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前戏(中)(1 / 2)

加入书签

“兄弟们,到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时光了。”孙全照大声说道。

八千宋兵陆续登上克虏舟。

它是一种新式海船,准确说它是一种标准海上战船。配帆橹,然而与其他海船不同,它的吃水线很浅,形状更梭长,也不是太大,基本都在一千来石,小了在海上颠簸,危险性大,大了划不起来。这样它就能在逆风情况下,放下大橹,逆风而行。

缺陷也更明显,稳定性不及其他海船,吨位又小,无法远洋航行。

不过用在渤海湾,驶向对岸也足矣了。

随着航海业发展起来,造船技术也在提高,高琼用楼船去平州,那一战中高琼几乎隐形了,吃一堑长一智,后来陆续做了改进,包括船只。

还不能完全指望海军,不过适当的时候说不定也能起到奇兵作用。

一共八十艘海船。

每艘船一百兵士,以及少量武器辎重。

左右各配置二十面大橹,一橹两人操作,轮流摇橹。

今天是一个好天气,万里无云,海上只有轻微的西北风,对船速影响不大。

八十艘战船一起放下风帆,敲响战鼓,齐齐发出登州港。

经过几十年的与高丽交易航海,宋军几乎将渤海湾内所有航道,礁石,浅滩一起掌握清楚了。

一天无话,天色黑了下去,大家来到一个无人岛陆续将战船泊好,停下休息。第二天黎明时分,再度出发。

目标,鸭绿江口!

海面上景色单调枯涩,除了蓝蓝的海水什么也看不到。只有偶尔一两只海鸟飞过,略略给这个死寂的海面带来那么一两点生机。

孙全照却坐在船艘里想着心思。

他在想自己在京城看到的那份计划书。

计划书上的内容将他吓着了。

不过有两句话让他记忆犹新,与辽国战争重要的两条。一是比拼财力。宋朝财政良好,然而用兵成本极其高昂,岐沟关之败若非国家有着良好的财政。那就可能会出大事。

不仅是宋朝的募兵制度,即便是汉朝的役兵制度同样如此。故汉武大帝尽管于大漠上长驱直入,掳得大量牛马羊,可最后因过份用兵,差一点让国家经济崩溃,民不聊生。

二是比拼人力消耗,看似宋朝人口远比辽国多,但辽国人人皆兵。若是动用兵士,数量未必比宋朝的少。而且论战斗力,个体战斗力辽兵肯定在宋军之上,若非宋军军纪森严。非是辽兵对手。再加上萧燕燕与韩德让的能力,若是一场场战役打,想象白马山之战,满城之战,唐河之战与徐河之战那样的场场大捷。是不可能的。那么比拼到最后,还是宋朝亏面据多。

所以宋朝要转称方向。

用己之长,克己之短,不一定非要在战场上决一胜负,破坏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是一次充满想像力的行动。似乎眼下是按照宋军要求那样在往前发展。

接下来就要看自己的。

……

“涅鲁将军,对岸那小崽子越来越不象话。”

“他们尾巴长不了啦,我听说太后准备征讨混同江,然后就来对付那群高丽人。没有想到南方那群小崽子们又动手了。”

“还不是找死的。”

“嘘,”耶律涅鲁放下手中的酒碗,用手指放在嘴巴做了一个闭嘴的动作,然后悄声说道:“兄弟们,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于越在南方吃了几次败仗,听说被南人打惨啦。”

“于越也败了。”

“不但于越败了,斜轸大王似乎在山后也未讨好。”

“是真是假?”

“不假,我有一个好友,就是在朔州战死了,可怜他的两个孩子才几岁大,以后该怎么啦。”

“不是说南人不堪一击吗?”

“谁说的,南人有怕死的,还有更多不怕死的。还是我们在这里好啊,虽然对岸那些人有点小动作,然而胆小如鼠,不足虑也。”

高丽人也未必有那么胆小如鼠,不过高丽人也不敢进犯有两千多辽兵驻扎的来远城。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辽国一次又一次将宋朝胖揍,作为普通的兵士,也会感到骄傲。但反过来了,大家同样不会高兴。

耶律涅鲁忽然唱起一首家乡的歌谣。

歌声苍凉。

外面北风呜咽,天真的冷了下去,鸭绿江上开始结起薄薄的融冰。风声带着凄惨的歌声,渐渐传向远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