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www.x630book.com,
北燕国的琅县有一门出了名儿的贫困破落户,那是整个琅县从东头到西头家喻户晓的,由唐可辛和她的阿爹唐文博组成。
这个唐文博呢,是个自持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教书先生,说得好听呢,是百世之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说得难听点就是迂腐一世,固步自封。
而年纪尚小的唐可辛虽是没有见过她的娘亲,但是印象中好像有一个穿着华丽的妇人轻抚着她的脸,叫她辛辛,问她过得苦不苦。
可是再怎么追问阿爹,阿爹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是敷衍了之,然后这事就算是翻篇儿了。
但是她仍然坚信,她是有娘的,不是别人整天挂在嘴上,说她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瘦猴子。
然而,一直以来,唐文博都是琅县唯一的老光棍,多年以来他一个人带着自己的亲闺女,风雨无阻的,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大,又当爹又当娘,日子过得清贫不堪,别说没有女子看上他了,就连夫人也看不上,所以没有一个媒人上他家给他说说续弦的事情,。
这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唐文博和唐可辛一家两口就这样的日子一天天的过着,竟然赶巧碰上了近几年琅县成立了新式学堂,这新式学堂与他们的书斋入学规矩冗杂不同,只要初试通过便可入学受教,讲学宗旨沿用圣人之道,有教无类,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又因材施教。
所以这新式学堂如同雨后春笋,一时势头之大一发不可收拾。
唐文博的书斋就像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唐文博的书斋就是那个前浪。
因此,唐可辛阿爹的书斋自此门庭冷落,学堂内的夫子实在是看不下去唐家两口的生活,就上门三顾茅庐的请唐文博前去加入学堂,与他们一同共收天下门生,为国家造就博学之才。
可唐文博每次都是抿嘴摇手严词拒绝,不管如何,都要一直坚守自己的书斋,青云书斋是他们唐家世世代代相传的书斋,所育之才数不胜数,哼,区区一个学堂,顶着沽名钓誉的帽子,就想着取代他们世代相传的书斋?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根基不稳注定早夭。
就这样,唐可辛和他的阿爹两人的日子过的越发的清贫,一日不如一日,最终被迫无奈卖掉了祖宅,靠着这些钱财终以度日。
可是没有一门营生,靠着这些钱只能是坐吃山空,所以邻里邻居们劝说他,去买个一田二亩的,种些时蔬去集市里贩卖,好歹是个营生,还可以养活女儿有口饭吃,比现在他这样强的太多。
唐文博听后勃然大怒,差点就要用手中的诗经去拍那进言之人,他严声道,“我唐文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怎能与那山野莽夫相提并论,汝等想法真是俗不可耐。”随后便甩袖愤然离去。
而当时的唐可辛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大道理已经懂得很多,甚至比唐文博都的想法都要通便,她蹲在角落幽幽道,“哼,明明就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还横的不行。”
她转过头继续画她的武侠小人,只有有了一门手艺,赚了钱,才是最硬的道理。
在唐可辛眼里,读书读书,死读书,读死书,她阿爹这辈子是赚不到钱的,他看人家学堂人声鼎沸,他就也只能一边不爽一边泛酸。
她心里暗自腓腹着,但肚子却已经饿的咕咕不停地响了半天。
慢慢蹲下身子,只有蹲着才能暂时缓解缓解饥饿,这个方法的弊端是最终头昏眼花,眼冒金星,但是只要坚持坚持就是明天了。
过了今天日子就会过的非常快。
因为今日听闻北燕城里的名门望族霍家双喜临门,独子霍玉连官拜当朝一品丞相,皇上惜才心切,就御赐良缘将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他。
整个北燕普天同庆,所以过几天,不仅宰相府分发善粥,就连当今最抠门的圣上也打开国仓,开仓赈济贫苦百姓,一时之间,他们这拨人兴奋的手舞足蹈。
而这所谓的贫苦百姓当然就是包括了唐可辛和她的老光棍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