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到山东了(1 / 2)
日本算是陷入了开战以来最大的危机中,两万余人,被虚虚困在宁海州,一万多人困守荣成,若在现代,这其实很容易破解,第二、第六师团可以合力打穿陈道和章高元的防御,这个防御本就不牢实,随后不管南下增援,还是四处乱窜,都会给破虏军带来巨大的麻烦。
或者大山岩趁着武香此刻漫长的补给线,一边寻求国内增援,一边拼命消耗朱雀,武香也是顶不住的。
可惜这不是现代,佐久间佐马太和野崎贞澄都不知道外面的情况,他们怎会贸然离开宁海州,或许他们还猜测着什么,而大山岩就算知道武香的情况,他也没力量消耗,从国内运援兵过来,可不比破虏军从济南跨越漫长路程快!
加之宁海州那边已经是孤军被困,没有援兵,没有确凿的把握,大山岩已经不敢冒任何险,他除了等待,别无他法。
相比之下,孙万林就从容得多了,杨寿山危机解除,文登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必要时可以放弃,包括宁海州,也是如此,毕竟破虏军出兵的最大目的已经达到,能灭了日本人最好,不行也没关系,眼下更需要注意的,是清兵趁火打劫的事情,尤其宋庆,孙万林不得不防。
好在宣传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孙万林不但可以向烟台发送消息,也能轻易的从烟台获取消息,宋庆毅军只要一动,不出半天,他就能知道。
而宋庆也决定抗旨,当然,抗的是密旨,他有理由搪塞,比如破虏军有重兵窥探烟台,比如物资粮草不足,反正这不是太好核查的,除非朝廷明确下旨,且有新的兵马和物资过来,否则他是不会动的。
做出这样的决定,宋庆也是无可奈何,前几日,那致远舰来烟台绕了圈,名义上市感谢他,实际上宋庆清楚,邓世昌是要告诉世人,破虏军真救了北洋水师!
这种情况下,宋庆知道,他若出兵,不是被骂死,就是背锅被砍头,抗旨也是死,横算竖算,不动为妙!
从威海卫到旅顺,不过两天路程,丁汝昌没法阻止邓世昌去烟台溜达一圈,在他看来,邓世昌谋反也就差一点点火星了,如今只有稳住他,禀报中堂大人,听候发落。
何况丁汝昌还得考虑自己的事情,突围出来,是功劳,可上当损失镇远,也是很大过错,功过能否相抵?毕竟那位老佛爷,还有意图发奋的皇上,都不是好相与的,这次涉及大清颜面,他们翻起脸来什么都不认!
丁汝昌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破虏军救了北洋水师这种事情,在慈禧眼中,那是大清国被打脸,打得噼里啪啦的,又清脆又痛,只是她非常有心计,知道这个时候不可拿问任何人,也正因为如此,她及时压住了光绪要惩处水师的旨意,告诉他,刘奇才是祸害,想法除去才是当务之急。
要想除去刘奇,开战是个法子,刘奇现在虚弱得很,直隶虽说兵力有些不足,可江南还有兵马!
裱糊匠虽说知道此刻开战要承担被骂的风险,只是刘奇这一次真的动摇了大清江山,不能让他缓过劲来!经过几番商议,李鸿章建议内外兼顾。
所谓内,就是打,当然,不能直接来,可先从苏长水身上做文章,不管日本人透露的苏长水意图取代刘奇是否为真,既然他有上书归降大清,可封他为山东提督,攻打刘奇,若不听令,便可令江南大军进剿之,解决这一头,南北夹击刘贼就有了可能。
所谓外,就是利用刘奇和日本再次开战,想法子和日本人和解,让日本人和刘贼死战,或许会付出些代价,不过和大清江山相比,是值得的。
至于水师一事,李鸿章也建议先放放,等平定了刘奇,什么都好办。
计谋都是好计谋,可惜李鸿章忽略了何涴婧说的那句话,天下不是光绪的天下,是全天下人的天下!保大清不保中国,宁予外人,不予家奴想法将彻底把大清国推入坟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谭嗣同看着车窗外,感叹道,这一路过来,越走越荒凉,连田地里庄稼都荒废了,尤其是进入大名府地界,一行人避开官道之后,更是如此。
李闰有同感,她没想到大名府并不是交战区,却也显得如此萧条,也不知恶战后的山东西部,会是什么样?
王五和手下很警惕的注视着四周,战乱后盗匪猖獗,虽说这一路下来,还未遇到,他可不敢大意,好在这一趟也没运送什么,只是一辆普通马车,不会引起盗匪的太多关注。
这么走了三四日,过了黄河,手下告诉王五,应该进入泰安府地界,他让马车停下来,问谭嗣同,如何走。
“五哥,得先去东平州……”
王五蹙眉,想了会说道:“不若还是避开大路,前往泰安,以免节外生枝。”
谭嗣同闻言笑了笑:“五哥,这地方和别处有些不同,小弟就是不想节外生枝,才要去东平州,先办了文书,若真避开大路前去,你我不但要风餐露宿,恐还要遭诸多盘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