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强国五要(1 / 2)

加入书签

刘和打破厅内的沉闷,继续说道:“如今,幽州内部已经初步实现了团结稳定,我们也有信心抵御来自外部的任何敌人,所以州内百姓不用担心遭受兵戈战祸,能够安心在土地上耕作,因此我们具备了大量提高粮食产量的第一个条件。().”

“这次我采取近乎耍赖的手段强行没收两郡大户豢养的部曲和私兵,就是为了从根子上进一步遏制州内土地兼并的问题。从我去年到过的几个县来看,幽州目前虽然仍存在一些豪强地主,但情况要比其他各州轻微许多,所以农民和佃户种粮的积极姓很高,因为他们种的多自己就能收得多。”

“接下来,我们会将目光瞄向大青山附近那一大片可以耕种的土地,到时候将州内的佃农转移一部分到那里去,让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样各郡大户就不得不开出各种优渥条件来挽留为他们耕作的农户,以免自家的土地到时候无人耕种。如此一来,州内农户种粮的积极姓还会提高。”

“为了提高每亩田地的产量数量,我们一直在推广新式曲辕犁,如今又开始在歠仇水、沽水、治水、灅水、祁夷水兴修水利,建筑蓄水的堤坝和池塘,接下来我们还要想办法让每家农户都修建沤粪池,利用家中的粗粮和田埂地头的杂草养猪、养鸡鸭,利用村头路边的水塘养鱼,把各种粪肥养分都循环利用起来。另外,我还想到了几种便于取水和运输的工具,到时候也会找工匠集体攻关,将其研制出来,为广大农民造福。”

刘和就像个长舌妇人一般,谈起农业增产这个话题,竟然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大堆,连养猪养鸡、积粪肥田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实在令厅中所有人都觉得诡异和吃惊。虽说当初大公子为了鼓励洛阳附近的百姓从事农耕,曾经象征姓的下地劳作过几回,可也不至于如此精于农事吧?

见众人都被自己“雷倒”了,刘和心里一阵暗爽,喝了一口温茶润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刚才我说了幽州粮食可以大幅度增产的三个条件,现在再来说说大家的担忧。在我看来,一个国家无农不稳,无军不安,无工不强,无文不明,无商不富。()刘长史担心在幽州大力发展手工业会造成重工造而轻农耕的问题,这是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之间的摆位和排序问题;韩从事担心手工制造大规模发展之后导致商货挤压,这是工业制造与商业贸易之间协调的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我的主张是今后官府以保护价来收购农民的粮食,这样就不会出现粮食大丰收时谷贱伤农这种事情。官府将收购来的粮食一部分提供给军队,一部分在市面销售,如果还有盈余则储备起来,防止灾年来时出现粮荒。”

“至于这个官府主导的保护价如何确定,里面就有讲究了。我们主要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普通工匠一家一户的年收入来作为参照,确保普通种粮百姓一户人家卖粮的收入与不种粮的那些人家基本持平,这样就不会出现大量农户从农转工的问题。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平均主义,那些手艺高超的工匠,一年的收入自然要高一些,而那些种粮大户自然要比种粮少的人家收入要多。”

听到这里,刘放忍不住提问说道:“公子的设想基本可行,但若是幽州的粮食产量连年增收,到时候我们把粮食以保护价收上来之后却消耗不了,堆在仓库里就会霉变腐坏甚至是喂鼠虫,这样时间一长,官府哪里还有余钱来收购农户的粮食?”

刘和笑着回答:“如果天佑幽州,让幽州连续多年都是风调雨顺,结果官仓里面的粮食都存不下,那正遂了我的心意!到时候我们可以将储存过多的粮食拿出来酿酒,然后卖往各州赚取银钱,这样比只卖粮食的收入还要高!可能子弃又要问了,若是今后大汉各州的粮食都丰收了,大家都有余粮酿酒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

刘放不由自主的点头,表示自己心里正是这么想的。

“那也好办的很!真到了那样物足年丰的好时代,大汉朝境内肯定不会再有百姓起来造反,到时候我们便派出百万大军,携带充足的粮草辎重南下大洋,西出域外,将大汉以外的万里河山都揽入怀中!等到出征的将士们返回来时,就会把粮食和箭簇变成香料和金银,那是何等的壮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