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数罟不入洿池(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天色就有些不好,雾沉沉的,空气中飘荡着秋天的凉意。八一? 中? 文 网

看看天,若是往年可要愁坏了。

一旦秋雨落下,没个三五天根本停不下来,秋雨如情人间的思慕,最是恼人之处就是连绵不绝。

到时候豆子闷在地里,想要从豆荚中打出来就又要等一段时间晒干才行,可谁知道过几天会不会下雪?

昨儿已经收完豆子的二十多家此时心中少了一份担忧,心情轻松了许多,早晨不少人家多煮了几个鸡蛋吃,也算是个庆祝。

七点多的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场院里聚了四十多个人,二十多辆牛车马车,哞哞地叫着。

“洋子,今儿到底是去干啥?”

“抓蛤蟆。”

不少人原本对于洋说的事挺好奇的,以为于洋真的想出了什么赚钱的好办法。

可一听是这个结果,心里却有些失望。

山里的蛤蟆是林蛙,又叫雪蛤,长得不大。一到夏天涨水的时候,在河边整夜整夜吵的人睡不着。

秋天正是林蛙最肥的时候,身上积攒了一夏天的油脂,等待着度过冰江省寒冷的冬天。

交配后的雌林蛙,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油脂——实际上是雌蛙的输卵管,听起来很恶心的东西,却配上一个好听的名字,雪蛤油。

雪蛤油是昂贵的滋补品,尤其是在欧美市场上极受欢迎,价格在两千美金左右。

此时夏天刚过,林蛙交配完毕,纷纷从山上返回自己的出生地越冬,天干物燥的时候当然不会行动,只有等到雨天阴天的时候才会成群结队爬回河边。

往年秋天的时候,遇到阴雨天没法干活,村民们也三五成群地在晚上拿着手电在路上捉林蛙。

雄蛙不值钱,可是吃一顿也不错。雌蛙则被卖出去,最昂贵的时候是论只的。虽然二道贩子转手抽出雪蛤油就能换美金,但村民们一没这个本事,二没这个时间,再说一只将近十块钱的价格也算是不错了。

虽说昂贵,可这东西实在难抓,需要冒着冰凉的秋雨在路上瞪大眼睛寻找,想要赚大钱可不容易。

村民们只当于洋异想天开,可如今地也收完了,昨儿又受了于洋莫大的好处,今天也只好陪着这孩子胡闹就是了。

于洋看了眼村里人的脸色,就知道只怕对自己并没有太大信心,他也没说破,叫了几个人将前天买的塑料布搬出来。

一卷卷地农用塑料布被搬到了牛车上,村里人更加奇怪,不是去抓蛤蟆吗?怎么还用上塑料布了?这玩意不是扣大棚用的吗?

“洋子,你这到底是要干啥呢?”

“不是说了吗?抓蛤蟆!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那啥,留下几个人在家看着,万一支书来直接拉咱们的黄豆,咱们也好有个准备。”

他倒不是危言耸听,村里那几个人不是干不出这样的事。因为提留款不交,直接进屋牵牛、抱电视的事常有,甚至直接把门砸开搬粮食的事也不少见。

于洋找了几个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从棚子里拿出一堆钢管道:“真要是出了事,你们守好了,然后骑马去叫我们。”

二十七八,正是不怕天不怕地的时候,摸着钢管笑道:“不能够,咱们都已经撕破脸了,真要是明着来,我们几个在这,谁也拿不走。”

“只是你们真要是抓了不少蛤蟆,可得有我们一份啊,是吧洋子?”

这几个人随口一说,这天就算去抓又能抓多少?

本就是开个玩笑,于洋却道:“那是自然,分工不同嘛。要不以后大家只去干挣钱的事了,不挣钱的事都不干了,那还行?你们放心吧。”

嘻哈了一阵,留下了七个人在家看着,其余人的人赶着牛车马车,带着上百捆的塑料布朝着河边逶迤而去。

远处的原野里,响起了收割机的声响,这么早就开始收割了,想必陈娥在那边也是弄得井井有条,几个人夸了一嘴。

等到了河边,众人从车上跳下,于洋喊过老爹,冲着众人道:“大家伙儿一会看着点,赶我这样弄。”

人群围过来,于洋和于永贵打开捆好的塑料布,用油锯分成两尺宽一份。

“这是要干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