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疑云(1 / 2)
如今这世道有学问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家学渊源的世家,另一种就是道行高深的方外之人。老道士在道门里尽管声名不显,却熟读经文,学问很高。玄魁跟了那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不差。《弟子规》讲不了,旁的却是一点问题没有。
又半月,卫玄总算将《弟子规》讲完了,剩下的《论语》却准备交给玄魁了。所谓“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释、道、儒三家在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玄魁虽属道门,讲起《论语》这儒门典籍来也没什么问题。
卫玄在南山村的存在感低了不少,之前各家各户送来的吃食虽未断绝,如今却是奔着玄魁而来。“小先生”的称呼还未摘下去,但卫玄感觉也快了。半月前杨村长曾找吴大爷聊了许久,也不知说了什么,只是第二日吴家老两口就搬回了村里。如此也好,空出来的茅草屋正好便宜了卫玄,收拾收拾就住了进去。
至于之前的那个院子,自然送给了玄魁。
李常三天前大婚,村中热闹非凡,流水席足足摆了一整天。玄魁被请去主持仪式,礼数极佳,和主人家坐在一起。到了卫玄这儿就差了很多,和吴家老两口坐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隔着一堵墙就是茅房。还好是在冬日,若是夏时是根本坐不得人的。
卫玄很清楚,吴家是受了自己的牵连,不然依着吴大爷那种身手和那般威望,便是坐不得主席,次席也是坐得的。对这吴大爷看得很开,不招人待见就不招人待见,自打搬回去就没怎么见卫玄,如此爷俩正好可以聊聊天。没人打扰,乐得清闲。相比之下,吴大娘就没那么容易接受了。平日里姐妹相称的妇人如今见了面只是冷冷打个招呼,吴大娘若有个好脸色,才叫怪了。好在,对卫玄的态度倒没有变化。毕竟在家里住了那么长时间,感情深了。
婚礼上李常满面风光,李家也是大大的露了脸。新媳妇是蓝田县城有名富户的女儿,嫁妆不少,姿色礼数在南山村这个小村里实属上乘。李家也不简单,这一整天流水席的花销都是李家出的。这可着实出乎村里人的意料。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连眼都不眨。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外如是。
入了冬,人就容易倦,卫玄如今不用教书,自然不必早起。日上三竿了,才衣衫不整的走出屋,一抬头正见着玄魁端着饭食,不由一乐。摆了摆手算打过招呼,缩了缩身子又回了屋。方才穿的少了,冷风一激扛不住,填两件衣服才好。
玄魁也跟着进了屋,还不忘将门关严。自己这便宜师叔的性子他可是知道,受不得热,也扛不住寒,娇贵得很。如今这天其实也不算冷,离三九还远着呢,就已经是这幅样子,真不知真冷的时候可怎么办。
冬日里有口热乎的就是福气,卫玄也不挑,有什么吃什么。玄魁现在的伙食可比他好多了,酒肉日日不绝。如今天寒地冻山中鸟兽是少了,却架不住有心的一天走上几里路凿开山中溪水的冰盖捉鱼回来。每天一大碗鱼汤下去,着实养人。玄魁下山这么些日子,眼瞅着胖了不少。卫玄自然也不例外,相比之下他更是鲜少活动,气色较夏秋时节不知好了多少。面色红润润的,只是不见胖罢了。
卫玄喝了一大碗鱼汤,鱼头吃了个干净,三两块白花花的豆腐眨眼功夫就进了肚。玄魁很识相的把酒温好,吃饱了刚好美滋滋的抱在手里抿上一口。也不下地,整个人披着被子缩做一团,开口问道:“怎么今天这么闲,还把酒温上了。哎,师兄让你跟我下山还真是对了,如今还要你这师侄来养我,倒真是苦了你了。”
“师叔言重了,您是长辈,这些许事对玄魁不算什么。”玄魁恭恭敬敬地回道。
“罢了罢了,我看我也别在你这儿打扰你了,等下收拾收拾上山得了。刚好师兄那道观现在没人照看,我去那儿呆着挺好。”卫玄身子向前靠了靠,说道。
“那怎么行!现下天气凉了,道观又冷清得很,熄火这么些日子,哪里还住的人?更何况现在山中也不安全,您一个人住那儿我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到时候我把大门一关,吃住都在院子里谁知道里面有人?再者师兄不老说让我修身养性嘛,到时我把酒观雪,意境多好。”玄魁闻言还待说些什么,却见卫玄态度坚决,只得作罢。就听卫玄接着说道:“你如今忙得很,我又身无长物,却不用送我了。等会儿我收拾收拾就进山,你不要误了下午课时才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