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局势变化(1 / 2)
郭威起兵,准备虽然略有不足,但所到之处,各地节度使纷纷来降。先是郭威兵临黄河岸边,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接到消息,打开城门投降,郭威也不客气,尽取澶州府库,赏赐士兵。
三军得到钱财,士气大振,次日顺利渡过黄河,直扑滑州。义成节度使宋延渥得到消息,同样选择了投降,郭威渡过了黄河,离开封不过两百多里,郭威暂时停在滑州,等待着后续部队的来到,同时准备粮草,犒赏三军。
郭威麾下将领石守信、赵匡胤、郑恩等人再三上表,要一鼓作气拿下开封,以清君侧。但这时天气已冷,郭威先要保障士兵的衣物,才能南下夺取开封。进抵滑州后,到开封之间几乎无险可守,郭威因此并不担心。
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朝着开封进兵,北方各地节度使大多投降。这种局势的激烈变化超出了杨琏的想象,杨琏站在地图前,神色有些凝重,郭威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固然有不利打仗的因素,但对南方人来说,同样也不利,而且这种影响更大一些。天气寒冷,南人更难以承受。
杨琏、皇甫晖、李金全围在地图前,仔细地看着,郭威的速度太快,按照这样的速度,恐怕过年之前,郭威就能拿下开封。如果是那样,对于杨琏来说,得不偿失,原本的计划就会作废。
李金全皱着眉头,道:“徐州虽然守军不多,但地扼东西南北,我军若要北上,徐州不能不占领。”
这个道理大伙儿都懂,但想要攻克这样的重镇,非常困难,或者说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拿下的。现在经过大半个月的准备,攻城器械都准备妥当,可以攻城了,但能赶在郭威拿下开封前拿下徐州吗?
杨琏凝目思索了半响,道:“我倒是有一个意见,不如我率兵绕道北上,李节度率兵一万,驻扎在徐州,只要确保符彦卿不截断我军粮草就成。”
这样的计划有些冒险,皇甫晖沉默了片刻,有些不赞成,道:“杨招讨乃是一军主帅,不可妄动。若是要直驱开封,我愿意领命。”
皇甫晖在北地多年,经验丰富,杨琏却摇摇头,道:“皇甫节度,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说着,杨琏指着山东,皇甫晖曾经为密州刺史,密州虽然处以山东,中间还隔着好几个节度使,但想要占领山东,密州是重要的据点。
杨琏如今兵力不足,自然更不会分散兵力,但皇甫晖可以写一封书信,召集密州旧部,许以金银,令其造反,投奔大唐。等到郭威建立后周,大唐也就取了山东一带,可以直接威胁中原。
皇甫晖点头,他在密州呆了七八年,自然有他的人脉,唐军北上,只有三万多人,而且还是在日渐寒冷的冬日,与郭威的十几万大军对峙,并不占优。这一次北上,能占多大便宜就占多大便宜,想要一鼓作气恢复中原,根本不可能。
几人正在商议的时候,陈铁匆匆走了进来,递过一份急报,杨琏拆开一眼,面露惊讶之色,道:“归德军投靠了郭威。”
归德军的节度使原本是史弘肇,当时史弘肇身兼数职,权利极大,不然刘承祐也不会动了杀意。史弘肇死了之后,刘承祐调原昭义节度使常思为归德军节度使,管辖宋州、亳州两地。常思与郭威关系交好,郭威以“常叔”称之,郭威造反,常思反叛,是在情理之中。
只是杨琏有些不明白,常思与郭威的这种身份,刘承祐为何不作出预防?常思的反叛无疑是致命的,意味着开封的东北、东南方向,都是敌人。
“必须要尽快拿下宋州,打通进军开封的路。”杨琏看完了书信,说道。
皇甫晖道:“常思造反,必然有所依仗,想要夺下宋州,倒是很有难度。”
“这个不妨。”杨琏说道,宋州虽然是重镇,但论坚固程度比起徐州那就太差了。
几人说话间,范冲敏在外叫着,道:“杨招讨,杨招讨在吗?”
杨琏皱了皱眉,这个范冲敏,必然又是来催出兵的。
李金全正要说话,杨琏忽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不由笑了笑,道:“走,出去看好戏去。”
皇甫晖、李金全还没有明白杨琏的意思,见他人已经走了出去,忙走上几步跟上。大帐外,范冲敏穿的厚厚的衣裳,就像一只熊猫,显得十分臃肿。看见杨琏出来,范冲敏的眼睛亮了。
“杨招讨,大军已经停留在徐州足足半个月,为何还不进兵?”范冲敏气势汹汹,身后,几名护卫跟在身后。
杨琏瞅着他,笑了笑,道:“那么以范监军的意见,该当如何呢?”
“立刻进攻,拿下徐州。不然还指望在这里过年吗?”范冲敏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