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梵呗惊神龙 音声启宗师(1 / 1)
他们诵读佛经,庄重肃穆,敲击钟磬,清扬空灵,这声音固然不甚响亮,可是山野之中本就极为静谧,他们的钟磬木鱼之声,使得山野为之回音不绝,连飞在云端的护宝珍龙亦有所感,嘶鸣声响不绝于耳,回和着僧人的诵经唱念的音声,一种振聋发聩,响彻云霄的乐声巍峨响起,如豁然间拔地而起的奇峰凸立,险秀峻峭。
这声音里所含的庄重,简洁,动人心魄,加上那些诵经的僧侣的虔诚,视外物如空渺的玄远,耳畔出现的天籁之音,第一次在宇宙间鸣响,诸葛青阳第一次听到如此悦梵呗之声,原来礼佛者达到灵我合一的境界,原来平素在自己眼中不通世故,不具常情的僧侣,居然能奏出如此这般的悦耳梵呗。
佛陀讲经如狮子吼,潮音发的情形,什么天女散花,金龙盘柱,八部天神做歌乐,宛然再现于九嶷山中。
这一切虽然流于幻念,固然是人类对于太平世界的祈求,也是诸葛青阳久寻情侣而不得时候的意外遇合,这声音契合他对于人世的感慨和自己一生多模多难的忧患于心。
当此之际,人世浮沉,人心败坏,世人常见的僧侣贪财好色,动辄以华服美馔讲究,他们把不茹荤腥当成慈悲为怀,不事杀生,固然比孟子君子远包厨的境界高上几分,可是有些专精的和尚,把素斋还要做的精妙精美,把入世的学问还要做的精深,把与官员的结交放在入世的显要位置,他们舍去佛家视功名如粪土,以须弥为芥子的大无畏,大广阔胸怀,把凡尘的名利荣华看的比天还要大,他们的祖师,那位放弃国王身份,要为世人觅得解脱正道的释迦牟尼,那位佛家的殉道者,甘愿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广阔慈悲胸怀的妙善公主原身的观音菩萨不知道该做何想。
中土百姓沉溺于物欲孽海而不能自拔,又自甘堕落,以所谓的良善勤劳奉养让一帮道德低劣,智商与疯子傻子无异的强盗团伙为非作歹,以自己种植的粮食,收获的财富供养他们建构紫禁城,金銮殿,在心灵上自甘被奴役,如此不堪扶持的自残自辱之生民的国土之中,自然难以再有佛陀这等挥剑斩尘缘,拔俗离富贵尊荣的大圣人得见。
明智高洁之士诞生于此晦暗不明的伪晋时代,恐怕不过是难产奢望。
英风俊朗,才气飘云的才子佳人又岂能生于此污浊世界?
持平而论,诸葛青阳于学问上的发凡见解,未必能如佛陀孔孟老庄一般洞达明白,可是毕竟他生于孔孟老庄后数百年,固然尘世的鄙陋不堪,日渐被世俗的污浊蒙蔽心灵的学说见解大盛,先入为主的迂腐成见也自不少,可是数百年间中土的某些文物昌明,也让诸葛青阳得益匪浅。
在武林之中,他的确是继墨翟以来,继往开来的宗师人物,他也是第一位将武林带入一个英雄如星汉灿烂的时代启蒙者。
如果这种清越的梵呗音声的启迪冥冥之中果有神助,乃是上天示警世间存一奇人,那么诸葛青阳当此之际,也自然无愧于得见狮子吼潮音发的资格。
这声音听在耳中,让诸葛青阳不禁怦然心动,他这一生之中自然也听到过数不清的音乐,如温婉圆润的洞箫之音,铿锵激越的琵琶铁铮,各处名山大川的山歌水调,所谓靡靡之音,青楼馆台间的沉溺他自然也偶有涉足。
自然他也不是卫道之士,所谓郑卫桑间濮上之乐,他也无所避讳,与一些放诞风流女子的缠绵,他也不曾少过,可是这种梵呗之音却是他才从未闻见过能打动心扉灵魂深处至为柔软的秘密的声响,那是一种让他回归少年青春的憧憬和让心灵静谧放松的天籁,那是让他这位一代宗师开始静谧下来,静静思虑,打开天地玄门的启迪。
其实佛经里所说的佛之真经的讲解,因为窥探宇宙之天机,人世之奥秘,以至于神龙翻身,香花盛放,万物有感,大约也正因诸葛青阳与九嶷山中所见所谓的附会。
在诸葛青阳的心中,佛家的义理看似深奥难解,其实却浅显容易,因为创教者既然要立志救人济世,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学说经义成为屠龙之技,更不会让它藏诸名山期待后世大智慧者发掘阐明,因为他救世的心太切,因为他见不得世人沉沦苦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