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父病重黛玉回扬州,奉母命公子探林府(1 / 2)
烟波浩渺,水汽空蒙,不过晨光拂晓,天色微亮,运河渡口已经是热闹至极。往来客商急着搬运货物,装船前行,生怕耽搁时间,错过难得的商机;穿着粗布棉袄的工人,积极的讨价还价,希冀着多赚一些钱好补贴家用。小贩挑夫担着火炉食材,扯着嗓子大声叫卖……熙熙攘攘的渡口充斥着生活的气息。一位白色云纹暗绣长衫罩淡蓝外袍,裹玄色狐皮斗篷的公子坐在一个馄饨摊前,搅动着粗瓷碗中的馄饨,含笑品尝。那一身洗练光华的灼灼气息,让人难以忽视,却又淡然悠远如空山之竹,温润清远……
“公子……”远处一个人影远远的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站到了那位公子的身后“公子,打听到了,那林大人的女公子已经从京里走了近半个月了,想来今天就能到这里了。”
“辛苦你了,花平。”那位公子依旧带着笑,看起来心情甚是愉悦“请几位嬷嬷准备一下,待一会儿她们的船到了,再随我登船拜访。”
“是,公子。”花平脆生生的应了下来,带着稚气的脸上带着讨喜的笑意,又转身去传话了。
那位公子感觉到花平已经走远了,脸上的笑意才淡了下来,拢了拢袖口,慢慢站到渡口边,看起来似乎有无限心事。却原来,这位年轻的公子是江南首富花家的七公子花满楼,他父亲花如令有一位故交,姓林名海,表字如海的,乃是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兼巡盐御史,这次听闻林如海的独生女儿从京城回南,他父亲和大哥就派了了自己前来拜会。说起这两家,本都是江南有名的世家望族,林如海在花满楼的大哥三哥出仕之时也曾指点过一二,算得上有师生之谊。世家出身,位高权重,端的是春风得意,美中不足的是,较之花家人口众多,这林家就显得单薄了许多,不但是三代单传,到了林如海这一代,他和夫人贾氏更是多年未有子嗣,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儿女,儿子还在三岁时就夭折了,林夫人悲痛之下,不久就撒手人寰,仅剩一个女儿林黛玉,也就是他要去拜访的这位女公子了。听闻那位林姑娘自母亲仙逝,就一直养在京中外祖母荣国府史氏太君膝下,此次林海忽然病重,林姑娘自然是要回扬州的。
要说这本不是大事,却为何花满楼颇有些踌躇呢。却原来,花满楼的大哥从京中捎信给他,让他务必搭乘贾家送林姑娘回扬州的船一同前往。这其中看顾的意思自然明了,但深究起来,虽说那林姑娘不过十一岁,可花满楼已经是弱冠之年了啊,拜访也就罢了,这连个女眷都没有带就贸然同行,他花满楼喜欢行走江湖可以不在乎,那养在深闺的林姑娘能不在意吗?长兄如父,他又不好违背,只好从自家的铺子里寻来了几个仆妇,按着大哥准备好的礼单置办了一份礼物,虽然有些尴尬,但也总不好太过失礼不是。
虽然不妥,但他想到自己大哥在京中忽然传这么一个信给他,想来是有什么事让他非去不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去拜会那林家姑娘了。花平的时间赶得刚刚好,当他带着一众仆妇嬷嬷来到到码头的时候,贾家的船也恰好在码头停船休息。
“花平,拿着这个拜帖去求见贾家的公子。”花满楼自袖中拿出他大哥随信一起送来的拜帖递给了花平,让他先送了拜帖过去。
“姑娘,我们已经到了金陵了,如今天冷,琏二爷下令在这里停靠一段时间,待过了午时再出发。”船内的厢房里,一个身着白绫裙子,外罩青缎夹袄,梳着双鬟髻的丫头对着坐在桌边偷偷抹泪的姑娘劝到“我知道姑娘心里焦急,可也不能糟蹋自己的身子。姑老爷想来只是病中想念女儿,才派人接姑娘回去的,俗话说吉人自有天相,姑老爷必定也会逢凶化吉的。这要是回去了姑老爷见姑娘这幅样子,来不知道怎么心疼呢。”原来这个抹着眼泪的姑娘就是林海的女儿林黛玉。
“我自是知道的,可我久不见父亲,也不知道父亲如今究竟怎么样了。”不劝还好,一劝林黛玉的眼泪流的更凶了。
“诶哟,我的好姑娘,这还有五六日我们就回扬州了,指不准姑老爷见了姑娘心里高兴,这病就好了呢。”紫鹃扶着林黛玉坐到了窗户边上,陇上纱窗,只打开了外层的窗户,不让寒气透进来“姑娘看外面的码头多热闹,我从进了荣国府,还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呢。”
熙熙攘攘的码头确实转移了林黛玉的注意力,幼年时代,她父亲也曾把她打扮成一个男孩子抱到外面玩,不过自从母亲病重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出过门了。后来进了荣国府,更是没有出过荣国府半步。码头上的人声隐隐传到了船舱里,林黛玉透过纱屉往外望去,就见人来人往的码头上,一位公子临水而立,一派优雅闲适,与周围的人群看起来格格不入,仔细打量,又觉得异常和谐。林黛玉不禁多打量了片刻,那位公子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打量他,朝林黛玉的方向望了过去。
虽然知道那个人一定看不到自己,林黛玉还是红了脸,慌慌张张的撇过头,也就没有看见那位公子在小厮过来以后,就往她们的船上行来。林黛玉平了平心思,复又往外望去,却没有再见到那位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