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 387(1 / 2)

加入书签

罗顾没有任何时候比这一刻感觉更加神智清明,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的父母不爱他, 或者更确切地说,没有他渴望地那样爱他。他对此感到空虚, 绝望,痛苦,所以更加渴望摄像机下那炽热的聚焦, 渴望被爱, 被认可,被接受,渴望粉丝们一句又一句的“我喜欢你”。

汲取着他人的赞扬而勉力生存, 这种心态是否病态, 是否扭曲?罗顾以前并没有思考过这么多, 他只是本能地以这种方式获取着可以供与生存的能量。

但是在汲取这些能量滋养自身的过程之中,他也是有所领悟的。这个年纪的孩子, 说不上特别精深的演技, 但是就算在比较低的层次上,演得好和演得差还是有区别的。对于外貌或者人设的赞扬太过浅薄, 来得快,消失得也快, 所以罗顾很多时候,更想演出一个更加出彩也更加经典的角色——那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甚至很多年念念不忘的角色。

事实上这目前还不是他能接触到的层次, 成人的角色不够格, 孩子的话就更加可遇而不可求。即使如此, 他还是尽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认真琢磨人物,希望把角色演得让人印象深刻。

罗顾心思内向而敏感,虽然还不到有明确人生理想的年龄,但潜意识里,他已经有一种艺术家的自觉,想要创造流芳百世的角色。

虽然对此时的他来说,这个念想只是发了一个芽,既不够坚定,也不够明确。

但也足以让他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不可避免地迟疑和动摇那么一瞬间。

有时候人生的转弯就是那么一瞬间的犹豫而已。

他想活下去,想要别人都知道自己的名字,赞同和认可这个名字。如果就这样死了,或者放弃了,像这样的愿望就再也不可能实现了。所以哪怕只为了这一个念想,罗顾也看似迟疑不定,其实却义无反顾地做出了这个选择。

殷怜看到他的眼神,回答时话尾却是不由自主地带出了一点上挑的语调:“好的~~”

她喜欢看人振作起来。

接下来殷怜从孩子们那里收到的答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选择放弃的人。最后所有受害者,包括父母知情和不知情的合起来,一共走了三个孩子。

事实上这个数字已经比殷怜预想中少太多了,她本来预期会有更多。

这三个孩子里,有两个是自己怕了,剩下的那一个,则是在父母的劝说下决定放弃。他们对于殷怜的承诺缺乏信心,或者觉得承受不起错信的后果,对于这一点殷怜也可以理解,毕竟之前已经遭遇了相应的教训。

原本不知情的另一个孩子的父母也不赞同孩子继续演戏,但是女孩子一副很想继续的样子,所以最后父母在殷怜的承诺下,还是决定继续试试,不过这次女孩的母亲要求可以全程陪同。

殷怜说道:“如果您可以尽量不要心疼训练辛苦,这个要求可以满足。”

女孩的母亲说道:“她从小就倔强。她不怕辛苦,我就算心疼也会忍着,就怕她什么也不跟我说。殷小姐,我不是不信任你,我是——”

“您就是担心我会有顾虑不到的地方,您的顾虑很有道理,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女孩的母亲面露感激。

殷怜也知道同意她的要求很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到目前为止,在大家看来,都觉得她想要继续培养这些童星只是纯粹地在做慈善,毕竟谁也不知道殷怜的底牌。这种情况下,还答应孩子父母的这种要求,无疑是在给自己身上加担子。

其他人是很不赞同的。

毕竟现在这么麻烦的情况下,识不识趣会不会得寸进尺完全看各自的自觉,而大部分时候,这世界上都是不讲理,容易感情用事的人多,恩怨分明的人难得。

不过殷怜还是同意了,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殷怜能理解他们的顾虑,但她很理性地认为,问题没有发生之前,就默认它会发生是不合理的。为了避免可能的问题而直接放弃某个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怯懦,相当于拒绝了未来的各种可能性。

三个孩子选择了离开,最后剩下八个孩子。这个时候,殷淮也帮她搞到了彼得潘的一些相关资料,让她知道了之前和彼得潘解约或者被冷藏的孩子们的名字和家长的资料。

她让人尝试联系了这些孩子的父母,在一番艰难的沟通之后,对方答应了见面和合作。

遭遇了这样的事情,父母对于彼得潘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但是出于保护孩子的想法,部分父母会选择沉默。当然,其中也有现实的压力——毕竟有些代价他们承担不起,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殷怜对这种情况没有鄙视,不如说,能够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并且保护了孩子,他们已经很尽职了。普通人能力有限,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悍不畏死,勇抗强权。

经过商议,对方也和殷怜这边的代理者沟通了一下想法。他们愿意配合举证,但是不希望家人的信息或者发生过的事情被媒体公开。

这种的就是真的已经放弃了星途了。人家既然做出了选择,殷怜也给予了尊重,并没有进行多余的劝服,只谢过了他们提供证据。

接下来的证据收集涉及了多个方面。孩子们的通讯软件里面本来有不少情报证据,但是此时都已经被清理和注销了。不过这不是什么问题,殷怜直接让委托律师通过警方的帮助去软件公司进行交涉,很容易就直接恢复了账号,并且直接连同证据公证一起做了。

而人证是比较麻烦的部分。彼得潘内部人员的收买和说服殷怜也让人去执行了,但是成果如何难以预料,所以殷怜另一方面,则开始通过孩子们提供的信息,让人进行第三方取证。

钟却文手下培养出来的人果然非常能干,基本上是根据孩子们提供的些微信息,进行了地毯式的取证。有些东西由于时间已久,基本上无法通过一些公共设施的监视视频来寻找证据,因为现在这类电子仪器的录像留存时间按照标准是十五天。

不过监控镜头这种东西现在算是相当常见了,很多私人店铺也会装设。大店铺还会定时清理记录,但是有些小店铺却根本都是等到硬盘被装满了才会进行清理,管理相当不严谨。

殷怜让人找的就是像这样的漏网之鱼。

她把这些工作安排妥当了之后,网上的风向也没有放松。彼得潘怂恿孩子父母起诉殷怜之后不久,很快有自称是记者的人发布了一篇报道,报道上惟妙惟肖地描述了一下某个童星在当天跟父母之间的争执。

这争执正好是领头起诉的人和其孩子之间的对话。

对方立刻十分恼怒,斥责狗仔侵犯隐私。但是随后媒体就对于对方的斥责进行了反驳,然后就“隐私”的定义对对方进行了一连串辛辣的嘲讽,最后以“隐私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违法作恶者的遮羞布”结束了文章。

这个记者却仿佛跟对方杠上了,很快开始揭露对方的其它“隐私”,其中包括对童星本人缺乏关心,好赌,从彼得潘那里长期获得大量女儿的“卖身钱”,甚至直接曝出了一个六位数的大概金额。

这个金额还真的就跟男人拿到手的钱数相近,吓得他立刻不敢说话了,立马跑去找彼得潘的负责人求助。

当然,报道里不止这些,报道里还暴露了童星本人至今的大概收益,这些收益之中她拿到的实际报酬,彼得潘拿走的分成,以及孩子在工作期间被要求参与的“私人饭局”的频率。

差不多已经是直接明着怒斥彼得潘是控制雏妓的窑子了!

这些数字自然不是从孩子口中可以问出来的。殷怜私下里还是借助了一些殷淮的力量,通过调查彼得潘的一些合作对象方面的账目,大致整理出了实际的数据。

殷淮还不止带来了这些情报。他给殷怜理出了一张名单,里面全是涉事的大佬,每个人的身份,目前的职位,生活作风和可能的黑点都给叙述并分析了一遍。

他也不避讳两个儿子,似乎也想要趁机传授他们一些政治斗争的技巧,直接跟殷怜说道:“我推荐你在这几人之中选择一个进行揭发。这都是平时行为作风比较受到诟病,黑点也比较多的几位。最重要的是,我这边有情报,这两位都有很严重的贪污受贿行为,这一位则是变相通过亲属参股部门下属公司,以此累积了大量的资产,一查就是一个准。”

殷怜说道:“贪污这么严重,以前为什么不处理?”

殷淮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一般来说,贪这种事情,也是从小贪开始,慢慢变成大贪的。小怜,理想化地来说,国家当然都喜欢清官,恨不得人人都是青天大老爷。但连你爸我呢,都不想被困在体制里,完全吃那点公粮过活,所以跑出来办了合资企业。其它有能力的人,自然也不会满足于跟能力不匹配的待遇。”

“但这就有个问题,国企和私企有个很重要的区别,你知道是什么吗?”

殷怜说道:“资历,关系。”

殷淮听她如此精准的回答,倒也不觉得意外,只是欣慰地笑了笑,说道:“虽然这两个词不能概括全部,但是基本上是核心了。私企的运营模式比较高效,但是缺乏规矩,容易被老板或者股东的私人喜好主导。国企的运行更讲求稳定,但是人浮于事,两者都有很大的弊病。但前者是私营老板自己能够控制的,后者却是掌权者也难以轻松改革的。”

“真正能在这种环境上升官发财的人,一般都不是无能的人。但是有能力的人也更有野心,如果他们不选择像你爸一样另辟蹊径,那么也难免会给自己捞点好处。就算你换一个人上来,也不一定能比他能干,清廉。”

“有时候,不是国家不想吏治清明,是真的就没那么清廉的人才可以用。人都是有私心的,也就只能从现有的人手里择优任用而已。所以小贪能忍,等到忍无可忍,就好净一波队伍了。”

殷怜想了想,说道:“如果高薪养廉呢?或者改进一下制度,让有才干的人能更容易得到跟他的能力相符合的报酬?”

殷淮说道:“这就要看未来的制度怎么演变了。说到底,很多时候,思想观念和制度才是一切……如果我们做不到,那就请你们这群接班人到时候继续努力了。”

殷怜想了想,慎重其事地回答道:“我会努力的。”

殷淮意外抬眉。

之后殷怜拿到了名单,名单里其实还夹杂着照片,是她主动要求的。她把照片独自分离出来,然后带去给了孩子们,让他们一一进行辨认。

辨认的成果是显著的,之前父母跳得很欢,被殷怜拉着做了个典例的女孩,正好跟殷淮推荐的某个对象有过接触。

殷怜就针对性地理出了与之相关的证据,证据数量不多,但是拿来搞事足够了。于是她很快联系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手,补充上了这方面的消息。

不过为了能够让这些消息不那么集中,对方使用了另外的身份和账号,使用另外一个媒体渠道,对于这件事进行了揭发。

这次的揭发之中,主要曝光了彼得潘与这位当事人的联系,以及对方与彼得潘旗下童星的“异常”接触,另外还有对方对于彼得潘这些年来的关照。

不是每一条都有切实的证据,但是却有各种各样的蛛丝马迹。因为殷怜放出的都是真实的消息,就算有些消息不是那么确定,也不会偏离太多,所以不知道的人也就算了,只能从过往的新闻或者公开情报里得到少量看上去符合爆料的情报。

反而是与当事人关系越亲密,接触得越多的人,越容易察觉这些“爆料”的巧合性,进而把它当成某种证据。

加上殷怜少量地安排了一些水军号在那里煽风点火,鼓动情绪,很快就有野生的“爆料人员”出现,开始以知情人的身份提供情报了。

这些情报很多半真半假,但是一定要说的话,里面确实有不少有证可查的真实情报。殷怜让爆料的营销号把这些有石锤的情报都转发或者回复了一下,令其暴露在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之内。

这无疑是非常有效的。

当天下午四点半左右,有专门的调查组联系到殷淮,找上门来和殷怜见了一面。对方跟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谈话和取证,并与负责人交换了电话号码。五点多,彼得潘受到查抄,殷怜拿到了跟孩子们相关的所有文件副本,以及合同的正本。次日彼得潘受到正式文件,勒令解散,同时中层涉事人员受到审问,一部分被收押。

早上十点左右,清算组入驻彼得潘,同时被殷怜举报的九位父母都受到缉捕。

……整件事的效率高到殷怜以为自己按了快进。

彼得潘的变故引来了很多人的热议。殷怜在征求过同意之后,以余下受害者以及少数几位家长的名义,让律师对彼得潘进行了起诉。

这个起诉并没有主动通知媒体进行曝光,但也还是难以避免地透露了出去。不过由于殷怜采取了保密的行动方案,具体的案件细节并没有公布出去,所以也无从知道殷怜起诉的具体内容。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殷怜是不可能通过代理人获取到监护权的,但是这个案件里面,她对于剩下七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把每一个人的档案都分析得十分深入。她以彼得潘的事件作为例证,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证据,对法院提出了撤销孩子监护权的申请。

而以孤儿院的名义,在法律规定下,他们是有权对于有“性侵害或者出卖孩子”的行为的父母提出此类申请的。

但是判决并没有马上下来,毕竟殷怜一次起诉的人数过多,而孤儿院的建立又过于仓促。

然后就在这个时候,网络上开始流传一些视频。这些视频里虽然主角都打了马赛克,但是关注这件事的人很容易就能发现这些视频跟彼得潘事件有关……或者确切地说,视频上传者很恶意地上传了之前活跃在网上的童星父母的相关视频。

法院的判决很快就下来了。

接下来,殷怜可以说是相当忙碌。虽然打下手的人不少,但是专门作出系统性的安排就花费了不少时间,几乎连课间都在关注事情的发展——住所,学业,课程,是针对孩子们的,而方案,资金,人员,则是针对孤儿院本身的。

这个过程花费了殷怜不少钱。

不过好在有季湘君帮忙,这方面的事物殷怜没走什么弯路。为了能够省时间,殷怜花费了不少钱,不过对于现在的她来说也是九牛一毛。殷家夫妇都知道她现在算个小富婆,倒是没有在这方面有过多干涉。

就如同季湘君所建议的,殷怜并没有直接对孩子们或者孤儿院进行捐助,而是专门设立了两个基金——一个针对“受父母侵害的未成年受害人”,另一个则是“少儿艺术家培养基金”。为了可以进一步减少可能出现的争议,后者就连捐助都是以课程或者勤工俭学的机会来进行捐助的——基金刚建立,而且本身的性质有点特殊,目前也缺乏足够完善的机制,殷怜只能暂时这样处理,等以后再慢慢完善。

孩子们表示随时可以接工作,殷怜却没有打算给他们直接接工作。她思考之后,决定先让他们一边上与演技和台词相关的课一边去剧院那边“勤工俭学”,自己却趁着有空回了一趟黑怀朱所在的夏国。

到了夏国的公寓之后,她上网开始搜索剧本,最后收藏了两百多个剧本才姑且罢休。这些剧本基本上都是以儿童戏剧为主,但都是非常经典的名剧。很多剧本殷怜只是扫了几眼开头,就觉得非常有趣,随手便收了下来。结果这么一收就收了两百多本——不是剧本没了,纯粹是殷怜觉得这数量够她用一百年了。

放弃了继续收藏之后,殷怜随手选了两个看上去有趣的剧本读了一遍,顿时觉得十分感触。这些儿童剧本,如果放在地球的话,恐怕每一本都有成为经典作品的潜质。

殷怜只看了两本,但是根据评分,她并不怀疑剩下的两百多本的质量。而这种等级的剧本,还是儿童剧本,在夏国却能多到她收不动……可见两个世界的文学和艺术发展确实有着极大的差距。

时间有限,殷怜虽然对剩下的剧本都还非常有兴趣,但是也只是把它们随手购买和下载了,而只是把已经阅读过的两个剧本打印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