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12节 中国抗日联军 新(2 / 2)

加入书签

各部下只设3个师,不设旅级单位。为了更加方便收编各地的抗日队伍,团级单位数量不限。

第3支队就变成了“中国抗日联军”第3军,加上后来改投进来的各路武装部队,第3军整军时就有了近7000人。武器装备好,就是有人看中这点。

东北军3营这段时间收获不错,纷纷来投的各路人马,尤其是原东北军旧部和土匪武装部队,大都选择了编在东北军的属下,整军时也有差不多2000多人了。后来,石军长又从第1、2师里抽了近1000人给他们,编成了“中国抗日联军”第3军第3师。

原独立1师的1、2团这段时间也差不多有近6000人了,编成6个团后,仍保留了“中国抗日联军”第1军第1、2师的编号。第3师就是陈*所部了。

在东北抗日热潮的鼓舞下,“中国抗日联军”第1、2、3军迅猛发展,很快就由改组时的16000人发展到了当年年底时的50000多人。

第1、2支队也在西线装大了起来,在少帅这面旗帜下,东北军好多旧部都主动脱离伪军、土匪,投入了“中国抗日联军”。加上这东、西两面一呼应,各部的活动空间都大了很多。

再后来由于高总司令在海上的一系列动作,更加坚定了东北老百姓的抗日信心,加上武器弹药及装备又精良、充足,所以各部队伍发展很快。由于这几个月来,投入到抗联队伍里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方便管理,在高总司令的授意下,1934年6月初,张少帅把西北军的第2支队改编成了“中国抗日联军”第7军,把东北军的第1支队改编成了“中国抗日联军”成立了第5、6、8共3个军。

1934年底,“中国抗日联军”在东北拥有了共7个军,总兵力约180000万人,东北抗日在1932年后再一次达到历史最高潮。

为了应对消耗量极大的武器弹药和装备,“中国抗日联军”第1、2、3军在双辽西面一带的山林里也开创了新的根据地,与第6军、第5军在西线互相配合抗日。

山西的*老西,河北的*作义等部也极力配合,确保了“中国抗日联军”的后勤补给线在关内地区的畅通。

老虎和老侯两位也没闲着,在抓好整军、后勤及政工这一大摊字事之后,也派人和山西的*老西,河北的*作义等部商量。本这抗日的大义,寻求他们的支持,再说了,现在还都是为了抗日大义,这点忙,二位军阀倒并不含糊,同意在山西的塑州、大同,河北的张家口、洁源及围场沿线,在他们的防区内建立一条稳固的后勤补给线。

甚至于冯玉*、*作*还答应,可以对“中国抗日联军”开放借用张家口军用机场。为此,高总司令所部的大量武器弹药源源不断的运往了东北各地,很好的保证了各部抗联的壮大,发展。

在后勤补给充足的前提下,小高还一再大量散布苏军即将东进的假信息,让日本人,摸不清虚实,以为真是苏共在支持中国抗日。在1934年5月前,其国内的补充师团新兵未到之前,其在东北的防线曾一再南移,为“中国抗日联军”各部留出了黑龙江北面的大部分地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