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踏青(1 / 2)
春日百花开。四月的天气晴朗和煦,草长莺飞,鸟语花香,正是踏青的好时候,各种游园会的地点也改在了郊外,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洛京郊外的景色还是很可以一观的。
许多书院也会有一些联合郊游类型的活动,书生才子翩翩行走在碧绿的草地上,远观山景,近看水色,又有各色轻纱做成的帐子分割成一片片女子活动的区域,衣着清爽的漂亮女子行走在帐中,朦朦胧胧的身影,嘻嘻咯咯的笑声,比那春日娇艳明媚的花更多了一分鲜活的动人。
“这个,就是踏青么?”
现代人的生活是快节奏的,所有人都这样说,不是没有人旅游,上个学的时候还能够春游秋游,不过那压力恁大,自己带吃的带玩儿的自给自足不说,还要注意观景的时候想一些漂亮的词汇,以便丰富回去之后的作文。
好容易学校组织一次看电影都要写观后感,上个博物馆都要写读后感,更不用说春游了,往个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里头一领,看吧,看完了回去别忘了写作文交作业!
于是,到了公园就开始寻觅好景色,看到石头上刻的字,甭管那是什么了,反正咱得抄下来待用,看到个雕像,下头的小字一定要记牢,回去写到作文上那也是丰富作文内涵的亮点。有名字的景区,先不看好看不好看,那简介怎么也要摘抄,保不定作文里就能够用到。
植物园也是一样,看到一棵树,找铭牌,学名,别名,原产地,形状颜色气味,都要一一记笔记。看到绿色植物的第一眼,就想到了作文上要怎样写。那才算是有经验的。动物园同上。
这种情况下,除非是到了游乐园,否则玩儿起来还要考虑作文的事情,谁能够真的欣赏景色啊,而且那种不和谐的白色固体垃圾什么的,水上漂浮的一层好似油腻一样的东西什么的,大家都知道的,看到的时候倒胃口已经不足以形容啊!
再有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再有… …也许是韶韵有些挑剔,反正她真的不觉得现代人所谓的踏青是一种游乐的好方式。凡是人到的地方。必有污染。各种各样“老鼠屎”就是坏不了你一锅汤,也要让你倒胃口吃不下去。
哪像现在,举目所见,有在亭子那里吟哦争论什么的书生。儒衫飘然,气宇轩昂,所谓风华正茂,不过如是。远远看去,只觉得年轻真好。蜿蜒的溪水边,缓缓流动的溪水正好合了那流觞曲水的味道,天然的水流配上浅浅的浮波而来的浅碧色荷碟,上头小巧玲珑的白瓷酒杯好像是那小巧的莲花生在了荷叶上。
半透不透的彩色帐子,有青色的。有粉色的,还有那种鲜嫩鲜嫩的浅黄色,风吹起的时候,轻飘飘的纱扬了一角,偶然露出里头少女的容颜来。那一抹浅笑恰在唇边吟吟,怎么看怎么和煦动人。
也有那胆子大的少女并不戴帏帽,也不专在帐中行走,辞了长辈随着兄弟出来,身边跟着丫鬟缓步而行,汇同一众书生或赏景,或作诗,或弹琴,又有少年自负文武双全,拿着明晃晃的剑来于花树下舞蹈,有相熟的亲为伴奏,三五成群,各得其乐。
书院的师长含笑看着,在主席上稳稳坐了,时不时提个什么出来考校一下,更有那擅山水人物的,白绢铺开,挥毫泼墨,酣畅淋漓的笔墨勾勒着众人欢宴的场景。一幅幅画卷一经画好便挂出来由人观赏。
“自然是了。”阿玉一身浅蓝的衣裳,耳边垂下两条辫子,头上的小包也是对称的,团团珠花攒着乌发拢起,耳上的坠子简单,脸上浅浅一层胭脂,健康的肤色充满了活力。
“咱们可没走错,前头道上不是还有拦路的说了吗?‘前面是端阳书院的踏青之所,不许乱闯。’”阿玉拿了帖子又看了一遍,她曾言不怎么识字,却也不知道上头的字认识几个,看完了点头道,“肯定没错的,他们不是看了帖子让咱们进来的吗?”
端阳书院是洛京比较出名的私人书院,出资人是一代大儒林麒,第一任的书院院长也是他,他才学好,却是官运不佳,前朝时候因为一桩冤案被罢官,心灰意冷之下决定教书育人,便办了端阳书院。
当时正是战乱时候,官府的太学名存实亡,人心浮躁,虽未必有多少人有心思读书,但这么一个书院的存在,无疑是凝聚了书生的力量。尤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也是这位振臂一呼,号召书生当为天下先,有不少自持武力不错的还因此投笔从戎,把热血抛洒在了战场上。
这位大儒也是最早拥护大梁的一位,虽没有明文上的嘉奖,但他一手承办的书院确实在洛京排上了名号,可以说除太学之外,第二的就是端阳书院了,事实上,很多人还更喜欢入端阳书院,而不是去太学死读书。
每年的踏青是端阳书院的一大特色,而端阳书院的踏青会引来许多家女眷的同往,也是一大特色,如今端阳书院的院长也是个思维灵活的,跟洛京后起的各家书院联合踏青,让各家书院的书生都能够得到一个交流的机会,一次两次之后,这踏青会便有了如今的规模,竟是把惠山给包圆了。
能来踏青的除了各家的女眷,也少不了各家的老爷,各家的公子,那些自恃才高的也可以递上名帖进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怎样的。当然,也有些人来踏青的原因并不是为了交流文采,而是为了窥视哪家的女眷好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也是人之常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