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信长一怒(1 / 2)

加入书签

面对竹中重治说飞驒越中军团,是这场武田织田决战之变数,李晓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他虽十分有自信,扭转这战局,但是对外却还是十分低调的。

李晓微微笑道:“看来竹中大人,对本军团十分抱有期望!”

竹中重治轻轻挥动折扇,言道:“与其说是对本军团抱有期望,还不如说对但马守大人抱有期望。”

“在下?”李晓听了微微讶然。

竹中重治点了点头,言道:“不仅是在下,就是本军团上下亦对但马守大人抱有期望,之前在美浓,在下对但马守大人多有误会,但是来越中数年,对阁下的能力,更加敬佩。在下为以前对之轻慢,向阁下道歉。”

李晓闻言哈哈一笑,看了竹中重治一眼,言道:“十分难得,半兵卫,对在下之认可,让李晓颇有诚惶诚恐之感。”

竹中重治微微一笑,言道:“在下亦不过后知后觉罢了,但马守大人,眼下竹中已仕武田,荣辱与共,自不愿见到织田席卷天下。信长在比睿山,北陆,长岛之处置,足证明其是暴戾之主,如此人成为天下人,绝非百姓之福气。”

“武田与织田之决战,此呈天下数百年之大变局,在下希望但马守大人,能够抓住机会,乘势而起,成就大业。”

乘势而起,成就大业。

听了这八个字,李晓眉头微微一拧,心想竹中这话是故意试探自己的志向吗?

李晓当然不会轻易透露什么,只是笑道:“半兵卫说的对,我自会辅佐馆主大人,成就这一番大业。”

待见李晓将这话题,随意揭过之后。

竹中重治双目一眯,似乎在揣摩着什么。

随即木下秀长,竹中重治向李晓告辞。

李晓在天守阁的窗台上,目送竹中重治离去,心想,虽说对方方才话语之中,似乎有向自己靠拢之意,自己还是无法信任竹中重治此人啊。

另外对于加贺本愿寺再三对李晓援助邀请,同时亦为了对织田家决战的准备。

李晓也已经有了决定,决定对治下进行军事改制。

李晓也采用武田家寄亲寄子的军制,以城域为中心,地域各军团划分归属。

实际上,李晓眼下飞驒越中军团所辖之地,已达到六十五万石,比之他永禄四年时,穿越之前,武田家实际控制石高还要多。

所以为了配合战事,实行农兵的快速动员,李晓亦对军团内部进行重编。

在曰本战国时代普遍意义上的军制,是以备,众,势,以上划分。

一个备队三百至八百人之间,一般一万石级,或者两三万级领主可动员的兵力。

而大名的本阵备,也称为旗本备,可以达到一千五百人。

当然这也是一场会战之中的最小的战略单位。

而众就是备队上一级的战略单位,众可以拥有三四个备队,一般是十万石级以上大名的规模。

众的兵力,一般可以达到两千至四千不等。

而势,则是比众再高一级了,一般是国主级大名实力调动的,其兵力规模在万人以上。

而李晓现在亦对如此的军制,进行划分。

他已经决定将藤堂高虎封为木舟城城主,知行一万两千石,同时出任越中国射水郡郡代。

在李晓许可之下,藤堂高虎有权利,在射水郡全郡进行动员,编组军制为射水众。

其任务是负责对加贺一向宗的支援。

至于越中国妇负郡大部,除城生城附近,则由越中守护代,富山城城主神保长宪执掌,得到李晓许可下,对越中国妇负郡进行动员。

编组军制为妇负众,一般作为预备队存在,听候李晓调遣对各地区进行支援。

松仓城城主木下秀长,则添为越中国新川郡郡代,除了自身本领之外,可代替李晓对全郡执行动员,而竹中重治则为辅佐监督木下秀长的存在。

而编组军制为射水众,其任务就是以城域防守,专门执行对越后上杉家守备,作战任务。

在飞驒国方面,除神冈城附近,则由飞驒国司姊小路高纲挂名,而实际大权则由内岛氏理掌握。

编制军制为飞驒众,其任务与射水众一样,也是作为预备队存在。

美浓方面,则由郡上郡郡代,加治田城城主岛胜猛,全权掌握李晓在美浓的军势。

编制为美浓众,专门负责对美浓守备,以及对织田家的战事。

至于能登,佐渡则刚刚攻取下,暂时不作划分,由李晓直辖管理。

如此岛胜猛,木下秀长,神保长宪,藤堂高虎,内岛氏理五人,实际上就等同当年武田信玄手下山县,马场,内藤,高坂四大军团。

这五人之中,岛胜猛,木下秀长,藤堂高虎都是李晓一手提拔上来的直属家臣。

神保长宪是一门众,而内岛氏理则是他国众。

这五众,加上能登佐渡,加之他的五支常备,李晓现在最大可动员兵力,已达到三万。

若非有信长这等逆天的存在,这等势力放在十年之前,已具备一争天下归属的资格。

难怪竹中重治说,李晓的飞驒越中军团,是这次织田武田决战的变数存在。

对此李晓亦有深深之认识。

当然飞驒越中军团之实力,并非只有李晓,竹中重治二人看到。

就在天正二年年末时,城生城之中,又来一名不速之客。

此人是实行了,难以置信冬季中的飞驒山脉大穿越,从美浓来到城生城的客人。

李晓待听闻这人的名字,恍然大悟,此件事情亦只有这样的人才方能办到。

对方正是织田家派往城生城,向李晓劝降的信长家臣,府中三人众之一佐佐成政。

之所以说飞驒大穿越这样的事,只有佐佐成政方才做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