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雾的真相(2 / 2)

加入书签

叶寻看不出她目光的焦点在哪里,仿佛是她的视线已经穿透了一切阻隔,落入茫茫的宇宙之中了。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叶寻问。

“我知道很多。如果说珈玛生命体有一个最想杀掉的幸存者,那就一定是我了。”谢贝贝淡然一笑,“但是很可惜,我的能力,注定了它很难将我杀掉。”

珈玛生命体,这个词今天叶寻第一次听到!毋庸置疑,这一定就是她对“黑雾”的称呼了吧!

“能把你知道的事情告诉我吗?”

“想从哪里听起?”

“珈玛生命体从哪里来,出现在这里的目的又是什么,这些你知道吗?”

“有这样一句话,无限的时间创造无限的可能——我想也只有这句话可以解释珈玛生命体的存在了。”谢贝贝开始娓娓道来,“早在几亿万年前,这个宇宙中就存在着无数种生命形式了,珈玛生命体,就是其中一种完全由矿物质构成的生命。无数个亿年的时间里,它在宇宙中不停地吸附尘埃,终于慢慢成长为了一个星体。”

“一个有生命的星体?”

“无论那一个物种,它们的使命都是壮大自己的种族,珈玛生命体也不例外。它知道只靠泥土和岩石无法让自己强大起来,于是它用自己强烈的意志,在星球的表面孕育出了有机生命。低级的生命诞生之后,珈玛生命体又继续用自己的意志推动生命的变异和进化。几亿年的时间后,它终于培育出了一种智慧极高的生物!

“那种高智慧生物飞速发展和强大,同时也将它们所在的行星建设得更加繁荣——它们有意无意地在为珈玛生命体提供服务。甚至在它们的‘太阳’毁灭之时,它们还将它们的行星迁移到了新的地方,珈玛生命体由此逃过了灭亡的命运。”

“那后来呢?”

“几千年前,周文王就用八卦图预测出了一个恒定不变的道理:任何事物,都会繁荣和消亡。珈玛生命体所孕育出的智慧生物,最终被过度强大的科技毁灭了自己。珈玛生命体由此也意识到了,迟早有一天,它也会迎来灭亡。

“可是任何生命都会有抗拒灭亡的过程,珈玛生命体也不想让自己灭亡!能让自己重新繁荣起来的方法,就是再培育自己的‘子民’!但是自己去孕育生命,时间太漫长了,于是珈玛生命体最终选择了最快速的方法,去改造其他星球的生命!”

叶寻毛骨悚然:“它要改造其他星球的生命?!”

“是的,利用意志创造出复合空间,强行催动其他星球上的生命变异!在无规则的变异中,肯定会有一种变异生物会成为最好的‘子民’!虽然这种方式很野蛮,但无疑是最快的方法。”

“我知道了,现在黑雾……不,珈玛生命体就是在改造地球上的生命!”叶寻恍然大悟,“有个问题我也弄明白了,为什么黑雾都是将人们禁闭起来,而不是用它的力量直接杀掉。因为它的真正目的不是杀戮,而是改造!”

“正是这样。”

“可是还有一些问题,为什么一开始黑雾只是发生在校园里面,还有七日预言,又是怎么回事?”

“发生在校园只是因为那里人数最密集罢了,至于七日预言其实并不存在。”

“为什么说七日预言不存在?”

“我问你,你自己亲眼看见七日预言,是第几次进入黑雾的时候?”

“第二次!”叶寻对此可是印象深刻。

“也就是你的抗体体质完全成型的时候。七日预言,其实是抗体对珈玛生命体的一种预警反应。因此所谓的预言,其实只是你本人脑子里看到的东西。”

这话让叶寻再度震惊了一次,可是回想了一下,林秀英在突然昏倒的时候,曾经说出“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全都死亡”那番话,当时叶寻和白晓夜都听到了,而那些医生却并没有听见。事实其实是林秀英根本就没有说话!听到的声音,很可能也是他们的身体所产生的预警反应。

真是令人大吃一惊,叶寻一直以为是有谁在用预言警告自己,谁知道他们才是真正的预言者!

“还有一个问题!”叶寻继续追问,“抗体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作为抗体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抗体的存在也是必然。这就好像昆虫学家把‘滴滴涕’滴到长满孑孓的水里,其中肯定有大部分孑孓会死亡,而极少部分孑孓则产生抗药性。对黑雾来说,我们的存在就是那只没被杀死的孑孓。”(注:孑孓,读音同“节决”,即蚊子的幼虫,生活在水中。)

顿了一下,谢贝贝继续说:“至于我们存在的意义,也不过像是病毒一样罢了。任何生命在生长的过程中都会遭遇病菌,即使是小小的细菌,也免不了遭到噬菌体的攻击。珈玛生命体的力量没法影响到我们,我们就像顽固的病毒一样存在于它的体系之内。或许最终我们被它的‘抗体’给消灭,也或许是我们把它杀死……”

“杀死珈玛生命体,或是被它杀死……”叶寻低声说,“这么说,我们还是有机会战胜珈玛生命体的?”

谢贝贝喝了一口茶,未置可否。可是从她的眼神来看,他们战胜的机会并不大。

“今晚谢谢你,我得走了。”

一阵安静之后,叶寻站了起来,朝谢贝贝点了一下头。他多么希望谢贝贝能够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挑战珈玛生命体。可是毕竟人各有志,别人不愿意的话,他也没有办法强求。

“你肯定会去救人的吧?”

在叶寻即将离开房间的时候,谢贝贝突然问。

“既然你都能看到未来,这个问题还用我回答么?”

“未来也是随时在改变的,我看到的未来,未必就是要发生的未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