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图穷匕见(1 / 2)

加入书签

天公刘累傲立于九霄之上,俯瞰着下界的芸芸众生……

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而已,天上世界与凡间世界,其实并不存在于同一空间,并无上下之分。相关多重世界的设定,对于这年月的凡俗来说,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这和张禄穿越前的时代不同。在他穿越前,虽然绝大多数人仍然是物理盲,但只要不是太闭目塞听或者彻底反智的,仅靠日常可以接触到的各类文艺作品,就足以使普通人在少年时代便即耳濡目染,天然接受这种设定了。

古代的传说故事,往往以“很久很久以前”作为开头,而新时代的故事,则往往以“在某个世界”作为基本设定。即便孩童们阅读童话作品,也不会认为古久以前的世界与现今不同,而会认为——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或许确实存在着会说话的动物,存在着种种不可思议的特异之事。

当然啦,作为仙人,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多重世界的构架。刘累知道天界与凡间并不仅仅表面上有所差异,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位处相异的坐标系当中。虽然未能亲历,但是根据理论推测,可知本方宇宙之外,尚有无穷宇宙——何谓宇宙?上下左右是为宇,古往今来是为宙,而倘若空间和时间彻底相异,甚至隔绝,还能算是同一的宇宙吗?

宇宙之间的关联,可能有三种情况:一同父子,大宇宙包含着小宇宙;二同君臣,高宇宙凌驾着低宇宙;三如同僚,各方面都很相似的两个宇宙,却在细节上诸多差异,且很难进行沟通。天上之与凡间,其实位于第二和第三种情况之间,天上并不能算是彻底凌驾于凡间之上,但天上和凡间的时空规律也相差甚远,并不属于同一层次。

那么天上世界,是否有其父,或者有其君呢?在绝大多数仙人的认知当中,那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就是古仙归去之所在。然而正如同张禄所穿来之世,凡间虽然已知有多重宇宙存在,但进行相关探索之人却少之又少,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和文艺作品中而已,此际天上仙人们,对于如此遥不可及的存在,也大多兴趣寥寥。

我们所得的,只是古仙留下的一点皮毛而已,如何可望再度飞升?而即便这种希望存在,仙寿也达数万年之久,但缓缓修行即可,又有什么可着急的?

群仙之中,只有刘累是绝对的异类,尤其当他终于获准进入昆仑,见到了古仙的遗存之后,就更是对那再上一层的世界充满了难以遏制的好奇和渴望。祟既可从天外来,则仙亦可往天外去也。

但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仙之能,即便抵御祟的侵袭都捉襟见肘,遑论更向其来处前进了。必须集合群仙之力,才可能开辟出一条坦荡大道来。只是要把一盘散沙的群仙凝聚成一个整体,如同凡间世界那般,万民以供一人,共举一事,实在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祟的侵袭,倒似乎在这封闭的混沌之中打开了一道浅浅的罅隙。

刘累用尽平生之力,努力将此罅隙撕开,先得以身居天公之位,继而通过谪羿而威慑群仙,使群仙得以遵从他的统一步调。经过长期努力,如今除身份尊贵的东王公、西王母,以及深不可测的老子之外,他基本上算是已经统一了整个天界。

如今,就待谶言中出现过的“白雀”登天,即可作为他强有力的臂助,不是为的灭祟,而是为了探索祟之所来处,打开进一步飞升的通道。

故此他先后派遣最早党附自己的几名亲信:安期生、祝鸡翁和龙威丈人,下凡教导三位“白雀”的备选。他身居天上,亦随时关注此三人修行的进展。

就目前看来,进度相当不错,尤其是最有可能成为谶言中灭祟之仙的张禄,短短十数年便已迈入地仙的境界,倘若再无大的挫折,可望于百年内登上天界。暂时放下心来的天公,便将目光重新归回天上,为巩固自己的权势而继续努力。

目前天上最重要的工程,乃是天庭的构建。

因为登仙时间最早,又抢先得到了古仙和初代今仙的大量遗存,东王公和西王母得以创造了他们无比宏大的天凤世界,群仙莫不高山仰止——这也正是二仙始终不肯屈从于天公的重要因素之一。刘累想使自己的威望更凌驾于此二仙之上,也希望能够彻底控制二仙,从而顺利出入昆仑山中的古仙遗存,他就必须改造自己那小小的“御龙池”,使之成为天上最辉煌的所在。

到时候,群仙俱将匍匐在他脚下,亦将汇聚在他殿前,而天公的施政才能够真正畅通无碍,无仙可阻。

然而,又该如何创建属于天公,甚至是天上帝王的宫阙呢?以刘累一仙之力,自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办到的,想要超越天凤世界,更是难逾登天。好在他如今已可以部分调动他仙之力,共同为这仙庭来添砖加瓦了。

其实若论眼界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如今天上地下,第一等的人物要算张禄(当然刘累并不清楚),而天公本身却连第二等都算不上。在他意识当中,只有当初在凡间所见过的夏后的宫殿可称雄伟,但那几间草屋,就算放大一千倍,也无法比上天凤的一根羽毛。最终集思广益,刘累打算把凡间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宫殿搬到天上去——那么何时、何处的宫殿最为雄伟峻拔呢?

舍秦之阿房,更有何宫!

于是刘累召来了仙人瑕丘仲担任仙庭的主设计师。瑕丘仲为宁人,也就是汉代的河内郡修武县,此人周时修道,汉初登仙,秦时曾随侯生入关中,觐见过秦始皇,自然也就远远眺望过正在营建中的阿房宫。根据瑕丘仲的设计,百倍扩大御龙池,并掘沟渠,以成大江。在池北起千丈土山,铺玉为阶,山顶造五楼十二城,中心特营大宫,为天公居所。大宫又突出土山之上一千两百丈,红日正悬于正殿之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