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北府大营(一)(2 / 2)

加入书签

云孟听到李霸这么一说,又是一惊,连忙再次拱手说道:“足下莫非就是少年时便深受名士王濛赞赏有加,更有曰‘此客亹亹,为来逼人。’之谢平吗?”

武将微微一笑,说道:“徒有虚名,不足为道。倒是公子大才,谢某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气度不凡。江边寒气逼人,此地并非讲话之所,公子还是下船,随谢某到大营再叙,如何?”

云孟平生最喜好结交名士,一见到眼前大名鼎鼎的谢平,也不管自己被送到江州是何原因了,反而来了兴致,便下了船,随着谢平进了浔阳城。

谢平没再骑马,而是陪着云孟一道步行进了浔阳城,谢平一边走一边给云孟介绍着浔阳城,原来眼前的浔阳城,只能叫做故城,乃是汉时的浔阳城旧址,本朝新建浔阳城还在距古城八十里外西南之处。云孟这才明白,怪不得此地见不到百姓、商铺,而到处见到的都是军队兵士,原来这浔阳故城其实就是一座大大的军营。

不一会儿,云孟被谢平引到一座府院门前,府院大门敞开,红色匾额高悬,上书两个金字“谢府”。云孟见了只是眉头微微一皱,也没多说什么。进入谢府,不论庭院,还是堂室都极为俭朴、低调,丝毫没有奢华之气。进入正堂,谢平请云孟先坐,自己没有坐在主位,而是紧挨着云孟坐了下来,又命人端上热茶、火盆。然后,屏退左右,对云孟轻声问道:“公子是否心中有很多疑问,却不知从何说起?”

云孟脸色微变,反问道:“谢先生当代名士,在下听闻,先生素有傲骨,平生最看不起官场阿谀逢迎、尔虞我诈之风,故而隐居东山,不愿踏足官场,如今为何又放弃志向,做起了北府大营的都统领?”

谢平听完云孟之言,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然后说道:“云公子真是厉害,不是回答谢某问题,反而质问起谢某了。也罢,时间紧迫,谢某便单刀直入,将所有一切讲与公子。”云孟听谢平这么说,反而是疑惑更甚了几分。

谢平沉思了片刻,继续说道:“一切说起来,话就长了。的确如公子所言,谢某对官场经营实在毫无兴趣,也确实看不起当今朝廷之中那些阿谀钻营、中饱私囊、假公济私、欺世盗名之徒,也不愿与其为伍。但当面对国运势如危卵,岌岌可危,内忧外患这般情形时,身为大晋子民又如何能够置身其外呢?难道公子的义兄殷渊大将军不也是如此吗?”

云孟听到谢平提到殷渊,心中似乎有一种不祥之感,但却没有流露出来。谢平继续说道:“谢某也是在这种形势下,被感召入朝,但愿能为江山社稷尽一些绵力。谢某猜测,公子此时心中一定觉得谢某是在矫饰。那么,谢某问公子一个问题,你觉得殷渊与令师孰真孰假、孰正孰邪、孰公孰私啊?”

谢平这样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云孟最不愿面对的,也无法回答。谢平并没有等待云孟的答案,接着说道:“公子也不必回答谢某,其实公子心中已有答案。你虽未说,但你的行动却已说明了一切,公子,谢某说的可对?”

云孟心想“谢平究竟是何意,是在试探我,还是另有它意?”云孟微微笑了一下答道:“先生究竟何意可否明示?看来让云某来江州其实是先生的安排吧?”

谢平大笑,又点点头说道:“哎呀,云公子果然是慧眼如炬,这么快就看出来了。的确,邀公子前来确是谢某的安排,但也是情急之下,为了搭救公子于水火,而不得已之法啊!”

云孟一听,眉头紧锁,问道:“先生说什么?为了搭救云某,这却为何?”

谢平喝了一口茶,说道:“公子莫急,这一切缘由谢某今日都会告诉公子。在此之前,为避免误会,谢某先要表明立场。”

说着谢平起身将正堂的几扇门都关了起来。又走回到云孟近前轻声说道:“面对公子这般忠义之人,谢某定会以诚相待。不瞒公子,谢某隐居期间令师就曾多次邀我与其共谋大业,现在看来当然无非又是那些所谓北伐大义等等。起初谢某也如公子一般,被其豪言壮语所打动。便欣然接受,慢慢谢某发现了许多越来越不正常的地方,特别是我调任北府都统领之职后,所见所为大都是许多见不得光的勾当,不是清除异己,就是秘密暗杀。谢某也曾提出异议,都被令师以各种理由搪塞过去。也就是经历了所谓建康亲王勤王之事后,谢某完全看清了这位桓大将军的道貌岸然。后来太后秘密召见了谢某,太后倾尽肺腑与我长谈,令谢某认识到如不能有人阻止桓原,继续放任其独大的话。恐怕到时候尾大不掉,不用外敌来犯,大晋亦自亡矣。故而,谢某如今名义上仍在桓原手下听命,暗地之中却是在联络朝中忠良,江湖贤但以图振兴宗室,对抗桓原。”

听了谢平所言,云孟仍是将信将疑,又问道:“先生与云孟说这些有何意啊?难道就不担心云孟告密不成?”

谢平又是哈哈大笑道:“看来公子仍是对谢某有所防备,其实这也倒是人之常情,也罢今日你我暂且先谈到这里,公子一路上舟车劳顿也是累了,就先去客房歇息,待来日谢某再请公子叙谈。”

云孟确实也是需要好好梳理一番头绪,便也就顺水推舟,道了谢。由谢府下人领着去客房休息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