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号二更(2 / 2)
潘阳连连哀叹了几声,道,“阿哒,叫我该怎么跟你说啊!”
总不能告诉他们王家美不是个省油的灯,进门之后分分钟能让这个家不安生吧,就算她说出来,也没人会信啊!
有了潘恒春在,张学兰胆子也大了些,接过潘阳的话茬子道,“还有什么不能说的?照我看这明明是好事啊,那姑娘又没缺胳膊断腿,既然肚里有娃娃了,那就赶紧让她过门,要不了明年这个时候你就能抱孙子了,多好啊!”
潘阳给气笑了,道,“孙子孙子,我看又是个孙女!”
潘阳这句破嘴话差点没给张学兰噎死,张学兰最忌讳这种话,当即不愿意了,两手手掐腰,做出一副随时要跟潘阳干仗的架势,怒瞪道,“潘兆科你想吵话是吧!”
潘阳这会不爽着呢,自然也不甘示弱,怒瞪张学兰,两口子跟个炸了毛的斗鸡似的,分分钟都能干上一仗。
潘恒春侧侧身子,不愿意看到这种场景,半响方才道,“好了!事都够多了,你们就别再掺和了!”
对啊,单单这件事就已经够让人烦心的了,别的不说,就眼下彩礼和房子的事都得解决。
现在已经入了冬,盖新房肯定是来不及了,王家美最迟翻过年就得嫁过来,不然等肚子大起来,可真叫人看笑话了,不仅王家美娘家面上无光,连带着他老潘家也会叫人笑话,潘阳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到时候外头人肯定要说三道四。
有潘士尧结婚在前头,潘士勋也不能搞太差,虽然潘阳不喜欢她二大爷,但她现在不是潘阳,而是潘兆科,对于潘兆科来说,潘士勋和潘士尧都是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断然不能过偏向哪个人,更何况还有潘恒春和张学兰在,就是潘阳有意偏心,他们也不能同意。
潘士尧定亲时,彩礼是两百块,眼下潘阳准备给王家美也是两百块彩礼。
哪知潘阳刚说出来,张学兰就犹疑道,“那还是两年前的彩礼价,现在户上户下人手头宽裕了些,彩礼都涨价啦,别的不说,姚宝忠给广玲还两百六十块彩礼呢,我们就给两百块,会不会少了点?”
潘阳不情愿着呢,没好气道,“要给你给,我不给,就两百块,爱咋咋地。”
在张学兰心中,她男人一直是个论理的人,现在可倒好,为了老二的亲事,居然耍起了小性子,当着潘恒春的面她没说,等晚上家里人都睡下了,张学兰才给她男人吹枕边风,劝道,“我都看出来啦,你不喜欢我们老二,更不待见他媳妇,可老二总归是我们的儿子,老大结婚风风光光的,怎么能抹了老二的面子?老二现在不懂事自然不会说什么,等以后他懂事了,这事会记在心里的,算了吧,你是长辈,先给他做足了面子,也算是我们完成了一件大事呀!”
潘阳侧身躺在床上,闷闷的听着张学兰讲道理,心里仍旧不情不愿,因为潘阳心里清楚,她二大爷以后既不会对潘兆科存孝心,和她爸潘士松关系也不好,对她更是爱理不理,她凭什么要累死累活给他盖房子娶媳妇呀,怎么都有点不甘心。
不甘心归不甘心,可在其位谋其职,潘阳穿了她爷爷的身,就得干她爷爷该干的事,尽管她嘴上说就给两百块彩礼,可真要定亲了,她还是拿了两百六十块,不比姚宝忠家定亲的钱少,也绝不再比他家多。
定亲那天,潘阳请了潘老五,领着潘士勋,带上彩礼钱两百六,一条鱼,一只母鸡,一块九斤重的猪肉,还有十包糕点,快中午时才从家出发,踩着晌午饭点到潘士聪的妹子家。
男方家请村里有德行的老人一同前去,女方家也要请同村有威望的老人作陪,所有人围着八仙桌坐一圈,一块吃吃喝喝,再各自把两个孩子的性格喜好还有在同村人眼中的德行都谈上一遍,当然像性格喜好德行方面,肯定都是挑好的说,只差没把自家的孩子夸上了天,我们权当是在瞎扯淡。
酒足饭饱之后,就该下礼了,潘阳是驾驴车过来的,除却两百多块钱,其他东西都在驴车上,挨个搬下来放进王家美家的堂屋里,最后再把两百多块钱放在鱼嘴里,这场下聘也就算完事儿了,接下来,哪怕王家美还没过门,也算是老潘家的媳妇了。
既然成了老潘家的媳妇,那也就意味着能光明正大的来老潘家走门,起初王家美还有些不好意思,被潘士勋领了几回后,她干脆就住老潘家不愿回去了。
吃喝拉撒都在老潘家,人家王家美俨然已经把自己当成老潘家人了!
可把潘阳气得牙疼,有这样脸皮厚的嘛,当初秀英过门前,也没这样死赖着不走啊!
因为王家美的到来,老潘家的屋子瞬间不够使了,原先潘士勋、潘士松、潘士告三兄弟都睡在潘士尧结婚用的新房里,新房铺了一张大床一张小床,潘士松带潘士告睡大床,潘士勋独自一人睡小床。
现在王家美来了,潘士松和潘士告两兄弟总不能跟嫂子睡一屋吧?少不得要齐齐撤退。
潘士松不得不把他的铺垫搬到潘恒春屋里,和潘恒春将就着睡,而小萝卜头潘士告呢,则要重新搬回潘阳他们屋里,继续同他们一块睡。
孩子眼看都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将就挤在一个屋,老潘家原本宽敞的地方瞬间变得拥挤起来,现在还是好的呢,等快过年了,潘士尧小夫妻二人再领着孩子回来,那只会更加挤的没处去!
对于这种现象,张学兰也是忧心,忍不住催她男人道,“兆科,等开了春,我们立马给士勋盖房吧,家里地方实在是不够了,等过年士尧他们三口回来往哪儿上呀,唉...”
不用张学兰催,潘阳都得赶紧把房子盖上,让潘士勋夫妻两搬过去,最好他们再能自己另辟炉灶,省得天天挤在一块闹得不安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