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奇袭武陵桥(1 / 1)
进攻德川之前,38军组织了一个先遣小分队。军侦察科副科长张魁印任队长兼政委,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任副队长。梁兴初军长命令他们在反击前的11月24ri,秘密插入敌后,务必于11月26ri8时前炸毁武陵桥,堵死敌人后路,配合主力部队歼灭德川地区的韩7师。
梁兴初很重视这次行动,他会同刘西元政委和江拥辉副军长一起与张魁印谈了话,向他讲明了这次任务的艰巨xing和重要xing。江拥辉告诉张魁印说:“这次任务很重要,它关系发起攻击之前我们的决心和部署。你们的具体任务,一是报告沿途的敌情、地形,二是部队向德川发起攻击后,要插到德川南面的武陵里,破坏桥梁,阻敌南逃北援。”江拥辉指着地图对张魁印说:“武陵里西傍大同江,有一条支流由南通往德川的公路。那里有一座公路桥,你们需在26ri早8点炸掉这座桥,估计那时候受到攻击的敌人可能南逃,北上的敌人可能增援,在这时炸桥,才有利于保证军主力全歼德川之敌。”为了他们炸桥破路和通信联络有保证,加强了通信、爆破器材,增派了有关人员和兵力。江拥辉考虑他们队伍大,负担重,穿过敌人前沿阵地难度大,也许因意外情况完不成任务,不能不做可能失败的打算,便提出了最低要求:“有伤亡也要过去!实在过不去,也要打一下,抓个俘虏回来!”
张魁印胸有成竹地说:“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会完成任务的!”张魁印接到组成先遣队的任务后,找到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传达了军首长的意图,由两个侦察连和两个工兵排组成先遣队。这支先遣队共有323人,由38军军部侦察连、113师侦察连、两个工兵排组成,还有13名朝鲜同志,医务人员和英语翻译,携带一部电台,600公斤炸药,每人携带4颗手榴弹和充足的弹药。先遣队来到德川前线,研究了通过敌前沿的方案:一是走大道,二是走山路,三是强攻。这里的两山之间有一条山中小路直通敌方阵地。张魁印请339团佯攻敌人,掩护他们沿小道过去。
11月24ri晚10时,在第二次战役反击战开始的前一天,第38军先遣队在月朗星稀的深夜出发了。张魁印带队向敌后挺进。深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113师侦察连为前卫,军侦察连和工兵排跟进,利用炮火she击时发出的火光,观察道路和地形,很快插进敌人前沿,奔向浦洞。浦洞是敌军两个师之间的结合部,小分队途经浦洞时,实际上就是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公路两侧敌人的营房里,谈笑声听得清清楚楚,迎面开来的数辆敌军车,还主动给小分队让路。
午夜,高山上闪烁着篝火,火舌舔着灰暗的夜空,曳光弹不断地从头顶飞向后面。志愿军先遣队将士们,迅速地在敌人防区里跑着。帽子上、棉衣上凝结了白霜,脸上却满挂着汗珠。将士们不时地用手巾擦擦眼眶,张着嘴直喘。跑呵,跑呵,只要能迅速地插到武陵桥,就是再累也不要紧啊。夜越来越深了,西北风呼呼地从耳边掠过,队伍不停脚地朝南飞奔。在大同江渡口,他们撂倒了敌人哨兵,蹚过江后,尖兵班又在村子里碰上小股韩军。他们打散了这些拦路的敌人,又继续快速地朝前插。跑了四五个钟头以后,在拐过一道山弯时,尖兵班被敌人的重机枪压在公路上了,迫击炮弹不断地在队伍后尾爆炸。看来敌人已经发现他们,如果在这里纠缠下去,就不能在后天——26ri上午8点完成炸桥任务了。针对这种情况,侦察科长命令侦察排长郭永泰带领一排,爬上左边陡坡,吸引敌人火力,掩护部队撤上左边大山,绕过敌人继续前进。
半小时后,郭永泰带领1排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快拂晓时,又和部队在杨树峰上会合了。大家选择在楠木林子里作为白天隐蔽休息的地方,等待黄昏之后再出发。昨晚抢渡大同江时,没来得及脱衣,战士们齐脖子都湿了。一路上寒风飕飕地刮着,棉衣都冻得梆硬。现在一停下来,全身就像裹在冰壳里一样,冷得直打战。为了避免冻伤减员,大家都在林子里跑步。他们取笑自己说:“昨晚跑了一宿还没过瘾,真要算是头等运动员了!”有些人拍拍冻得像铁壳似的棉衣说:“嘿!咱们是穿着铠甲赛跑的呢!”天完全亮了,太阳的光线she进了丛林,他们停止跑步,坐下来晒衣服。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谁也没有脱下来晒。郭永泰捧起雪洗洗脸,就和大伙儿一块吃饭。这顿饭可吃了好久,苞米饼子冻得像铁块一样啃不动,太阳一出来,他们就把它放在石头上晒着,晒化一层吃一层,但他们却觉得越吃越香。
太阳快当顶时,郭永泰去参加支委会。会上,侦察科长摊开地图做了简要的分析。他说:“这里离大桥还有70多公里,部队经过一夜的行军、战斗,已经是饥饿、疲困了,而且敌人又发觉了我们,这样往前走就更有困难,但是……”他停下来望着大家,似乎想从他们的脸上找到回答,然后才接着说:“我们必须冲破一切困难,我相信我们一定做得到。刚才电台收到军指挥所的命令,要我们按时完成任务。”讲完话,他带大家去看地形。从高处向下望去,只见山下横贯南北的公路上,敌人汽车来来往往,周围的村庄、要路口全驻着敌军,岗哨的影子游动着。这真是硬要从敌人缝隙中钻到武陵桥去,多么不容易呀!可是,他们谁都不怀疑能够坚决完成任务。
太阳快落山时,队伍出发了,郭永泰的1排又担任尖兵任务。为了赶时间、找空隙,他们抄近路在荒山老林里行进。这里根本没有路,地上尽是枯枝烂叶,一脚踹下去,像陷在泥坑里一样拔不出来,腐臭气味直冲鼻孔;有些地方荆棘野藤和倒下的树木,像鹿砦似的阻挡在前面。他们按照指北针的方向,用木棒扫荡着那些松枝乱藤,开辟道路。木棒打不烂的就用手拔,用斧头砍,累得满身大汗。刚扫清了一些像铁丝一样的荆棘野藤,谁知道面前又倒着一抱多粗的大树,郭永泰同韩忠孝弯腰抬起时,真奇怪,树轻得像灯草似的,原来是棵腐烂的朽木。他们刚直起身来扔掉木头,只听得嗖的一声,一个黄东西从韩忠孝的裤裆窜过,差点把他撞倒。他们愣了半天,才看清是只山羊。韩忠孝有些惋惜地说:“怎么早没发现,要不该咱们会餐了。”
天黑下来以后,林子里伸手不见五指,后面的人拽着前面人的衣角,探索着前进。时而有人碰到大树上,立刻响起一声惊叫。有时地上漫起几尺深的干树叶,踩上去忽颤忽颤的,有的同志打趣说:“咱们多阔,走的是沙发路哩!”就这样走了几个钟头,才到了尽头。他们继续飞奔前进,一个黑糊糊的村庄,横在他们前进的道上,村子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妇女哭叫声。科长估计村子里有敌人,命令大家进去搜查。郭永泰率领1排跟着化了装的联络员向村子奔去,一进村就碰到韩军治安队的哨兵,哨兵问:“干什么的”联络员回答:“**!找你们长官。”那哨兵一听,便点头哈腰地在前边领路。郭永泰他们走进韩军指挥所,拧开了电灯,端起枪大喝:“缴枪不杀!”韩军官兵惊呆呆地傻了眼,驯顺地交出了全部枪支和弹药。
在奔袭武陵桥途中,志愿军先遣队一共走了两个夜晚一个白天,与敌人进行了3次战斗,但是先遣小分队始终以前进为主,歼敌为辅,直插武陵桥。然而,刚过故城江,侦察连便与敌人接上了火。当时,军部侦察连一班长郭兴运率领1名战士打前站,想进暮滩里的一个农舍找个老乡问问情况,没想到屋里的敌人正在生火做饭,一见持枪的一班长进去,便接火打起来。郭兴运先敌人开火,以猛烈的火力将敌人堵在屋内,10分钟后,敌军1个排的兵力大部分被小分队歼灭,一班长郭兴运不幸牺牲。25ri上午,先遣队在山上的老百姓家找了个柜子,将郭兴运就地安葬,并简单地开了个追悼会。郭兴运是山东人,是个老侦察员,只等战斗结束就提干了。他牺牲时才20岁。电影《奇袭》中,唐虎牺牲的一场戏便是用了这个细节。
据抓获的两名俘虏交代:前方的暮滩里发电场大坝上有敌人的碉堡。若强行通过,一旦交火,恐怕会误了战机。张魁印命令小分队向东登上高692米的杨柳峰,争取主动,继续向武陵桥方向挺进。11月26ri凌晨5时到达预定地点武陵里,这时离军首长规定的炸桥时间还有最后的3个小时。
队伍停下休息后,张魁印马上给军里发报,汇报了沿途所见。梁韩先楚副司令员和梁兴初军长听了很满意,他们说:“小部队起了大作用。”并电告张魁印:“继续前进,按预定计划完成破桥任务。”
武陵里位于后仙游峰西边的山沟里,沟口大同江奔流南下,沿江东岸有德川去南川的主要交通干线,并行的铁路和公路桥跨在沟底河口上,这就是武陵桥。在桥附近,大同江西岸是悬崖,因此,武陵桥就构成了德川去南川的咽喉。桥头筑有碉堡、营房、铁丝网,60余人的守桥敌军驻守在这里。
张魁印清点一下小分队人数,除郭兴运牺牲外,没有掉队的和其他伤亡。晨6时左右,小分队逼近桥头,歼灭了守桥敌人。爆破组踏着冰面,飞速奔向大桥。桥墩高有5米左右,战士们携带的软梯不够长。为抢时间,他们搭cheng ren梯,把160公斤炸药安放在桥墩上,并点燃了导火索。同时,小分队迅速渡河,占领南去公路两侧的制高点,其余各部也控制了桥北路旁的有利地形。
这时,由南面开来敌人满载军火的5辆汽车,驶往德川前线。汽车刚上武陵桥头,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桥和先头汽车一起飞向空中,化作一个巨大的黑烟柱。1950年11月26ri7时30分,武陵桥的爆炸,奏响了抗美援朝战场第二次战役反击战胜利的序曲。
张魁印打开报话机向梁兴初军长报告:“军长,我们已把武陵桥炸掉了!”梁兴初大喜:“好小子,真有你的,我们立即发起攻击。”他回头对参谋长说:“立即提前发起攻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