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精神创伤(1 / 1)

加入书签

“你以为是有人给了我封口费?”王司机反问道:“你想的也太简单了吧,不是人,给我封口费的不是人,是他们。”

“你说的他们是谁?”关政仔细地问道。

“对,就是他们,大地在一点点的移动,他们也在一点点的动,然后就要停下来了。”王司机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语,让关政觉得不可思议,他到底要告诉我们我们什么。

许久妍这边还在和孩子打交道,孩子像竖起毛的刺猬一样,不容许任何人靠近,许久妍站在门口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说了多少好话,人家就是不搭理她。

许久妍依旧是耐心的说道:“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深呼吸,忘掉你不该记得的人,不会再有人欺你了,你听明白了吗?”

魏纯雨不听,依旧是把自己捂在被子里,缩在病房的角落里。许久妍不厌其烦地说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使一个人特别愤怒或过度受伤的“情绪过激”反应,通常与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有关。

人要学习用现在的、较成熟的、更客观的立场审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如果你的父亲曾对你很绝情,试着用新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会了解原来父亲也是不得已的,或是他只不过是不小心讲了一句话,对你的伤害却是那么真实、那么的深。除非你能重新探索,否则很难从中跳脱出来。纵使父亲对你的伤害是有意的,心灵探索与医治也能减轻伤害,帮助你接受别人的缺点,学习设身处地,看到父亲那样做的理由,进而饶恕他。孩子的承受力不够,遭遇一些事情时,有时会造成很深的伤害,但我们若能以成人的眼光追溯当时的情况,伤口也就没那么大了,这也是为什么回顾心理历程很重要。”

魏纯雨瞪着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许久妍,许久妍继续说道:“要不我们多看书,多听有关人际、心理的演讲?”

许久妍的耐心莫名其妙的多:“要不也可借情绪日记与生命线分析,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情绪及与他人之间的心理互动。尝试写“情绪日记”,仔细思索生活中到底有哪些事会让你有情绪过激的反应,把这类事情记录下来,对于自己的成长、心理复建很有帮助。

如果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过去一些痛苦的经历,一味地压抑自己受伤的情绪,反而会变成这些情绪的奴仆,受其控制。极力压抑、否认这些情绪,往往会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场合,以更大的强度爆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常常自省,学习了解情绪、处理情绪。当我们进入情绪过激的危机状态时,正是我们重新学习的最好机会,这个即时反省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了解潜意识中种种的心理运作。所以不要轻易放弃,反而该趁机努力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借着情绪日记,可以帮助我们省察、思考。你看怎么样?”

许久妍和魏纯雨周旋了好久,魏纯雨还是不领情。旁边的心理医生说道:“许警官,魏纯雨的病十分严重,已经不是轻易能解决的了。”

许久妍焦急地问道:“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心理医生说道:“精神病学上创伤一般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创伤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创伤的发生都是突然的、无法抵抗的。提到心理创伤,我们就会想到战争,洪水,地震、火灾及空难等等,其实心理创伤远远不只是这些强大的事件。还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长期经验到的忽视、情绪虐待、躯体虐待或者暴力,都会促进心理创伤的形成,尤其是现在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创伤的发生。”

许久妍也是很着急,说道:“那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心理医生说道:“办法有,但不是对谁都好使的。首先呢也是最重要的,让受创伤的人感受到外在支持,即使所有的人都离开你,还有“大地”给你支持,而且身边的任何东西,如椅子、桌子、地板,甚至是树木、空气都会给予你支持,当这样去感受后身体就会感受到放松感,感受到身体的变化,把注意力放在好的感受上,渐渐的一种新的情绪就会来临:“我不是孤独的,我是安全的。”

其次的钟摆效应是让受伤者在震惊中恢复到清醒状态,让被治疗这的身体在“好感觉”和“坏感觉”中来回穿梭,既要注意紧张、僵硬等不舒服的负面感受,还要注意到积极和中性的身体感受。这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感受身体的各种感受,近而学会分辨神经系统处在失调和平衡的不同状态中的感受。

当心灵受到创伤之后,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入防御状态。就像魏纯雨这样,同步追踪就是让受伤者回想某个受创伤的情景,同时注意到身体的变化,便可以有意识的改变身体的惯性反应,这种创伤就会慢慢修复了。

但经历过创伤性体验的人,身体内极大防卫能量虽被唤起,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得到释放,反而冻结、淤积,在以后类似情境中,感到自己无能为力,身体麻木。恢复防卫反应练习,可以激活身体自然能量,去完成一个防御的自然反应过程,使神经系统恢复。

同时,主动地调试身体动作和姿态,同样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心灵。通常很多人会认为我们的头脑和身体间的关系是单方向决策和执行关系,头脑思考和命令,身体只是执行意愿的工具;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脑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相信,我们的身体和头脑之间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它们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不仅我们精神世界会影响躯体反应,主动调试身体的动作和姿态,同样可以作用于我们的心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