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破局而出(1 / 2)

加入书签

慧明与林蓉蓉的初见,轻松而愉快。

作为皇室这一代的长公主,慧明拥有各种宠爱,可以随心所欲离开宫廷去周游世界。此次归国,是慧明阔别两年后的回归,这还是闽皇后担心皇帝身体才召唤长女回来。见了姐姐,李信完全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喜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孩子气’!而在慧明直接称呼闽皇后为‘妈妈’却得到欢喜的拥抱时,李信也在一旁露出了明显的羡慕和酸涩。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李信心底的那种种复杂的情绪刚刚一冒头,就感到自己的手被一只柔软的手悄悄地轻柔地握住了。心念一动,李信目光刚望向身边的林蓉蓉,就与她那双仿佛会说话的大眼睛相遇,刹那间,所有的负面情绪皆不翼而飞,只剩下被温暖的感觉在李信的心头翻涌。

对闵孝琳这个弟媳妇,慧明态度很爽快,直率地笑说在两年前她就猜到会是这个样子,因为从小到大能够接近她弟弟的女孩只有闵孝琳一个。而对于慧明释放出的善意,林蓉蓉也满面笑容的回应那是她与信相识于患难,别的女孩没有自己的好运气。

事实上确实如此,闵孝琳与李信的相识,是源于两年前两人不约而同的一次叛逆行为——离家出走!

在一个不知名的小乡村、空无一人的火车站台里,因父亲过世、家境艰难而心情郁郁的闵孝琳与终于鼓起满心愤慨逃离宫廷的李信相遇,在李信的一句“你也是离家出走的?”调侃声中,原本表情迷茫的闵孝琳与带着鸭舌帽遮住大半张脸的李信同时笑出声,随后,两个有了共同话题的少年男女一同踏上了流浪的旅程,两天之内迅速变成朋友,紧接着又成为了情侣。

如今重新回想起那一天的遭遇,李信依旧感到那能让人会心一笑,同时确认那就是命运。

皇帝对爱女的归来喜出望外。对于儿子,皇帝与皇后都十分严厉,可对于女儿,因为不涉及皇位继承,反而是格外的宽容。拉住慧明仔细询问了一番旅行中的趣事,皇帝就把目光重新对准了儿子李信。皇帝就追尊一事征求身为皇太子的李信的意见,毕竟这会触碰到皇太子的地位尊崇。

不同于皇室长辈们的各种顾虑,李信淡定表示他不介意。

皇后的脸色更加难看,某天直接堵在徐华英面见皇太后的路上,询问她为什么执着谋求进宫,并说若是想要将义诚君推上皇帝宝座的话,自己不会躲避要公平竞争。

对于闽皇后的发难,徐华英却显得胸有成竹,不慌不忙地反击:“公平竞争?这好像与皇后现在的位置很不相配。想公平竞争双方至少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才可能。如今皇后拥有一切,而我什么都没有;而且,过去十四年,皇后得到了很多,我却失去了很多。所以,我们不能公平竞争。”

徐华英言辞非常不客气,闽皇后给气得说不出话来。这一幕,让结伴给太皇太后请安归来的慧明及林蓉蓉撞见。擦肩而过后,慧明安慰皇后,叫她一切顺其自然,而林蓉蓉则将视线更多的投在了徐华英远去的背影上。

说实话,林蓉蓉对徐华英并不同情,虽然她的结局让人感叹,不过林蓉蓉觉得她的悲剧来自于她的野心,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李律的不幸。徐华英一再对李律灌输是皇室对不起她们母子的观念,似乎李律夺回皇位是天经地义的,可实际上,事情却并非她告诉李律的那样。

当年圣祖皇帝之所以在孝烈皇太子车祸过世后决绝的要求徐华英带着李律离开韩国,明面上的理由是遵循宫里只能住着皇太子和皇太孙的法度,实际上是因为他无意间撞破了长媳与二儿子的私情。为了肃清皇室,圣祖才狠下心做了那样的决定,放弃了他最心爱的皇太孙李律。

现在,林蓉蓉不再是坐在屏幕前,而是身处于闽皇后与惠正王妃的直接交锋现场,这使得她的心不知不觉偏向了闽皇后,只因为徐华英的野心让她有些反感,当然,徐华英说话太嚣张也是一个原因。

回到东宫殿以后,林蓉蓉便拉着崔尚宫开始打听明善堂在哪里。她只知道这座殿阁是徐华英与皇帝的私会场所,皇帝还有一封重要的情书就留在那里,却不知它在这偌大皇宫的哪个位置。崔尚宫不愧是皇太子妃的教育老师,对东宫殿的一切事务了如指掌,迅速回复林蓉蓉这座殿阁就在东宫殿内,是一座陈旧的书阁。

林蓉蓉非常高兴,闲暇时便爱去明善堂翻书;而看皇太子妃这样爱学习,崔尚宫也十分满意。真不知道如果她了解林蓉蓉没事就爱逛明善堂是为了查找皇帝当年的情书来威胁惠正王妃不要轻举妄动的话,一贯知书达理、沉稳明事的崔尚宫会是什么表情和反应……估计会很崩溃吧!

不久后,给去世的孝烈皇太子追尊这件事被皇帝正式提交国会审议,然后在某些支持惠正王妃的议员们的运作下快速获得了通过。随即,孝烈成为皇帝,徐华英虽然没有太后的特权但有了太后的名头,而李律更是成为了恭亲王,跟皇太子李信同一等级。皇太后改称太皇太后,惠正太后重新携恭亲王入宫,住进了景福宫泰宇殿。

待李律母子进驻宫中之后,皇帝在追尊后的公开采访中突然晕厥,太皇太后督促皇帝放下一切事物去温阳行宫休养,宫中政务交予了皇太子打理。

徐华英自然是不甘心的,她好不容易把皇帝说通,让他追尊他的兄长为皇帝,就是希望他们母子重新进驻宫中接近权力中心。这些布置都是准备着有朝一日将皇太子李信拉下了位置后,李律可以取而代之。可眼下,皇帝状况越来越不好,大权却径直落到了皇太子的手里,李律几乎没有能够插手的份,徐华英的脸色哪里还好得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