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1 / 2)
“…………….大帅,那个姓吴的也太傲了吧,居然把弟兄们给贬得一文不值,就好象全天下就只有他们师能打仗似的!”
在张作霖的家里,一个40多岁,光头的中年汉子怒气冲冲的道。
跟在他的旁边,其他几个军官几乎也都是这个样子。
与此同时看着弟兄们的样子,张作霖却是苦笑着劝道。“算了,我听说这个姓吴的当初在北洋的时候就很傲,到也不是冲着我们来的,何况他又是大总统派来的,咱们忍忍吧…”
“可是那家伙也太不会说话了吧!”
“就是啊…”
听着弟兄们的抱怨,张作霖心里其实也有气。
这次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因为萨拉热窝事件的关系,政府担心日本人会借着这个机会在山东动手,在把青岛要塞弄到手的同时,顺带的把山东也弄到手。
所以政府已经在山东做好了准备,如果战争真的爆发,就先一步把青岛要塞弄到手。如果到时候日本人还是不善罢甘休的话——————那就真刀真枪的日本人干一仗,让他们也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但是,如果战事真的爆发,要知道日本在东北可是有着一个师团的正规军,另外还有许多的铁道守备部队,再加上在朝鲜的驻军,就兵力而言虽然要比国社政府在东北的驻军少上一些,可是日本人在东北的驻军大多都是精锐。而东北的部队。虽然人数不少,却都是从原来的北洋军整编过来的,而在他们做北洋之前。则大多都是当地的巡防营,战斗力很弱,政府怕他们在日本人动手之后会吃亏,于是便派了一个由老北洋整编过来步兵师增援过来,使国社政府在东北的兵力达到七万多人,如果在算上到底的一些保安团一类的部队,兵力甚至能超过十万。不过日本人在东北发展多年,关系不知道有多少,不要说地方上的保安团。甚至就连在东北的三个步兵师里说不定也有不少被日本人收买了的军官存在,这也是严绍会派人来东北的关系——————而如果真的动手,日本人的主攻方向绝对会是山东,就算在东北动手。兵力也不会太多。只要不出意外这些部队绝对够用了。
至于率领这个步兵师的主帅,则是吴佩孚…
至少在严绍的记忆力,这个吴佩孚是这个时期最会打仗的将领之一,有这么一个人坐镇东北的话,基本上便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天津——————而且在后世吴佩孚也是因为不愿意帮助日本人,所以才会被日本人给暗杀掉,所以严绍到也不必担心吴佩孚会和日本人勾结。
事实上这也是严绍一直都在担心的事情,虽说眼下整个中国都已经在他的掌握之中。但是就像东北是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那样。他也不清楚在原来的北洋政府里究竟有多少人和日本人有勾连…
平时的话也就算了,但真到了关键时刻,事情可就麻烦了…
至于吴佩孚这个人选,就打仗而言显然是不错的,但是严绍显然也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吴佩孚可不是一个容易和人相处的人…
能打仗不说,但得罪人的能力也一样非同小可…
至少现在才刚来东北,就已经把张作霖他们给得罪了。虽然嘴上没说,但是其实张作霖也一样对吴佩孚有着不小的意见。
————————————————————
“抱怨归抱怨,但有件事我要说清楚,这次如果真的和日本人动手,那就是国战,平时到没什么,但这个时候谁要是敢跟日本人勾勾搭搭的谁他妈的就是卖国贼,到时候被老子给抓到了,可别冤老子我不讲情面…”
眼见弟兄们抱怨了半天了,张作霖拍拍桌子大声道。
他可是很清楚,自己手底下的这些兄弟里,有不少和日本人是有联系的,其实,又何止是他们呢…
不过虽然性子和土匪没什么两样,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张作霖倒是一向看的明白,如果是在平时他到不介意和日本人称兄道弟的,但是这个时候,他却绝对不能做卖国的事情…
看着张作霖拍桌子的样子,其他几个人彼此互相看了看,清楚这次张作霖绝对是认真的,于是连忙拍着胸脯道。
“看您说的,我们弟兄怎么可能做这种事!”
“就是,这个时候做这种事,将来岂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
自然,在这里面也有那么一两个人目光有些闪烁,说话的时候也有些中气不足,不过这些就不是张作霖能管的了…
————————————————————
就在张作霖那里说着话的时候,在自己的营地里面,吴佩孚也在视察着下面的情况。
张作霖等人的不满他并非不知道,但那又如何呢?他本来也没把张作霖这些人放在眼里。
“一群巡防营整编出来的军队,那也能叫军队?”
在吴佩孚看来,如果日本人真的在东北动手,这帮家伙根本就指望不上,到最后还是要看他这个师的。
不过…
“人生的际遇还真是有些不同啊,半年多前,我正在外蒙作战,本来是打算跟着队伍一块回中原,然后南下收拾现在的国社政府,谁想到还没等我从外蒙回来,袁大总统就已经败的一塌糊涂,这个政府也从姓袁的变成了姓严的,北洋政府更是变成了国社政府…”
长长的叹了口气,虽说如此,但是吴佩孚到是对眼下的情况十分满意。
历史上吴佩孚虽然会打仗,但是却不太会做人。为人亦有些过于骄傲,所以直到国社政府成立之前他都没有能出人头地。
历史上吴佩孚是在受到曹锟重用之后才出人头地的,1912年2月。袁世凯为了达到在北京老巢就任大总统的目的,指使曹锟带兵到南京迎袁专使住处进行骚扰,最终迫使南京临时参议院通电同意袁世凯的要求,曹锟因此在官道上青云直上。随着曹锟势力的壮大,吴佩孚的官位也亦步亦趋地不断攀升。北洋政府成立的这年秋天,袁世凯将镇改为师,标改为团。曹锟继任第三师师长,吴佩孚继为炮兵团团长,驻防南苑。次年。吴佩孚积极跟随曹锟镇压‘二次革命’。曹锟因功委任为长江上游警备司令,吴佩孚升任师部副官长,驻防岳州(今湖南岳阳)。
袁世凯的心腹爱将汤芗铭以海军中将都督湖南。一日,汤芗铭在长沙举行全湘名流会议。请师长曹锟致词。但曹锟很不善于辞令,吴佩孚主动请缨。吴佩孚从汤芗铭督湘有方,受到万民敬仰说到湖南人杰地灵而湖南诸将胸有韬略,汤芗铭听得连连称赞,认为吴佩孚确是军中奇才,可惜官阶太低,会后便以湖南省督军府的名义向曹锟发来公函:“……兹借调贵陪吴佩孚来敝省主巡警旅军政。如贵部认为必须交换条件,敝省一定酌情满足之……”曹锟想一个堂堂的都督仅见吴佩孚一面。竟然要将其借走,而且还要升为旅长。想必吴佩孚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楚材晋用,不如楚弓楚得。于是回函:“本部已提升吴佩孚为第六旅旅长,掌管兵权,如何外借?”得到曹锟的器重,吴佩孚深怀感激,誓死追随曹锟一生,成为曹锟的心腹。
但是在这一时期,吴佩孚虽然跟着曹锟去了一趟外蒙,却因为外蒙的对手太弱,他根本就没什么发挥的机会。于是理所当然的,他也就没得到什么重用…
至于二次革命和汤芗铭什么的,更是因为严绍的关系根本就没出现。
所以直到国社政府成立的时候,吴佩孚也只是曹锟手下的一个团长而已,这对吴佩孚来说显然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现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