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孤王老了(1 / 2)

加入书签

“烧吧,烧吧。一切都烧光烧净!…………,哈哈哈,哈哈哈,烧他个干干净净……”

在新年的钟声响起的五日后,经过一天两夜的激战,潼关被洛阳方面的复汉军给夺下了。第二师师帅高平山亲自督战,而负责守卫潼关的中国人在复汉军狂暴的轰炸下,显得十分悲剧。

潼关作为关中和中原的军事重地,满清早早的就在这里设立了满城,平日里有副都统镇守,现在大军崩坏,已经给永瑢提拔为都统的托哈奇一把火烧光了潼关全部的粮秣物质继续,又一把火点亮了整个副都统衙门。

潼关满城的旗民早就跑到西安去了。就像之前太原满城的旗民一样。满清的满城最被人熟知的虽是几处省城满城,但是在很多军事重地也是有满城设立的,比如潼关和太原,还有银川。只是这些地方的八旗兵镇守够不到驻防将军级,多是副都统。

伴随着教导师在甘肃东南部占领区的逐渐扩大,而教导师于陕西境内也夺占了宝鸡、凤翔等地,永瑢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西安】后背的威胁,如果教导师和洛阳的第二师主力合兵夹击西安城,他这小身板可是坚持不住。所以永珹在年前就已经策划着兵民物质往西北转移了。跟高彦明在库伦谈崩的波将金也真的穿过来了。

永瑢倒是很想把兵和旗民都撤到东北去,但哪里有路走啊。永瑢现在只能往西边去,还好算上潼关和太原撤回来的旗民,还有西安满城的旗民,人数已然有了三万人。再加上银川和新疆的驻防八旗,不算旗兵,只旗民也有四万人了。如此还能征调出一万左右的男丁,配合着西北的旗兵,那永瑢手下握着两万多旗兵。有这个基本盘,他就至少能掌控着一支五六万人的军队,这差不多已经囊括了甘陕大半的正规清军了。只要不跟复汉军主力硬来,就一路杀到新疆,那里的hh和蒙古人也不敢唧唧一声。

高平山也是收到了暗营的密报,在十月里就向陈鸣打了进攻陕西的报告。永瑢要跑,即使对陕西的全面攻占不在原先的策略中,高平山觉得也有必要立刻攻打了。

但给陈鸣摁了下来。

——永瑢要跑他就跑,从陕西往甘肃,从甘肃去新疆,最好把当地不安分的绿绿们都挑动起来,好让复汉军一次性扫个干净。

陈鸣都能放永珹去摆弄朝鲜,就也能放纵永瑢去挑逗西北不敢分的人群。

要知道,现在的甘肃可是相当凌乱的,各地的hh都聚集了起来,汉人也纷纷组建起了民勇,满清在甘肃的控制力直线下降,很多地方只能掌控一座城池,出了城就是另外一幅天下。

也亏的是hh中的新绿和老绿十分不对付,当地的汉人因为复汉军和之前的元顿教又老早就组织起了民勇,甘肃也有团练大臣存在,在武力值上不仅不比hh们弱,甚至还要更压过一头。否则都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提前爆发的同治h乱了。

而分裂的汉人民勇团练武装,分裂的hh教团武装,彼此间又相互的敌对、不信任乃至仇视,给了甘肃的满清官府统筹全局的最大依仗。在教导旅一部分兵力给陷在了陕西、汉中的时候,甘肃清军才保住了自己在甘肃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让复汉军始终困于兵力的短缺,只能活跃在甘肃的东南部分,而无法直接威胁到兰州。

高平山直到年前才收到了陈鸣的指令,然后在大年初四对潼关中国人开始炮击和火龙弹轰炸,在初五的晚上彻底击溃了占据着绝对地利的守关中国人。

山西的复汉军也开始对着陕西发起了进攻。

这直接标志着复汉军对西北的进攻战拉开了总序幕。南京城里一片欢呼,以复汉军现在的实力,还有西北中国人的战斗力,谁胜谁负简直没有任何的质疑。

随军的战地记者将一篇篇文稿源源不断的送到各省各地方,整个正月,朝野上下亿万双眼睛都在盯着战争的进展。正月二十六日,复汉军夺下了西安城。

这一消息只隔了一天时间就出现在了《中原日报》的头版上了,但是那一天整个南京城突然沉寂了下来。

“南来北往走西东,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沓沓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大藏经》中空是色,《般若经》中色是空。

朝走西来暮走东,人生恰是采花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

夜深听得三更鼓,翻身不觉五更中。

从头仔细思量看,便是南柯一梦中。”

寝宫里,陈汉的高层重臣还有七公、九公、老舅爷这些宿老,全部汇聚在一堂。

高高坐在上首的陈惠脸色看不到一丝儿的红晕,但总算不再透着青色了,而且皮肤也有了一抹光泽,不像原先那般的灰白。然一干亲贵重臣没半点轻松的表情都没有漏下来,陈惠在念《空空诗》,这是南朝志公禅师的劝世歌,陈惠这是要干啥?如果今天那个章嘉三世也出现在了这个场合,章嘉三世立刻就能赢来陈汉大部分亲贵重臣的仇视。即使陈惠念得不是密宗的佛偈。太惊悸了有木有!

陈惠眼中透着一股留恋,要从高位上退下来,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利和尊贵的身份,这真的是很困难的。不见兔子国的一些领导,频频出现在电视上的时候,六七十岁了看着都如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而一当退位,立刻老态尽露。

但陈惠更不想死。这宝座虽然代表着权利,可对陈惠本人来说也代表着死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