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待我们老了,就隐居山林(1 / 2)
不多时,一辆老旧的火车从隧道里呼啸着出来,刚才那沉闷的声音就是它发出来的。
游客们鱼贯而上,从大伙的谈话中凉夏得知,该次列车被戏称为“招手停”,和出租车差不多。因为这是入山的唯一交通工具,车上人非常的挤。
车票只要八元,比地铁还便宜。一路上风景倒也不错,形势了一段路凉夏总算明白了什么叫“招手停”。
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停车,居然是横跨在两座山之间的大桥上。类似于“铁路公交”那种,相当的随意。
如果有哗啦啦的一大波乘客下去,就意味着某一站到了。
桥梁很高,从窗口往下鸟瞰可以看到许多为开发的村庄。凉夏有恐高症,只敢飞快的撇一眼。有些胆子大的人就趴到窗口探出头去,惊心动魄。
唯一出村的道路,俯瞰十八连环,如走龙蛇。
大约在下午两点,他们才到达了目的地。山路陡峭,倒也平坦。奕轻城告诉她,电动车在村里是没有市场的,村子很小。
出村的路很陡,只有摩托车几乎是家家必备。
未经开发的村落,当然也没有旅馆一说,只能去借宿在民宅。他找了一家看上去比较干净的农家,一晚上只要五十块。
”这户人家还蛮细心的,房间打扫的好干净。“凉夏放下了行李四处看了看,这是单独的一栋楼,房间在二楼。
家具什么的虽然很旧很老式,却是一尘不染。
主人告诉他们,要去看日出就得三点出发,山顶是看日出的好地方。并且能俯瞰整个村子,迎接第一缕的彩霞。
一夜好眠,第二天因为凉夏要睡懒觉,日出没看的成。到了九点的样子奕轻城带她去河滩捕鱼,这回她更加体会到了为什么叫“磨滩”。
村如其名,“滩”,说明必须有滩。
这个时间点已经有不少的游客在捕鱼了,背着渔民的背篓,卷着裤腿,水十分的干净。
水不深,小孩子都可以下去摸鱼摸虾。当地的孩子都是捕鱼的高手,和电影放的那样,鱼叉只要下去,必定能插到鱼。
不需多时就能补满十几条,玩的很开心。
相比之下奕轻城他们就比较惨淡,一条鱼都没抓到。村民告诉他们,从村口穿过去的,叫蟒河,源头在阳城。
“阳城,好奇怪的名字,有阴城吗?”凉夏咯咯咯的笑起来。
“别闹。”奕轻城假装打一下她的脑袋,唇角溢满了笑意。
“哈哈,有的吧,山外面什么都有。”村民也不生气,乐呵呵的告诉他们,初春和盛夏时候,这是孩子的乐园。
孩子们赤着脚,拿着渔网,捕鱼摸螃。
“你们要是高兴可以去玩水上的漂流项目,很好玩的,要去上游。”
“好,捕鱼结束我们就去。”
“你们从我背篓里拿几条过去吧,一看就是城里来的,不会弄这些东西的。等你们捕到,天都黑了。”
奕轻城一想也是,也就不推辞拿了几条大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想给村民,对方却死活不肯收。
“我们吃鱼不要钱的,来河里捕就可以。山里的人,靠山吃山,我们一年的开销一千块都不要。”
凉夏暗自咋舌,虽然村民不肯收,奕轻城还是趁着他不注意把钱塞进了他的背篓里。
两人拎着鱼篓,跑到上游去玩了近两个小时的漂流,不过才九十块。如果是住宿的主人家带过去的,还可以有一些些折扣。
太阳快下山时他们才手牵着手朝山下走去,遇到了资深的垂钓爱好者。夕阳西下,三两个人携了钓具,抛竿垂钓,别有一番风味。
磨滩的鱼完全是野生的,各种各样都有。奕轻城亲自下厨,主人家田里的蔬菜正是长势旺盛的时候,择了几样送给他们。
“大叔,我们也去院子里吃好不好?”凉夏羡慕的指了指房东一家,村里人习惯了晚饭在院子里吃,聊的晚的会吃到七八点钟。
农家的院子,和灵犀园的差别很大,微风吹来,煞是写意。
大约是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房东的妻子过来热情邀约,她搬了一张大点的桌子,炒了拿手的菜。
配上鲜美的鱼汤,房东还拿出了去年酿制的果子酒。几个人小酌几杯,其乐融融。
几味野山菜,纯天然无污染,没有五星级大厨的手艺,吃的就是那个平淡,那个自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