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三章 狱内狱外(1 / 2)

加入书签

“耿浩兄的事情,听尹哥说了,我敬佩你们,这个忙,我肯定帮!”在咖啡馆,对面坐着的宋哲大口吸着烟,被自己吐出来的眼圈熏得愁眉苦脸,却一副信誓旦旦愿上刀山下火海的表情。

他的脖子短而粗,头圆,乍一看,像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22。

“有劳宋哥了。”我感激地握着他的手。

“别说那些客气话!尹哥的事,就是我的事。一周后,我让团队开始运作,这是好人好事,不比那些明星戏子的炒作,我愿意做!”

互联网信息时代,一件事或一个人,甚至不是人,都可以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每时每刻,铺天盖地的信息从四面八方向人们汹涌而来,无数垃圾沦为生活的边角料或茶前饭后一笑而过的谈资。

当然,所谓的梦想也夹杂在明星八卦、的缝隙中。

化缘的叫众筹,放高利贷叫资本运作,算命的叫分析师,八卦小报叫自媒体,统计叫大数据分析,总之,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

人们的自由生活,只是自欺欺人的错觉,信息传播被看不见的手所操控着。

真相被交易、埋没,义愤填膺的民众在扑朔迷离的信息面前发疯、愤怒、叫嚣、对骂,尽管在操控信息的人眼中,他们只是一颗颗微不足道的棋子而已。

互联网塑造了我们的生活,也异化了我们的生活。

宋哲说,这是互联网的双刃剑。

他是国内最大的网媒之一易网的主编,策划了无数个网络燃爆点,有的是为底层弱势代言,有的是为某品牌推销,有的是为明星或外围女炒作。

当初宋哲初来时,找不到工作,坐在街边前胸贴后背,快饿死了。

尹德基当时正在他叔叔的川菜馆干活,把他捡回去,给了他一顿饱饭吃。

临别时,还给了他一千块钱。

这是宋哲的第一桶金。

宋哲发誓要干番事业,以后回来报答尹德基。

后来,尹德基干的事业比他大太多,报答一事,需要从长计议。

这一次耿浩出事,宋哲被尹德基叫来,自诩有了用武之地。

一个月后,耿浩贩毒捐款门在网上被刷屏,有人同情,有人唏嘘,有人叫骂**分子。

还有人写信给法院,要求轻判。

随着事件的发酵,新言论派记者调查了木弄村小学的善款被截流的问题,其他媒体持续跟进,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越来越明晰,涉及到个别官员贪污挪用善款。

当地纪检部门在压力之下,宣布介入调查,不久之后,5名涉贪官员被处理,修建学校的资金重新落实,新学校破土动工。

审判时,周明德校长出面作证人,向法院出示耿浩的捐款证据和全校师生的情愿。

赵律师颇有经验,他一面捍卫法律的神圣性和秩序性,一面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法理与人性的博弈。

他措词不温不火,讲话有理有据,极富逻辑性,让人既感受不到那种道德上的咄咄逼人,又不得不为耿浩那片痴心和真心而感动。

一个优秀律师,对法律与人情的合理拿捏,对度的精准把握,让张兵在法庭上啧啧称赞。

在公众的关注下,案件终于要宣判了。

那天,特别冷,太阳高悬,却没有一丝温度,冰冻入骨的冷风割脸,将多日的雾霾吹散,空气异常透彻。路上结着冰棱子,走上去摇摇晃晃,如履薄冰。

法院外面,聚集了不少民众和媒体,有人举着“轻判”的牌子,喊着:“严惩贪污,轻判耿浩!”

法庭内,被告席的耿浩没有戴手铐、没有穿囚服,甚至他的长头发都还留着。

赵律师告诉我,这是司法的进步,定罪之前,被告人只是无辜的嫌疑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