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7章 认了(1 / 2)

加入书签

其实如果不是由于实在是在这么短时间里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十三阿哥也不想讨了婵娟进府,毕竟这个法子看似三全其美,但是只是对于皇上而言成全了他的两全其美,而对于十三阿哥来讲,完全就是下下策。

为什么说是下下策呢?虽然在外人的眼中,怡亲王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他这么接二连三地讨走皇上和皇后的奴才,完全就是十足的“炫富”行为,炫耀他与皇上超越所有人的特别情份,虽然事实也是如此,但是原本就已经引得一些人格外羡慕记恨,他再这么大张旗鼓地彰显自己与皇上的特别情份,必然是要树敌无数,从来都是小心谨慎的十三阿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坑吗?

其次,不管紫玉也好,婵娟也好,不管是他有心为之还是迫不得已,总而言之众人眼中的事实就是怡亲王花名在外,虽然以前他也是格外地招桃花,从来都不是清心寡欲之人,但是通过紫玉和婵娟两人前后脚地进了怡亲王府,完全坐实了他花心王爷的名声,比之从前那个“侠义十三爷”的名号不知道差了有多少倍。

再者,为了在皇上面前交差,为了不忍心婵娟遭难,他权衡一番利弊之后,终于做出舍弃自己名声的决定,成就了“侠义”之举,然而就算他可以不顾及自己的名声,那么萨苏呢?一个紫玉已经让他们夫妇两人差点闹得离心离德,这若是再来一个婵娟,怡亲王府怕是要从此改名“怡红院”了。虽然怡亲王府也不只萨苏一个女人,但是那些女人一则是先皇的赐婚,属于父母之命不可违,而且萨苏也没有那木泰那般的勇气与魄力,也没有母家郭络罗氏的强大背景,因而摆不出限制十三阿哥不得立侧室的强势姿态;二则也是由于这些女人是历经二十来年的时间积攒下来的结果,算起来也是三五年才有一个女人入府,哪里像现在这般,才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接二连三是从皇上手里讨要如花似玉般的奴才,不要说旁人看了眼红嫉妒,就是萨苏又怎么受得了呢?他不考虑自己的名声,也要考虑萨苏的脸面和感受吧?当初紫玉入府的时候,萨苏破天荒地跟他闹了一个鸡飞狗跳,他简直是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全都使了个遍,又借着西北平叛的外力,才总算是勉强哄住了女人,这一回婵娟再入了府,他与萨苏的关系定是要雪上加霜,而且把婵娟安排到哪里当差也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

然而就算是这么一个下下策,十三阿哥在皇上的威逼之下,还是硬着头皮提出了向他皇兄讨要婵娟的法子。只有婵娟成为怡亲王府的奴才之后,在怡亲王府接受处治,才不会连累了贵妃娘娘的名声,到时候人们只以为婵娟是因为在王府当差犯了事儿,绝对想不到是十三阿哥代皇上惩处奴才。

另外婵娟在王府受罚,总好过在宫里接受处治,在宫里那是受刑,而在王府则是家法处置。宫里受刑可是公事公办,那么多双眼睛盯着,皇上再是对婵娟心存恻隐,然而当着那么多的主子奴才们他这个一国之君也不好太过偏袒落了旁人的口实,另外婵娟又是因为惹了冰凝而犯下的罪过,皇上为了冰凝也不太会为婵娟法外开恩。而在怡亲王府接受处治性质就属于家法伺候,而比起身在皇宫中处处遭人紧盯的皇上,十三阿哥的王府至少还能做到铁板一块,有他这个主子暗中授意,婵娟就算家法伺候也会被执法奴才手下留情,只是给皇上做做样子,不会受多大的委屈。

当然了,十三阿哥再是以王府家法的名义处治婵娟,表面上那二十板子是绝对逃不了的,否则皇上那里根本就交代不过去,真若如此的话,那可是欺君之罪,十三阿哥不管与皇上有多么亲厚也没有这么大的胆量。他所能做的只不过在私底下叮嘱行刑人员手下留情,也就是二十板子打下去,婵娟只相当于挨了十板子,不过她是一个女流之辈,就算是十板子下去,不说折胳膊断腿,至少也得是趴在床上,养上将近一个月的伤才能下地。不过也正是因为十三阿哥的额外照顾,她养伤期间的医治与照料倒是不用有任何担心。

这就是十三阿哥短短半柱香的功夫想出来的三全其美的法子,除了让他自己沾上花心王爷的名声以及让萨苏脸面上很是难堪之外,对皇上、对冰凝、对婵娟来讲,确实是三赢的结果。

皇上那么睿智之人,当十三阿哥刚一向他提出请求将婵娟赐到怡亲王府的时候就立即明了有意,对于十三阿哥心里打的那些小算盘也是一清二楚,无非就是让婵娟在王府受刑能够得到手下留情和额外照顾。按理来说,皇上是最讲原则之人,也是眼睛里不能揉一丁点儿砂子之人,一是一二是二,铁面无私、不徇私情,而且又是他最心爱的女人受了委屈,婵娟一个小小的奴才以下犯上大不敬,简直就是罪不可赦。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他与婵娟十多年的主仆之情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又经过了十多年的积累,早已经达到了极其深厚的程度,甚至是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中,变成了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可分割的生命中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因为这一件事情就能够即刻恩断义绝、一笔勾销呢?毕竟每日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婵娟几乎是无时不刻地陪伴在他的身边,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更何况皇上虽然薄情,但不是无情。就连小柱子和秦顺儿犯了那么大的错处,比婵娟要严重不知道多少倍,他最后不也是留了他们半条命吗?婵娟的罪则相对而言要轻许多,能够得到法外开恩也是情理之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