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 畅游文工团(1 / 2)

加入书签

李克己的歌唱水平并不怎么样,但他的声线不错,弥补了他拙劣的唱功,一曲旧版的《十送赤军》唱出,不经意间便引起了赤军战士们的伤感,部分人忍不住落下了泪水。

等到李克己唱完,文工团团长沈钰文已经带头鼓掌,一边鼓掌一边赞道:“李先生真是太谦虚了,这首《十送赤军》就唱的很好嘛,怎么说是乱编呢。”

盗窃他人之作,李克己总是有些尴尬,但总不能告诉他们这些歌曲都是未来的经典吧,虽说中央公布了他的身份,但也只在一定范围内。

如今人人认定他就是《松花江上》的作者,这个歌曲作家的名头想不背都不行。

赞叹过后,沈钰文竟然又请他发表讲话,李克己不禁晕倒,虽然他的身份比较特殊,但还达不到xx领导的位置吧,让他发表讲话他还不知道该说什么。

可是面对热情的文工团女兵们,他也不好拒绝,于是只得说:“同志们,经过二万五千里的艰苦跋涉之后,我们终于在西北站稳了脚跟,重新建立了革命苏区。革命的道路虽然艰辛,但革命的方向从未改变,那就是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人而努力,为了中华民曱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作为文工团的战士,我们虽然不能像作战部队一样为革命牺牲流曱血,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行动为革命宣传,用我们的歌舞抚曱慰受伤战士们的心灵。”

李克己硬着头皮说了一堆,也不知道效果如何,只见他说完后,文工团女兵们都回以热烈掌声。

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沈钰文便邀请李克己教导他们那几套音响设备的装配和使用,文工团女兵们都在一边帮忙搬运,不过因为她们都穿着礼服和高跟鞋,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有些添乱,最后只得讪讪地跑回去换成作训服。

等到她们都换装回来,李克己已经把堆放在房屋中的音响设备都搬到了大院中,正在进行装配调试,这次为了避免电压问题,他还带了一个小型变压器。

调试结束后,李克己便现场教导文工团如何装配使用,常见的毛病又是什么,该如何检查如何排除等等,撇除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在使用和检修上,文工团的女兵们都学得很快,她们大部分都受过一定的教育,比纯粹的文盲士兵要好教许多。

其中有几个较为聪慧的,竟然还提出了一些“高端”的问题,问及音响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因为这些东西她们见都没见过,心里总是有些好奇。

电子元件中涉及了不少专业知识,别说李克己不是太懂,即使他十分专业地解释,恐怕也没几个人能听懂,于是只得以海外组织最新研发作为托词,告诉她们如果想深入学习的话,最好进入赤军学校进行基础知识学习。

专注进行讲学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等到文工团已经基本掌握所学后,已经时至傍晚,于是被留在文工团吃晚饭。

夕阳西下之后,正是华灯初上,不过此时的五旗镇已经不是以前的传统油灯,而是处处点亮了白炽灯,自从李克己给中央和赤军学校安装了柴油发电机组和电灯后,那些曾经跟在他身边学习的战士已经陆陆续续为五旗镇安装了其余的灯光照明,为此李克己后来不得不为五旗镇提供了一套更大功率的柴油发电机。

电灯的安装不仅为五旗镇的军民生活带来了更多方便,也使得赤军夜校每天能够多许多时间组织学习,明亮的照明可比以前昏暗的油灯更加方便于学习,以前为了节约照明用油,夜校一般都上不了多久。

自从李克己到来后,中央赤军渐渐陷入了努力学习的氛围中,过去除了开会打仗生产,赤军中经常会有许多空闲的时间,现在很多人的感觉却是时间不够用,每天除了正常的工作训练外,剩余的空闲时间都用来自学。

同志们之所以如此积极努力地自学,除了党中央的提倡外,还有就是看到身边的同志不断进步,自己若是还原地踏步,岂不是脸上无光。

自从接触中央赤军后,李克己一直十分繁忙,很少有机会自己弄一顿好吃的,大部分时候都是跟着所在部队吃大锅饭,要不就是啃一点压缩干粮完事,若非他向来对饮食没有多大要求,这段时日下来怕是光在吃的问题上就坚持不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