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2 / 2)

加入书签

文化入侵比军事入侵更可怕,因为它可以从思想层面控制一个族群乃至国家,从而达到对这个国家的实际控制。

欧洲现在刚刚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正处于思想蒙昧的时期,若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完成儒学的文化输出,彻底改变欧洲人的思想也不是毫无可能。

换句话说,谢慎利用的是一个空窗期,若是再往后欧洲人思想觉醒,再想完成儒学的文化输出就绝不可能了。

“嗯,知朕者先生也。其实朕也是这么想的。”

朱厚照道:“我大明的属国无一不尊奉儒家。这西夷岂能例外。”

谢慎心中有些无奈,朱厚照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他的意思啊。

不过这影响不大,只要他照着自己说的去做,一切就都好说。

谢慎又想起盛唐时的遣唐使来。

有唐一代,各国都纷纷派驻遣唐使来唐学习。

学习的方面涵盖政治制度、宗教、经济、文化、匠艺各个方面。在诸国之中尤以某扶桑国最甚。

可惜当时的唐朝虽然已经有了科举,但科举体制并没有像宋乃至明清时那么完备。

没有科举的儒学最多只是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方向,而不具备很强的文化输出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唐朝向扶桑国输出了那么多,最终还能让其保持独立性没有被同化。

假如当时唐朝已经有了完备的明清科举体制,那想必这些派出遣唐使学习的国家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真正变成唐朝属国。

好在现在也不晚嘛。

佛郎机人有意学习大明文化,便给他们看看儒学的精髓,如果能文化输出自然最好,如果不行对朱厚照对大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损失。

“便依照先生说的做。”

朱厚照搓了搓手掌道:“至于顾鼎臣的事情朕也想好了,准其出任礼部右侍郎,并让其入阁参与政务。”

皇帝陛下的思维跳跃性还真是强,谢慎愣了一愣才反应过来,天子已经在说另一件事了。

“陛下英明。顾鼎臣此次会试已经展现出了不俗的能力,臣相信其一定不会辜负陛下之恩。”

朱厚照这么说就意味着谢迁可能真的离致仕不远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谢老爷子的身体真的是一天不如一天。原本谢慎还打算让谢迁再干个几年,现在看来恐怕是不行了。

谢迁一旦致仕,谢慎将会递补为次辅,内阁也只有他和李东阳两个人,确实太少了一些,叫顾鼎臣入阁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只是叫他参与政务,而不授予大学士头衔嘛。

有没有大学士头衔可是有本质区别的。这是对阁臣的一种认可。往往只有入阁时间较长,较得圣心的阁臣才会被授予内阁大学士的名号。

顾鼎臣即便入阁那也是给李东阳谢慎打下手的,没有名号再正常不过。

“希望如此吧。”朱厚照长叹一声道:“老实说,朕还习惯了和谢次辅时不时吵个嘴,突然他要致仕,朕还真的有些不习惯。”

谢慎:“......”

他直是一脸黑线,皇帝陛下能不能有点追求啊。跟内阁次辅吵嘴竟然成了一项日常任务了?啊?

“陛下,老大人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

谢慎一脸无奈道:“他为大明奉献了一辈子,颐养天年也是应该的。”

“嗯,朕这次不会强留了。”

朱厚照实在不忍心看着病魔缠身的谢迁一次次的往宫里跑。虽然朱厚照赐给谢迁肩舆,那那玩意坐时间长了也不舒服啊。

谢迁也算是看着朱厚照长大的老人,眼下要离开朱厚照难免伤感。

对此谢慎还是有些欣慰的。朱厚照重感情,对于与他要好的臣子必施恩惠。

这一点作为君王来说十分难得,换个立场君王只有如此臣子才会为其卖命。

要是换了嘉靖或者万历那样生性凉薄的君王,臣子们都忙于内斗自保,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处理政务做实事?

御下有时候就是一件十分有学问的事情,单纯的靠玩弄权术收获的肯定只是离心离德。

“陛下准备授予唐状元何职?”谢慎不想再讨论这么悲伤的话题,故而拨转话头开始谈论唐大才子的授官事宜了。

谈起唐寅朱厚照面上总算有了喜色。

他咳嗽一声道:“他是状元,自然是授予翰林修撰了。这都有祖宗定制,又不是朕可随意而为的。”

稍顿了顿,朱厚照接道:“不过朕打算历练唐状元几年后叫他去鸿胪寺任职。”

“啊?”

谢慎不禁哑然失声。

开什么玩笑,翰林词臣结束翰林院任职后不都是去东宫镀金吗?即便去不了东宫也可以去六部嘛。六部好歹也是一线衙门,鸿胪寺算什么?撑死了就是二线,没什么上升前景啊。

唐寅要是听到这个消息,还不得气的吐血。

“先生以为不妥?”

朱厚照显然也不太自信,连谢慎都持怀疑态度的话,他确实有些拿不准主意了。

“臣只是觉得唐状元不适合鸿胪寺任职啊。鸿胪寺掌朝仪,而唐状元显然不是那种严肃的人,让唐状元去鸿胪寺恐怕不能人尽其用啊。”

其实谢慎把话说的已经很明白了,毕竟对面是天子还是要给他留些面子的。

“先生误会了。朕的意思是叫其兼着鸿胪少卿的职位,实际去会同馆主持事务。”

原来如此!

谢慎心中稍定,这么看来皇帝陛下还是很有用人水准的。

会同馆负责的是朝觐使臣的接待,说白点就是陪吃陪喝陪玩三陪嘛。

唐寅本就是放荡不羁的性子,虽然这些年给磨砺的差不多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也不可能完全改变。

朱厚照之所以用唐寅大概就是看重了他混不吝的劲头,毕竟唐寅是画春宫起家的,又跟妓女打成一片,三陪方面肯定点子多。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