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秘密交易(2 / 2)

加入书签

可能有人要问了,刘锦就不怕韩涛就是这个内应吗?

其实他也怕,不过刘锦知道,韩涛即便真是内应也不敢立刻就拿自己怎么样。而自己则可以从韩涛的言行之中观察韩涛,一旦韩涛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刘锦立刻就能捕捉到。到时候就能对症下药,这才是刘锦的本意。

果然,韩涛闻言顿时大惊。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认定的内应薛兰竟然不是内应,反而是自己误杀忠良。不过这个事情韩涛可不会表现出来,当即惊讶的问道:“那灭奴可曾问出内应的真实姓名和身份?”。

刘锦装作若无其事的答道:“不曾问出,只是知道此人隐藏极深,从不与匈奴人直接接触,反而是派出心腹与匈奴接触。另外,末将还探到,此人有个代号叫夜鹰,不知校尉大人可知这夜鹰是何许人也?”。

这话出口,刘锦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可是暗中却一直死死盯着韩涛的表情。

可惜让刘锦失望的是,这韩涛也是一脸失望的表情,叹了口气说道:“吾也不知这夜鹰是谁!”。

不过刘锦到觉得这是件好事,要是内应真的是韩涛,那凭韩涛的身份和地位,想要献关投靠匈奴人只怕这雁门关早已不在大汉手中了。

不过刘锦的正事却不是这件事,只是用这件事来抛砖引玉而已。当下,刘锦该换了一副凝重的神情说道:“那大人可想找出这个内应?”。

闻听此言,韩涛立刻就明白了刘锦有办法找出匈奴人的内应,急忙问道:“将军有何教我”。语气中竟然用上了敬意,这放在以前是肯定不会有的,足见韩涛对刘锦的态度改变之大。

见韩涛上钩,刘锦微微一笑,说道:“办法嘛不是没有,不过末将想与大人做个交易,不知大人可有兴趣?”。

韩涛那是万万没想到刘锦会蹦出这么一句话,脑子一时竟然转不过弯来,愣在了那里。

刘锦见韩涛发愣,又略微大声的重复了一遍,一下就让韩涛回过了神。

回过神来的韩涛心中大骂:“黄口孺子,竟敢如此欺辱老夫”。可是别人有办法,而去自己也急需在短时间内找出这个内应,于是韩涛便皱着眉头问道:“刘将军要与老夫作何交易?”,语气中却是带上了丝丝恼恨之意。

可刘锦仿佛未觉,自顾自的说道:“如今这雁门关不仅有匈奴人的威胁,更有内应和大人失察之过。不过不要紧,末将不仅可助大人击退匈奴,还可查出内应。更可以让大人以此战功升任一方太守”。

说到这里,刘锦不说了,反而是微笑着看着韩涛,等着韩涛接茬。

韩涛听到这话,不由一阵纳闷。心说:“你就吹吧”。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反正即便是刘锦吹牛,对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可万一是真的呢?

所以韩涛装作一副急切的表情问道:“将军竟有如此妙计?快快道来,快快道来”。

不过刘锦是来做交易的,当然不会这么快就将自己的本钱交给对方。所以刘锦打了个哈哈说道:“其实这不难,不过末将是有条件的”。

闻言,韩涛也不答话,只是示意刘锦继续说。

望着韩涛默许的表情,刘锦接着说道:“末将要大人高升之后举荐末将担任雁门关守将,如何?”

这里要提一下汉朝的选官制度。在汉朝,对于选拔人才并不是通过隋唐之后的科举制度,而是采用的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又可以称之为举荐制,即以地方官员举荐的方式向中央朝廷推荐官员和人才。

向曹操曾经就被举荐为孝廉,孝廉就是地方官员对于自己所辖地方上那些品格出众的人才向朝廷举荐后,朝廷批准之后赐予的封号,并不是实际的官职。

还有一种就是举荐制中的另外一种,也可以称之为保举。即使地方官员或中央官员举荐人才担任某某官员,就像是后世的担保一样。

听到刘锦的话,韩涛眉头微皱,可随即释然了。在韩涛看来,自己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已经不适合疆场争锋。如果刘锦真的能助自己当上一郡太守,也不失为一个出路。

所以韩涛当即说道:“只要将军能助我擒拿内应,击退匈奴大军。我即向朝廷举荐将军担任雁门关守将,如何?”。

刘锦闻言,心知事情已经成了大半。便奉承的说道:“末将预祝大人早日高升”。

韩涛微微一笑,随即问道:“现在将军可以将计策道来否?”。

“自然可以,此事事关重大,为免隔墙有耳,还请大人附耳过来”。说着话,刘锦缓步走到韩涛身边,轻声说着什么。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