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奇怪的盗墓贼尸体(2 / 2)
说完这句话,她便在原处来了段儿太极。
看她还真像是有两下子的,宋教授给两人亮了绿灯,“水壶里是绿豆汤,干活之前喝上一碗,别中暑了,一会儿你俩跟着我和王教授。”
王教授是n大考古系的副院长,特别严肃的一个人,对待学问很认真,而宋教授则是出了名的和蔼,她们能跟着这二位学习,运气简直是好到没边儿了。
目前两位教授的工作是挖掘棺椁附近,考古队的人还是清理尸骨,考古有它自己的程序,就算知道下面还有一座更有价值的墓,也不能放下这个去挖那个。
洛宴和王楚被安排用手掌大小的铲子在棺椁附近挖土,并且不能用大力,一轮铲子过后还要用刷子刷一遍,确定这一层没有东西后才能再用小铲子挖。
这样的活儿,但凡是个耐心差一点儿的都干不了。
当然两人并不是没有收获,因为和考古队的人挨的近,她们发现盗墓贼的尸骨有些发黑,当然并不明显。
等到三点钟研究生们过来后,两人又被派去和大家一起掘土了,重新拿起铁锨,两人都感觉特别舒坦,还是这种粗工具好。
三天后,盗洞中的所有尸骨都被清理了出来,一共十二具,而这时前期送到市里做研究的五具尸骨已经有了结果,只是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比没结果时还让人混乱。
五具尸骨竟然是来自不同的年代,有和第一具同是两百年前的,还有三百年前的,又有四百年前的,五百年前的……
这个结果不只他们吃惊,负责化验的人比他们还吃惊,全都以为是化验过程出了错误,为了得出正确结论,他们对人骨进行了三次化验后,才把结果送来的。
当然三次化验的结果,全都一模一样。
关于盗墓贼的死因,只靠尸骨很难能够发现什么,不过倒能看出他们在死前并没有受过重创,因为他们的骨骼上没有任何遭创的痕迹。
至于尸骨发黑,化验结果上倒是有说明,说是由于轻微碳化导致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在死前或是死后受过高温灼烧,但是时间很短。
盗洞并不长,只有三米,除了第一具尸骨在洞口儿,其余的都还算靠里,盗洞最里面是棺椁的北面,棺椁上有被翘的痕迹,只是并没有撬开。
在把盗洞清理干净后,所有人都有幸去里面走了一趟,这会儿盗洞里已经没有尸骨,铜钱和陶片也都清理了出去,不过一些痕迹还在。
洛宴站在盗洞口,一直在想一件事,清墓的盗洞里怎么会有很早以前的尸体?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教授们,不过教授们的困扰并不只这一个。
这次跟队的三位教授,除了宋教授的头衔要稍微低一些,其他二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学术上有很高的建树。
当然学术成就最离不开的就是实践,这二位参与挖掘过的古墓,少说也有几十个,实践多了,经验也就多了起来。
就是因为他们的经验丰富,所以才在清墓里发现了诸多常人发现不了的疑点,而他们之所以会争论的如此激烈,则是因为对这些疑点的看法并不一致。
考古队的负责人吴教授认为这条盗洞是清墓出现之后才出现的,王教授则认为这是一条七百年前的盗洞,宋教授和王教授观点一致,他们是同一学派,会有一样的观点很正常。
几位教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他们考虑事情的角度不同。
吴教授认为不会有人把墓修在盗洞上,古人是最讲究风水的,这于情于理都不可能,当然这个解释并不能说明盗墓贼的尸骨问题。
王教授和宋教授则是根据盗洞四壁的风化程度还有土壤的颜色得出的结论,盗洞几乎不通风,二百年前的盗洞不会风化成这个样子,考古和地质向来紧密相连,两人虽不是这方面的权威,但也绝不是信口开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