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政体(1 / 2)
李默回到宋都,面对眼前堆积如山的奏折有些无语。现在宋国覆灭,陈军进军速度快,主要打击目标是宋国的军队,对整个宋国的官场并未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为了稳定地方,在陈军的威慑之下,这些宋臣依然待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于各地主官,李默手底下并不稀缺,红楼发展到现在早已经形成了自己严密的框架,在各个行省郡府都有负责人,目前担任行政号令的也是他们。但对于原本的宋国官吏该如何对待,从上到下都在等待着李默的决定,尤其是那些投降的宋国官员,他们一个个忐忑不安,不知道李默会如何处置他们。那些官绅家族更是惶恐,李默刚刚回到宋都,已经有不少人找关系递话到了他的案头。
“必须尽快构筑新的权利框架!”打江山容易,坐江山却很难,尤其是宋国国内民心未失去,一个处理不到位,整个宋国会再次遍地狼烟。
此时李默心腹大将大多在前线领兵,防御可能来自秦魏韩楚的进攻,宋国投降的朝臣全部滞留在汝南城,使得李默身边可用之人不多。
而在红楼所有行省负责人中,有能力协助李默重组宋国行政体系的不过聊聊三人,他们分别是陈国中央行省大掌柜蔺臣,陈国北方行省大掌柜张燕,陈国西南行省大掌柜文忠。此三人皆是贤名远播,被李默三顾茅庐请来红楼的大贤。现在已经成为红楼能力最出众的封疆大吏。
“调红楼中央行省大掌柜蔺臣前来宋都。”相比于张燕支撑对韩防卫,文忠盯防秦魏联合,中央行省的蔺臣没有大的军事任务,而且李默能够如此顺利的集结大军横扫宋国,在中央行省为李默组织钱粮和兵丁的蔺臣居功至伟。
调他来宋都,一是此战其居功至伟,再有就是其执政风格极为稳健,善于协调各方关系,符合当前急需要安抚的宋地国情。
对于该采用什么样的制度,李默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来个古今结合。成立红党,将红楼人员全部纳入红党体系,所有人员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人继续维持红楼的经营和扩张,另外一部分人转入行政体系,担任当地的政治主官,主抓政治稳定工作;而原宋国的官吏体系暂时全部保留,投诚的郡守县令代理当地政务,主抓行政工作,并向政治主官负责。而在中央,设立六部,六部分设尚书和左右侍郎,在六部之上设立内阁,设内阁首辅,也可称为宰相,首辅之下为左右次辅,为副相,再配阁员三名。六部向内阁负责,内阁则向李默负责。同时设立御史台,御史台独立于六部,直接向李默负责,起监督监管作用。
而蔺臣,则是李默属意的第一任内阁首辅,至于其他阁臣和六部主管,李默还没有敲定人选。
现在整个宋国都处于陈军管制之下,这种军管只能作为一时之策,下一步还要向行政转化。
除了蔺臣,一大批红楼重要人员被李默调入宋都,撑起中央六部的框架。同时被战争摧残的宋都开始维修,而维修城池的主力则来自宋国被俘虏的士兵。
对于这些宋国士兵,李默既没有收编他们,也没有将他们放掉,而是选择服劳役赎罪,最多服役不超过三年,最少也有一年。这一年他们的人身自由会被限制,也会承担起整个宋国境内所有损坏城池和道路的修筑。和服苦役不同的是,这些俘虏也是有工资拿的,生活也能够得到保证,服役结束之后回到家乡还能得到土地作为奖励。
当然,除了这些俘虏士兵,各地红楼还大量招募工匠劳动力,新成立的工部更是提出了整个宋国八个行省的主要干道修建计划。红楼积攒的财富源源不断的通过李默的政令划拨出去,原本仇视陈军的宋地百姓越来越多的被红楼的高薪聘用拿下。大量荒芜的土地被红楼丈量,重新订立土地凭证,并无偿的发放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宋都城外十里处,一辆马车在两头拥有异兽血脉的骏马牵引下极速而来。道路并不平整,但这马车稳定性却极好,即便是奔马速度很快,但车子震动的幅度并不大。这是红楼改进的减震型马车,风靡大陆十国。透过撩起来的窗帘,可以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短须男子正津津有味的捧着一本书阅读。
兮哷哷——!
马车在十里亭前停下,中年男子走下马车,看着满脸笑意迎上来的李默,脸上闪过一抹震撼之色。实在是李默面貌变化实在太大,原本一副老头子的样子,现在却变成了二十多岁的英武青年,精气神澎湃异常,观之有大威严。蔺臣本身也是先天级的武者,但却看不透李默现在的实力境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