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上)(2 / 2)

加入书签

根据初步的审讯结果,这些驾驶刷上英国皇家空军涂装的战斗机作战的“美国志愿航空人员”是在中英两国进行华盛顿和谈期间秘密前往英国本土的,而就在日澳战争爆前夕,他们离开英国本土,秘密前往埃及,在那里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并等待从美国国内运到的飞机,直到中国宣布恢复对英军事行动,这些美国飞行员才驾驶飞机飞往英国控制下的亚丁保护国,准备前往印度南部参加战斗,但是没等他们动身前往锡兰(斯里兰卡),中**方已动了“热风”行动,在马斯喀特实施了登6作战,在这种情况之下,英军最高司令部紧急改变部署方案,于是,这些美国飞行员就参加了马斯喀特反登6作战,并在激烈的空战中被击落,一些人阵亡,另一些人跳伞之后被中国6军部队俘虏。

根据这些美国俘虏的供词,目前已进入英国空军以“志愿航空人员”协助英军战斗的美国飞行员至少是数百人,他们基本上都是美国空军现役人员,但是在离开美国之前紧急退役,所以,他们现在的身份确实是平民,不是周道刚说的“美**人”。

这一事实非常重要,一方面,它表明美国政府已经决意采取“有效手段”挽救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颓势,另一方面,它也表明美国政府还没有直接插手中英战争的想法。

对此突*况,总参谋部内部出现了意见分歧,一些人认为应该适时收手,以免给美国借口参战,但是另一些人则认为不必担心美国政府的立场,在中英、日澳战争同时进行的情况之下,国际局势已变得非常复杂和微妙,美国政府不会看不到欧洲的紧张局势,只要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很快加入这场混战,那么美国政府的注意力也会随之转向欧洲大6,所以,越是在这种时候,就越是要沉住气,中东战场那边不仅不能停止推进,而且还非常有必要加大攻击力度,以显示中**方将英国势力完全驱逐出亚洲的决心。

这两种意见,赵北支持后一种,也就是说,他并不打算立即停止与英国的战争,只要英国政府不求和,那么中东的战事就将继续进行下去,直到中国装甲部队推进到两河流域,甚至是饮马地中海。

不过,赵北的这一构想在总参谋部的那班军事专家看来还是有些冒险的,按照他的这个进攻计划,中国6军部队必须横穿阿拉伯半岛的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一直冲到地中海岸边的巴勒斯坦地区,按照这种作战计划,中国6军的后勤补给线将拉得非常非常的长,只要这条后勤补给线遭到敌军攻击,前线的部队就会迅陷入恐慌之中。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根据总参谋部的计算,目前,中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已经接近极限,国内民用船舶中的百分之九十的大型船只已经被军事行动占用,在这种情况之下,已经不可能进一步实施动员了,除非中枢政府想让国内民怨沸腾,毕竟,民用物资和生活物资的运输也是需要船舶的,光靠铁路和公路是无法满足运输需要的。

另一方面,英国政府决心将战争进行下去,虽然英国海军在印度洋连吃两场大败仗,但是目前还有更多的英**舰和潜艇正在借道南非前往印度洋,它们的抵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些英国海军舰艇或许将采用海上破袭战的战术与中国进行较量,骚扰中**队的海上后勤补给线,而目前,中国前线部队的多数军需物资都是依靠海运,至于6地运输,目前只能依靠那两条从云南连接缅甸的公路,而且这两条公路还不能直接通向印度,中间的一段必须通过孟加拉湾用船舶转运,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前线部队后勤线的脆弱。

关于后勤线的脆弱性问题,也正是总参谋部中那些主张尽快结束战争的人所引用的一个重要论据,他们认为,依靠目前中国海军的实力,很难面面俱到的保证海上运输线的通畅,即使有盟国海军的协助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目前拥有较强海军实力而且可以提供协助的盟国只有一个兰芳,至于日本,则正陷于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的战争之中,不可能给予有力支援。

赵北不是没有考虑过请日本海军到印度洋来扫荡英国舰队,但是问题在于,日本政府想用海军力量与中国政府做一笔交易,日本政府想让中国加入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的这个轴心同盟,共同瓜分世界。

但是赵北仍然不同意加入轴心同盟,所以,日本海军的主力依旧在太平洋上晃悠,掩护日本6军登6澳大利亚,日本海军仅仅派了几艘潜艇跑到南非海域骚扰了一番,不过那几艘潜艇却被南非海军误认为是中国的潜艇,确实,两国的潜艇在外型上是非常相似的,实际上,日本最先进的潜艇就是中国帮助设计的,那也是一种拥有通气管的潜艇,水下航很快。

既然日本海军不想在印度洋上主动出击,那么赵北也只能依靠中国自己的海军力量,以及兰芳海军的那些小型舰艇了,为了协助兰芳海军进行反潜作战和海上反破交作战,赵北在年初已经正式签署了一份文件,用政府担保贷款的方式在国内的造船厂为兰芳海军建造五十艘最新式的驱逐舰,交给兰芳海军使用,不过,由于建造周期的缘故,这批驱逐舰最快也要等到年中之后才能全部交付使用,而在此之前,兰芳海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反潜作战和海上反破交作战还是要依靠中国海军和空军。

不过同时,赵北也在耐心的等待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他也相信,这一变化很快就会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