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开弓没有回头箭,赵父都花了一百一十文,真就白白打水漂,赵母估计一个月也睡不着,真就把粮食贱卖了,她也不愿意。

又有瑜娘在边上圆话,赵母最后一咬牙一跺脚,就去摆摊去。

话又说回来了,光说摆摊,可做啥吃食咧?

瑜娘想了想,娘包的饺子香的很,不是说那些人都喜欢汤汤水水热热呼呼的嘛,饺子就在好不过了,喜欢汤水的就水饺,喜欢干吃的就蘸蒜酱,现煮饺子再好吃不过了。

瑜娘把自己想法说了后,赵母一拍腿,“就按瑜娘说的弄。”

赵父点头,这样也行。

“不是说还有商队会买干粮么,不然娘在烙饼。”瑜娘说道。

“烙饼?那玩意商队能买嘛。”这饼凉了后硬的咯牙,不热着吃哪里能行。

瑜娘摇摇头,“不是油饼,娘可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后咱家都去后山采熟透的山丁子,你回来把山丁子杆成果泥做馅烙糖果馅饼吃,酸酸甜甜的,那会儿我和阿姐一次能吃三张呢。”

自打李氏进门,赵母也没心情弄这些新鲜玩意儿了,这么被提醒,赵母也乐了,闺女嘴馋,家里穷,她想尽办法给孩子们弄吃的,赵母眼睛发热的摸着瑜娘,“你不说娘都快忘了。”

“那饼子咱弄发面的,凉了也是酸甜软乎的,没死面的硬,又开胃又好吃,没道理卖不出去。”瑜娘还没注意到赵母的变化,一心思想做什么吃食摆摊子。

想想上次那鸡蛋汤都能卖钱,瑜娘又说道:“这样一来,咱家还可以弄蛋花汤,不爱吃饺子的,可以要两个饼子就着蛋花汤吃不是。”

赵父眼睛一亮,“可不是,我和瑜娘上次在县城,那蛋花汤稀的跟那啥似的,还能卖钱呢,咱弄得浓点,一文钱一碗,这驿馆外面的摊子卖的都贵。”

赵母不想爷俩看出她想大闺女了,省的她们爷俩跟着难过,强笑着点头,算是答应了。

这摊子自然是早摆早好,这会儿粮商都在驿馆落脚呢,正好赚她们些钱,三人晚饭后又做在屋里商量。

家里面可以现磨,鸡蛋也有现成的,当初家里的秋菜也是卖了些而已,赵父和赵母还想等着秋收后跟着村民一起去摆菜市卖呢,如今打算弄摊子,包饺子的馅自然是用自家的菜了,要买的也就是柴火和猪肉。

赵母一拍腿,这么一想还得买锅,最起码两个锅,一个烙饼,一个煮饺子,总不能拿家里的锅去摆摊子,不然闺女在家咋做饭吃。

这么一合计,还要搭进不少银钱,可比起摊费这都是小钱了。

这么一算下来,这一碗饺子多少钱可得好好定,不然得亏死。

赵母粗算了下,一斤面两斤馅顶顶好了,这两斤白菜掺半斤猪肉香喷喷的,能包出五十个足够大的饺子来。

瑜娘问了下猪肉啥价钱,赵母想了想,“这一斤猪肉七文钱,咱多要点带肥肉的,回来烤猪油,到时候拌在馅里,等猪油凝固了,一勺馅一个饺子,煮好后吃起来,那饺子一吃一股油,指定香。”

瑜娘咽了咽口水,她娘做的饺子是真好吃,暗自算了算,一碗饺子里有二十个饺子,要五文钱,成本下来不过三文钱,那样一碗就挣两文,一天就卖二十碗饺子都能把摊费挣回来。

瑜娘给自家爹娘说了下她的想法,赵母眼睛一亮,看着闺女说道:“还是咱家瑜娘聪明,咱家饺子大,二十个一碗太多,要不我包小点,一斤面能出六十个饺子,这样柴火钱也出来了。”

瑜娘乐了,“到底是娘心细,我都把柴火这事给忘了。”

赵母颇是得意,“你还没自个儿过日子,自然不知这柴米油盐的事。”

赵父看老婆子就这么一会儿被闺女带的就往挣钱上钻了,也跟着乐呵不少,还以为得劝老婆子好久才能想开摆摊这事。

赵母又算了下,一斤面可以弄六个烧饼,一个烧饼要三文钱两个五文那也是赚了的,这么一算,这摆摊还真是挣钱不少呢。

待夜深,赵母在炕上忍不住咋舌,“老头子,你说这摆摊真像咱们算的那般挣钱,咋就那么两家摊子呢,难不成都傻子不成?”

赵父哼了一声,“你是在这说你呢?”

赵母瞪了赵父一眼,可惜天黑,赵父看不见,赵母心里一直惦记这事,又有些担心,总觉得这挣钱这么容易不太真实,又问道:“不会到时候没人过来吃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