郡阳夏人,谢缵之子,精通儒家,博物多闻。晋武帝时期,担任国子博士,历任国子祭酒、太子少傅、散骑常侍。
谢衡从事了一个很累的职业,就是担任晋朝的洛阳太学校长。
当时的洛阳太学,继承汉朝传统,教的是孔孟儒家思想,但是社会上,特别是上层社会流行的是被儒家视为异端的老庄玄学。
因此,他虽然也算是中央级公务员,但精通儒学的谢衡在官场里是个异类,大家敬而远之。
玄学和儒学,都是源自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大家各有所长。
玄学侧重个人的精神追求,儒学侧重国家精神。儒家思想自认为自己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独步天下。
实际上在诚意、正心、修身这三个境界,玄学比儒学高明。但是讲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比玄学高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