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这个僵尸会垒窝(2 / 2)

加入书签

最先它用不好,推出来的木板坑坑洼洼跟长了麻子似的。后面慢慢的也还勉强能看了。巧儿对其行为实在是又惊叹又好笑,有时候也搂着它的脖子表扬它,它就会非常得瑟的仰头望天,一副拽得二五八万的模样。

地基沟挖好后,一些木板也开始干了,虽然也冬天,海滨的风却未减半分。绿瞳僵尸不会打楔合槽和楔合头,只得用铁钉将木板连接住加固。

巧儿跟在它身后,它每晚只在码头上两个时辰的工,其它时间都花在这座“人窝”的垒造上。

有时候木板之间缝隙较大,巧儿就用糯米汁调和了黄泥及一些稻草杆糊上,那时候普通人家大多这样,虽然不是很美观,也能挡挡风雨。

不知道是不是它迫切地希望将它的玩具安顿下来,反正它的行动能力比许多人类都强,一个月后,这所小木屋开始初显雏形,但巧儿就觉得困惑——它看起来很奇怪,下面圆圆、上面尖尖,就好像……就好像一个坟包……

绿瞳僵尸不懂吊顶,所幸巧儿的要求也没那么高,就这样有个落脚的地方她已经很开心。绿瞳僵尸将圆锥形的小木屋封好顶,巧儿便和它去山间找了许多干枯的茅草铺在屋顶,使得这小屋远远看去像一个巨大的稻草人。

窝是勉强垒好了,要住人却还需要做许多东西,第一是床,绿瞳僵尸在最靠里的一块地方往下挖了一个长方形的深坑,差不多二人宽。它本待直接将木板铺在坑底、坑壁,巧儿却担心潮湿,它只得又寻了好些青石板凿平了铺在长坑三面。

这样一口双人棺材便新鲜出炉了,它极是高兴,立刻就在里面躺了躺,甚为满意的样子。

而人类却是生来就不知足的物种,落脚之地有了,巧儿又想着怎么让屋子更美观、舒适一些。

这些目的如果用钱,很简单就能达到。但对巧儿来说这明显不现实,她把手上每一个钱都捏得很紧,绿瞳僵尸赚钱并不容易。

只是她第一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难免兴奋一些。虽然绿瞳僵尸并没有说这是专门为她建的,她却已经直接视为自己的所有物了。

她尝试着想用剩余的木料做一个柜子,但试了几次才发现那远没有想象中容易。终于有一次手被木屑刺着,流了好些血。绿瞳僵尸就不允许她动锤子。

她比划着告诉它自己的想法,它便摸索着竟然在小屋里做了一个大大的壁柜。虽然那柜门总需要巧儿很用力才能拉开,但巧儿已经很开心。

屋子建好后就需要安装一个门了,这个若是依着绿瞳僵尸的习惯,就直接从窝里边打个之字形的盗洞,而且还可以开在很远的地方免得引人注意。

好在这窝不是给它住,它也就只得依着人类的习惯,做一个其实什么也防不了的门。

门是推拉式的,看起来很美观,巧儿在屋里上中下装了三个门栓,外面也装了两把锁。

她捡了许多干草垫在棺材里,于上面再铺床单,让棺材更温暖软和一些。

而那一段时间绿瞳僵尸几乎就变成了一个木匠,天天都会琢磨做点什么东西,让巧儿更方便一些。

待重要物什准备得差不多了,绿瞳僵尸终于兴冲冲地带着巧儿从客栈搬到了小木屋。

过来后发现准备完全不够,吃食还可以捕海里的鱼虾,这个绿瞳僵尸擅长,但淡水就是一个大问题。

开始它不知道人类不能喝海水,待巧儿反复示意这水不能喝以后,它还很疑惑地尝了多次这咸涩的海水。但它没有味觉,自是尝不出来。

好在它动作快,每天夜里便去很远的地方替她寻一大罐淡水。巧儿洗澡、洗衣服、洗菜的水就用海水。

如此一来,绿瞳僵尸每夜的事情就有两件是必做的,一是替她取淡水,二是替她储存明日的食物。

它陪巧儿在小屋里住了两天,白天抱着她在棺材里睡觉,晚上便去码头上工。它对新住处不是很放心,便每每带着巧儿,它接活的时候就让她在一旁玩。收工后带她熟悉一下小屋周围的环境,此处依山傍海,环境秀美,也没有大型的走兽,它比较放心。

但这样的日子终不是长久之计,终于这夜收工之后,它带巧儿回小屋,却没有躺进棺材里睡觉。

巧儿看了它一阵,它摸摸她的头,那动作算得上温柔。巧儿不解其意,终于它起身往外行走,巧儿也要追出来,它将她赶回屋子里。

巧儿在门口望它,它走了几步又回头看她,示意她关门睡觉。巧儿不知道它要到哪里去,它回望了一阵,见她并没有关门的意思,即返身重新将她驾在脖子上,往前走去。

冬日的海风白天不觉冷,晚间却刺骨地寒。它驮着巧儿踩着泥沙走过沙滩,缓缓走进浅水里。

水漫过它腰际时巧儿瑟缩了一下,它终于又停住,仍是将她驮回沙滩边。

巧儿便明白它是要下水去,她不知道它为什么要下水,但是它要去必然是有它的原因的。

巧儿在它胸口写字,告诉它自己会好好呆着,它便重新将她驮回木屋。

这次巧儿比较乖,很快合衣躺进了棺材里。它在旁边站了一阵,终于出门。在门外又站了一阵,听得屋里确实没动静了,这才静静离开。

巧儿却哪里睡得着呢,听见它离开,她便爬起来摸索着将门拴都插好。屋子里还没有油灯,所幸以前在山洞里也呆得久,她似乎也和它一样适应了黑暗。

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天将破晓。

这其实是这一人一尸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别,人类都说朝夕相对、白头偕老,其实文字美化了生活,白日男耕女织,夜里各赴酣梦。人类,即使欲白头偕老,也总是离多聚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