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州固易得矣(1 / 2)
听到鲍信给出的主意,不但吕布吃惊,连一旁的张辽、成廉等人,都发出了惊讶的响动。只有高顺依然面无表情,但他的眼神也瞥向鲍信,想要听听鲍信的解释。
“方伯不可忘记,北贼势大,非我徐州一家可敌。一味硬拼,只怕非所宜。而且,我军退得越快,曹操、孙豫州、袁公路等的援军,才会来的越快,越多!”
光听这番话,就可以发现鲍信的才智,的确明显的超过了吕布等一票武将。吕布、张辽等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只会从战术上考量。可鲍信考虑问题,却是上升到战略的高度去了。
吕布眨着眼睛,细细思索着鲍信的建议。周围的众将眼也不眨的望着这位天下闻名的战神,想要知道吕布的最终决断。
过了好一阵子,但听吕布咳嗽一声,决定道:
“不可。我军本就士气不高,畏惧北贼势大。若是此刻不战而退,以后岂不是连与北贼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个顾虑,其实也并不算错。夫战勇气也,空有大军却不战自退,的确会将己方的士气大幅度的折损。但做出这种判断的吕布,眼光依然落在战术上,却不像是一个合格的诸侯统治者。
鲍信听到吕布做出了自己的判断,并不继续多言。他与吕布的关系有些微妙,说近不近,说远不远,不适合犯颜苦谏什么的。而且,如果能够击败于禁所部,对徐州战局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既然做出了决断,吕布全军就开始为了明天的决战而作准备。特别是对吕布来说,自从来到徐州以后,他着实是过了几年比较舒坦的日子。而且吕布年纪也过了四十,武力值显然有些下降。
不过前几天吕布小试牛刀,从那个什么“并州八鹰”身上。又找回了当年睥睨天下,无人可敌的感觉。这次大战,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吕布的武人之血,让他再一次有了意气风发的感觉。
吕布本部的准备不用担心。但那些个郡国大吏们派出的附从军。斗志就相对可疑一些。
虽然吕布在徐州的时候,比以前风光的多,但要说吕布这些年在徐州过得有多么多么舒心,怕也是一句假话。作为一个外来的诸侯,哪怕吕布武力过人,兵力强大,威望也高,可是对上徐州本地的大豪强们,依然应了一句老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
曹豹、陈登、糜竺等人。还可以加上已经死掉的萧建,都堪称是足以称霸一方的地头蛇。当年陶谦死后,众人之所以齐心协力的迎吕布进入徐州,担任州牧一职,其实是一个权宜之计。为的就是避免南方那个贪心的袁公路对徐州的觊觎。
袁术这人出身高贵,结果自视甚高,却又目中无人。他不但好大喜功,也不体恤地方民众,所控制的地盘都没有得到好的治理。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袁术统治南阳数年,对地方的需索收刮。让南阳人苦不堪言,连那些原本坚定的袁氏支持者们,也在暗中大为不满。
正是由于南阳的例子在前,后来同样深受袁术需索之苦的豫州众豪强,才会共同劝说并支持袁术所任命的豫州刺史孙坚独【那个】立出来,好避开袁术贪婪的收刮之手。
连只是被袁术间接统治的豫州都忍受不了他。被袁术的胃口吓坏了的徐州豪强们,当然不会愿意袁术将手伸进自己的地盘。但是,袁术依靠他的身世和兵力,表现向来极为强势。若无一个同样强势的人出头,寻常人等如何抵挡得住袁术?
于是。在听到豫州豪强共同推举孙坚这个除了能打之外,并无所长的家伙出任豫州刺史的消息以后,有着“徐州智计第一”称号的陈登,立刻联络州中的其他豪强,提出请在袁术手下混得不甚得意的吕布,担任徐州牧。
当时的吕布,由于是从关中狼狈逃出的,可谓是兵微将寡。虽然在袁术手下混着的时候,吕布凭借自己的战力和功绩,从袁术那儿扩充了部分兵力,却依然只有区区数千人而已。后来,吕布居功自傲,与自视甚高的袁术闹翻,不但兵手下的士卒因为缺少钱粮自发散去不少,就连他那些剩余的部众,也快要落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了。
偏偏徐州众豪强,看上的便是吕布勇而无众,处境落魄的那一点。
按说吕布是朝廷正儿八经封的“温候”和奋武将军,以这等身份,接任徐州牧可谓名正言顺。而料吕布一介武夫,身边连个像样的谋士都没有,想来他到了徐州,还是得依靠豪强们来治理地方。这无疑意味着自陶谦开始的,徐州豪强控制地方的局面,将以此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陈登的主意一出,立刻得到了各大豪强的赞成。而此前有人提议的另一个州牧候选人刘备,立刻被徐州豪强们果断抛弃,后来干脆就将其“赞助”到江东扬州去了。这样一来,吕布才如做梦一般,从一个寄居人下的客将,一跃成为拥有好大一块富庶地盘的州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