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变摸样(2 / 2)
“这是新招来的伙计,你随便选间屋子住,我需要稳固修为,晚饭你们自行解决。”说完花音就带着黑神走进法阵回屋了。
收了两套法阵,花音立刻打出水镜,筑基的时候并没有排除多少杂志,可为何肤色亮了些?
“小黑,会不会是因为吃了一颗无忧果?”
“没听说无忧果有养颜的作用。”
“那花呢?”
“你先看看你体内的无忧果可有变化?若是因为无忧花,没道理无忧果一点变化没有啊。”
闻言,花音内视一看,无忧果还是那乳白色,安安静静的待在那,菩提子好似有些不一样了。菩提子自小就在花音体内,花音已经习惯它的存在,根本想不到要去查探它,今天一看,才发现,菩提子分成两半的半圆,好似微微合拢了些,虽不明显,但还是看的出来的,因为之前是完完全全平摊的。
“小黑,你可了解菩提子?”
“了解的不多,对于妖来说,一切与佛有关的,树啊花啊果的,都是大补之物,可真正没几只妖能得到,所以,留下的传承记录有限。估计你得去翻人类的典籍。”
花音躺到床上,回忆之前翻阅的有关菩提子的信息,又进墨灵簪去翻冷悠悠留下的玉简,将可能会有关的玉简都翻阅了一遍,还是一无所获。不过花音倒是翻到几本可以学的功法和法术,功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功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修士的攻击力。功法分圣,天,地,人,黄五个等级,一般宗门对普通弟子只开放黄字功法,峰下弟子有机会学到人字功法,真传弟子与精英弟子一般都是地字功法,至于天和圣,只有对宗门有重大贡献者,才会作为奖励。
其实并不是功法等级越高越好,主要还得适合,如果你让一个三灵根学天字功法,他说不定连小晋级都困难,因为功法等级越高,相对于真元的要求也越高,达不到那个真元量,永远无法晋级,等你达到真元量,说不定你的寿元已经到了,所以,普通弟子对这种看似不公平的待遇,都没什么怨言。不然宗门为了强大,人手一份复制的高级功法岂不是皆大欢喜?
花音是金火双灵根,她刚才翻到一本《冰火天字诀》,居然是天阶功法,估计冷悠悠就是学的这本,因为花音翻遍了玉简,只有两本是天阶功法,一本是这个,还有一本是《烈焰梵天诀》,其他大多是地阶,而墨灵带是水属性防御法宝,那就表示冷悠悠必定含有水灵根,这种特制的法宝肯定是配合修士的属性来的。
《烈焰梵天诀》和《冰火天字诀》前者更适合单火灵根或炎灵根,而后者修炼后,有一定的几率可以将金火灵根或者水灵根异变成冰灵根,如此看来,冷悠悠有可能是水火双灵根,水火为炎,估计是打算变异了灵根再学这《烈焰梵天诀》,他爹倒真是为她花了不少心思。
花音决定就学《冰火天字诀》,以她现在的真元量,学天字诀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选好功法,花音又开始找法术,法术倒是不挑灵根属性,与灵根属性不同的法术不过是需要真元转换,五行本就相生相克,掐诀的时间长一些,攻击力也弱一些,但只要不是用来主要对敌的法术,就无关紧要。
这里面金属性的法术一本也没有,花音其实最想找一个遁术,可看来看去,只有这本《心随遁法》勉强能学,其他的《风雷遁》,《地鬼五行遁》……这逃命的法术若是与属性不合,是万万不行,一两息的功夫,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不过花音也有些拿不定主意,这《心随遁法》是一门佛门高级法术,花音是抱着几分侥幸的心里选的这本,希望体内的佛家圣宝能对学这门遁法有些帮助,最差也就是以后遇到合适的再学,反正法术又不同于功法,多学不吃亏。
其他的花音挑挑拣拣,选了几个高级法术,法术只有高中低三种,因为到了后期,修为高了,打出的法术蕴含的真元能量强大,就是小火球也能砸死人。之所以分高中低,不过是一个单体攻击,一个小群体攻击,一个大面积攻击罢了。像花音学的火球术就是单体攻击,暴裂火焰是小群体攻击,现在她需要选一本大面积攻击。
最后花音将《天火流星》,《雷霆万钧》,《千里冰封》,《盘根落英》,《大地守护》,《心随遁法》带出墨灵簪,这些加上之前的,防御的,攻击的,逃命的应该够用了。
待花音再次走出房门的时候,天已经全黑,花音扫了一眼,三个房间的亮着光。来到前面店铺的时候,发现大变样了,窗棂上挂上了艳红色纱幔,配着黑色有种说不出的妖娆与神秘,每张桌子上放上了一盆不知名小红花,瞧着不像是什么灵物,有几个角落用屏风隔开,形成了单独却又不封闭的隔间,地上也镶上了月光石,但是用红色布满蒙了一圈,透出红色光芒,配合头顶的白色月光石,人走在过道上,光影重重,很有感觉。
不用问,这些肯定是崔柔柔布置的,虽然与花音原本设想的不太一样,但,人家一片好心,也确实看上去更漂亮些,这才是有才情的姑娘,花音摸摸鼻子,自己原本布置的和这一比,简直土掉渣。至于崔柔柔是不是自作主张,她应该是为了陆斌才会如果用心,不然以她的性子,不会将店装饰成这般模样,更不会擅自做主,想到崔柔柔为了陆斌而做出的这些改变,花音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难道喜欢一个人非得如此卑微吗?
没等花音继续感概,“嘭!”的一声房顶被砸破一个大洞,从天上掉下个人来……
“我日!”
作者有话要说:掉下来的是谁是谁是谁是谁~~~~~~
古人常说“七尺男儿”,基本上是在汉代形成的这个说法。汉代的度量衡基本与秦代完全一致。其中,长度单位“尺”约为0.23米。0.23*7=1.61米。由此可见,古汉人的身高在1.6米上下的较多。同时,参看《三国演义》,关羽那样的大汉身高可以达到八尺,合现在的1.8米多,在现在也算是比较高的了。【百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