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始动(二)(1 / 2)

加入书签

这晚对于姬峘来说,也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而且,这已是第三个不平静的夜晚。

自那一日早晨到战甲星城的天狗工坊起,这接下来的三天都未睡过一个好觉,除了在一个小镇中为张宝三取一台木甲?长风时短暂的睡了一觉之外,他一直驾着他的木甲?星痕跟着太白的珑硨奔跑,进入回娘道所在的山林时,却不是顺着回娘道官道行走,而是在山中一直往南穿行,好在山中林木稀疏,而珑硨的特殊构造又十分适合在山地行走,所以在山地中穿行速度却是不慢。

一路上太白只顾疾行,却不告诉三人这次行动的目的,初进入回娘道山区时,姬峘一度以为月前的那惊鸟一众人又在那釉石矿处出现了,但看方向却又是不同,虽然太白保持缄默,但他和张宝三暗中交流也猜到了一些信息。

这显然是一次隐秘的行动,三天前在天狗工坊之时,太白让姬峘花了半天的时间,略微改造了一下木甲?星痕的双肩部、腰部的结构,增加了三个挂槽,作为安装外置木机装备所用,并装上了一个特殊的木机?变色龙,据太白所说,这是专门为姬峘这台原木甲人设计的木机,它会根据周围的环境持续发出特殊的脉波,使得原木片变得跟周围环境一样的颜色,而木甲?星痕装上这木机之后,在原木锻片上发挥的效用几乎是以假乱真,比之珑硨和木甲?长风身上喷涂的特殊涂料变色效果更好。

从珑硨的行进速度和动静来看,似乎已经十分接近目的地了,果然过不多久,他们停在一座山丘上的天然石洞之前。

待太白拿出千里镜向远处遥望了一番之后,他才缓缓说出此行的目的。

“在这里,刚好能看到回娘道边的那间官栈,今晚,那里将会有事发生。”

姬峘接过千里镜顺着太白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那间在栈道旁修建而起的客栈隐然有灯火之光,在这年末冬月的下雪天气中是不常见的,姬峘转念一想,忍不住惊口而出道:“莫非那是天女今晚的下榻之地?他们竟要向九夷天女下手?!”

胡英姿一把抢过姬峘手中的千里镜,边看边道:“什么?你是说天女要有危险?谁这么大胆?竟敢对九夷天女下手?小白儿,你既然早已知道天女有危险,为什么在昆吾城中时不上报官府,让他们派人保护?现在我们还站在这干什么?赶快去客栈告诉天女卫队,让他们早作防备呀!”

张宝三道:“不错,现在商国北方局势紧张,战事已起,大商的大部兵力都囤在北部各郡,南部各诸侯国的支持尤为重要,九夷族盟为代表的天女在南部各方国可说是深得人心,若是天女在商国境内有什么闪失…恐怕要引来北战南祸,重滔旧夏国灭国的覆辙…但我们不能明目张胆的去,番长恐怕是有什么安排。”

太白换上一身夜行的劲装,道:“番长可是不会管这天女的死活,商国的覆灭也与我们无关,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引一个人的出现,若是能将他活抓最好。”

他们三人是大商的族民,胡英姿更是生于军宦之家,听到太白的这一番话,都很是忿然,胡英姿直接上前扯着太白的领口道:“这是什么道理?国家有难,你们却为一己之私把国家推到水深火热之边,若是南部再发生战争,受害的可是百家大众呀!你们不为大商着想,也为这天下的苍生想想呀!”

“我说过,我早已没有国,没有家,当年我的族人在受尽屠戮之灾时,又何尝不曾四处求助?又有哪一个国哪一个家曾来救援,夏国虽灭,但夏族未亡,除了至今还幽禁在南巢血湖之底的夏桀,他的血裔却仍活在这个世上,哼!我毕生之所愿,便是让他也尝尝我当年的苦楚,至于天下人的事,于我何干?”太白语声平静,但双眼处却带着浓浓的杀机。

这样的太白,他们三人也是第一次发现,如此深刻的怨恨,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化解的,姬峘将胡英姿拉了回来,生怕太白又要暴起杀人,忙转言道:“小娘子,可说的好!月曦说要活抓一人,想这人便是今晚要加害天女的人吧?你说不管天女的死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救天女也是可以的,是也不是?”

太白转而微笑道:“那是自然,但是该做的你们还需好好干,放心,在大悲老头现身之前,我是不会让他得逞的,我们的目的是他,而你们的目的是救助天女,所以我说了,我们虽然目的不同,但暂时还是盟友。”

“大悲老头是谁?是与月前在灰岩石山前的那邪巫?惊鸟一伙的吗?”

“不错,他是操魔手?大悲,擅长制作和驱使魔物,喜欢在暗地里操纵魔物,轻易不会现身,但是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不能离他的魔物太远,只要你们能将他手下的魔物拖住一时,我便有办法将他找出来。”

*

子时,在古俗之中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它是一日的开始,也是一日的结束,子时是天地阴阳相融之时,子时也是世间万物入梦最深的时刻。

人,自然也是万物生灵中的一种。

作为信奉自然之道的祭师,他当然对这一古律十分的熟稔,选择在子时开始,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这一晚子时之刻,也是风雪最大的时候。

旁人只知道他会制造魔物,会暗中操纵魔物的行动,所以给了他一个名为操魔手的绰号,殊不知他其实是一名祭师,只是道门寻常的祭师都是精研天地之道,而他却是独爱万灵轮脉之术,这轮脉之术又称生死之术,一切生灵皆需经历生死的轮回,“掌生与死之脉”被视为轮脉之术的灵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