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 / 1)
虽然在庄子上住得很惬意,但到了春节前两天,贾琳还是要回贾府去了。不过,在离开之前,贾琳抽时间和自己几个好友见了一次。张淼和沈曰虽然不是京城人士,但为着来年的春闱,他们也不曾家去,就留在京城一租来的院子里过年。张淼是个书呆子,一心只钻在学问里,人情世故虽也知道一点,但到底不够通透,不过他待人很真诚,因着贾琳下半年几乎没有去过国子监,他果真就老老实实地做了各种笔记,厚厚的几大叠,贾琳一个人都还险些抱不住。贾琳自然投桃报李,也取了自己在扬州所做的文章——上面有林如海的点评指导——给张淼看。张淼捧着那几张文章,果然如获至宝。
张淼和沈曰虽然都是出自耕读之家,但张淼家里好歹还算是乡绅,沈曰家简直是一贫如洗了。沈曰家里还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姐姐已经出嫁了,大妹妹也定了亲事,小妹妹和弟弟的则是双胞胎,如今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全家一年的生活就指望着那一点田地出息。好在,沈曰本身不是那种过分清高孤傲的人,在和贾琳等人熟悉起来之后,也愿意接受他们的帮助。如今,沈曰的大姐姐和姐夫就在唐泽家的铺子里做事。也因为此,沈曰其实是几人中最老成的一个,张淼平日里的诸多事情还需要他的提点。
贾琳其实存了心思要把自己这几个好友连成一派,毕竟,即使他如今已经是七皇子一派,但是他仍需要有自己的势力。往远了说,等到七皇子真正登基了,朝堂中自然也是分了派系的,到时候,难道要贾琳去孤军奋战?显然不可能,最好就是,到了那时候,他如今这些同窗好友至少是一脉的。至少,如今夺嫡之事不能宣之于口,再加上,这事儿定然是有一定风险的,说真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贾琳也不是那么想要把自己的朋友们牵扯进来。
所以,无论是张淼,还是沈曰,贾琳都不曾向他们透露过七皇子的事情。再说,如今张淼和沈曰都还只是学子,他们身后也没有什么家族势力需要他们早早站队,对他们而言,明哲保身才是最应该做的。虽说富贵险中求,但是,命才是最重要的。而韩伊不一样,他们家虽然也不是贵勋,当年他爷爷也只是寒门出身,可到了现在,他们家也算是在朝中经营几十年了,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多多少少还是会或者主动或者被迫牵扯进各种势力往来的。
贾琳也没有明说,有些话是不能从他口中漏出去的。所以,贾琳仅仅在和韩伊聊天的时候,提到了唐高宗李治,提到了历史上皇上高寿则立幼子的典故。这话说得隐秘,但韩伊是个聪明人,自然能想明白其中的意思。如此皆大欢喜,贾琳没有暴露自己已经站在七皇子这边的事实,韩伊也若有所思。若是贾琳这番话到时候真能左右了韩伊——其实是韩伊的父亲——的决议,但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韩伊的父亲依然想要站在三皇子,或者四皇子这边,倒也没什么。毕竟,人各有各的选择,而且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七皇子的赢面的确不是很大。政治这种东西,单看你怎么去玩,每条路都是你自己选的,你不能为旁人负责,旁人也不能为你负责。
至于唐泽那里,贾琳并没有直接去找上他们。既然七皇子需要钱,又有了贾琳的企划案,七皇子自然会想办法找上唐门。贾琳再去找,反而是多此一举了。再说,唐泽虽然文采欠缺了些,头脑却是极好的,他又不像张淼和沈曰一样,有家里的负累在,因此接下去这一科的科举,他甚至都没打算参加。他能看透几分世事,家里的长辈自然也不差,完全不需要贾琳的提点。
回到贾府的第一天,贾琳照例要去给长辈们请安。因为时间不算太晚,走到王夫人院子里的时候,正赶上宝玉来请安的时候。本来嘛,小辈每天去给长辈请安都要赶早,这才显出你的孝心来,但是贾母怜惜宝玉年幼,想着要让他多睡一会儿,以至于每次都是长辈们起了身了,才等着宝玉来请安。等宝玉和贾母腻歪完,到了王夫人这里时,就更晚了一些。要贾琳说,如此教养小孩子,实在是娇宠太过了些,但架不住大家愿意。也好在,宝玉本身性子不错,如今一岁多不到两岁,一点都不熊,反而很会讨巧卖乖。
如今宝玉虽然不大,但身边已经有了好几个活泼俏丽的丫鬟,他又要奶娘抱着哄着,以至于整个屋子里都是脂粉味儿。贾琳走进去的时候,宝玉正穿得像个红球(似的,在屋子里颠儿颠儿地迈着脚。寻常孩子这个年纪走路已经很稳当了,事实上,宝玉走得也不错,但王夫人依然唯恐他摔着了,命人在一边严密地看着。一群人笑得开心,下人还连连说着宝玉的好坏,哄得王夫人更是心里舒畅。
听下人传话说琳少爷回来了,王夫人脸上的欢喜神色就立刻淡了一些。等贾琳走进来时,也只淡淡地和贾琳说上了几句场面话。结果,反而是宝玉对着贾琳这个生面孔觉得有趣,扑进王夫人怀里,又对着贾琳看了好一会儿,才咧开嘴,甜甜地一笑,喊了一声“哥哥”。宝玉学话的时候,众人都教他管贾珠叫哥哥,如今看到一个陌生的少年,他是聪明的,自然也这么叫了。
结果,宝玉这一声叫,屋子里立刻安静了。贾琳愣了一下,说起来,宝玉长到这么大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和宝玉近距离接触呢。不过,看样子,这个便宜弟弟比贾珠那个便宜哥哥要来得……可爱些?
王夫人脸上的神色僵了一下,她将宝玉圈在自己怀里,这一动,宝玉的脸就朝着她的怀里了,自然是看不到贾琳的。宝玉最开始还挣扎了一下。他有些不解,明明以前叫哥哥的时候,周围的人都会夸的,可现在不光没有人夸他,他还看不到哥哥了。王夫人以为宝玉不舒服,手上的劲儿稍微松了一些,但依旧没有让宝玉转过脸来。她就那么搂着宝玉,然后一脸戒备地看着贾琳。
见她这般,贾琳也仿佛没有听到宝玉刚才那一声哥哥,又见王夫人有些不耐烦了,自然再说了一会儿,就很有眼力劲地退下了。等走到外屋帘子处,小丫鬟正把帘子掀起来,里屋便传出了王夫人的声音:“哼,婢生子算哪门子的哥哥,咱宝玉只有珠儿一个哥哥……”这话说得有些大声,显然是故意说给贾琳听的。那打帘子的丫鬟年纪有些小,功夫还没有到家,她虽竭力忍住了,但脸上依然带出几抹幸灾乐祸来。要知道,这丫鬟虽然只是个三等,但到底是在王夫人屋子里伺候的,只要伶俐懂事,不愁没有出头的机会。而王夫人身边的一等丫鬟,虽然是仆人,可说起来还比贾琳这个庶子风光些,至少,宝玉对着大丫鬟们叫姐姐的时候,王夫人可没有一次会阻止的。
见贾琳止了步子,冷冷地朝自己看了一眼,打帘子的丫鬟这才有些慌张,连忙低下头去。贾琳却默不作声地走开了。原著中,元春是教导过宝玉识字的,也就是说,元春入宫会比现在更晚一些。但如今,元春却已经离开家了,这是不是意味着……贾府的人在心虚?
也不知道贾母怎么就看出贾琳的好来了,这次回府之后,她赏下了不少好东西来。每逢晚饭,贾母虽然没有叫贾琳去她的屋子里用饭,但总会赐下一两道菜来。那菜从贾母的院子里送到贾琳的院子里,即使保温的效果再好,也已经失了好滋味。更何况,仿佛是为了做出一种无声的对抗似的,贾母这边抬高了贾琳,王夫人那边就更需要周姨娘的服侍,早上洗漱的时候,周姨娘捧着盆子,晚上吃饭的时候,周姨娘站在门边打帘子——虽说,做姨娘的是该要服侍主母,但这也太过了一些。可偏偏,旁人就是不能说出她的不是来,毕竟这就是规矩,就是贾母,她都不好管着自己儿子房中姨娘的事情,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看到周姨娘疲累的样子,贾琳自然什么都吃不下了。所以,别说是贾琳,就是贾琳院子中和他亲近一些的丫鬟,都一点都没有将贾母的看重当成什么可炫耀的喜事,那些菜最终都只进了他院子里丫鬟们的肚子。
过了年,等到了正月里看大戏的时候,宝玉再看见坐在一边的贾琳,犹豫了一下,将小脑袋转过去了,到底还是没有再喊出一声哥哥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