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家(1 / 2)
而在军营内,正是这一批“牲口拖曳的机器”带给了埃尔塔军官兵予以完善的生活保障——有热面包热汤来舒缓压缩干粮虐待过的胃;有用于洗刷浸泡白天磨出水泡和轻微挫伤之四肢足底的热水;当然,照亮营地的灯光与营地内高高竖起的广播塔也就不在话下了。
就在平整的营地广场上,肃教军与埃尔塔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军官围成一圈席地而坐,而中间正好就是吹着口琴的欧费蒙德里奇,而口琴的悠扬乐曲则随着广播塔被传到营地的每个角落,给劳累了一天的官兵予以精神上的慰藉。
身为“统帅”的他既然口琴吹得不坏,那么在文艺活动中表现出亲民的一面就有利于肃教军内部的团结。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今天的观摩团与导演部,乃至中国教官们都下到在海边设营宿营的军人身边,和他们同吃同睡。
在离开军营的汽车上,沃尔芙的思绪还没有离开军营——大头军官与士兵同吃同睡,这在她所熟知中是绝对不可能之事。而恰恰就是这个不可能,最后收买来了肃教军的万众人心,让他们心甘情愿,甚至争先恐后地扑向群岛去解放他们尚还在苦难中的亲属同胞。
“之所以让肃教军使用长枪盾牌,纯粹是因为训练问题,如果有条件和需求的话,让他们使用火药武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让埃尔塔人顺从的方法并不是武力,而这群兰卡斯人于我们而言也一模一样,不会有什么区别。”
这是她询问肃教军内中国人军官有关于肃教军武器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在与她交谈时,这位她素不相识的年轻军官身上就仅仅只佩戴着一柄不起眼的自动手枪,在她看来若是肃教军的兰卡斯人突然暴起而攻之,想要取他性命的话,那根本就是摆设而已。
“坐稳了,最好戴上安全带。”接送她的汽车兵转过头来嘱咐了一句,“前面的土质路面刚被涨水的河流冲掉了表面,可能会有些颠簸。”
埃尔塔帝国以前哪里有这种宽广到能四架马车同时并行的道路四通八达的景象?沃尔芙回想起过去在克拉夫马车上的颠簸旅程,不由得轻松地笑了笑。现如今这路面的破损在钢板弹簧悬挂的缓冲面前,实在是不值一提。
从破损的弯道上转过车头,车前挡风玻璃上映照的便是希尔齐港和希尔齐市区的不夜城美景——各种工地上照明的射灯与探照灯此时把楼体和塔吊找得是一片通明,光柱或齐或斜地射上夜空,在云层上打出漂亮的阶梯色差。
由于她不适合和官兵同住同吃同睡(埃尔塔军和肃教军内现在都暂时不招收任何形式的女兵),所以她最后还是必须返回希尔齐市内的海景大酒店继续暂住。当然这也是她想要的结果——任何人只要一旦见识过希尔齐这种和门东市相仿的繁华,多半都会不可避免地对它上了瘾着了迷,离开时抽不开步子……
包括沃尔芙在内的所有埃尔塔人和兰卡斯人,在看到,亲身经历过面前这番盛景之后都会或多或少地明白,有且仅有中国人才能制造出新希尔齐(相对于河岸另一端的老希尔齐城)这样的繁华都市,以及给予他们全新的舒适生活——更进一步说,他们为人的基本尊严,也是从这里重新开始的。
在这一框架内,就连原来的“敌国人民”也根本没有了反抗的动力。这些异世界人原本就不是为了剥削他们,消灭他们而来——双月行星工业化计划从根本上完完全全就是互惠共赢,你四我六的合理买卖,来到埃尔塔大陆上的兰卡斯岛难民从能够吃上难民粥到吃上工人饭之后很快就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和中国人,和已经走上正道的埃尔塔人进行不必要也没动机没理由没成功率的政冶斗争,经济斗争和武力斗争呢?
在中国人“颠覆”这里之前,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帝国”和“教会”两大体制下的猪。如果他们有必要反抗的话,那么理由就很简单——中国人的到来让他们过上了比猪还不如的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