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第776章 另类的教育方式(2 / 2)
不能理解,乔桥无法理解这种教育方式,倒是做饭的李家德能明白一点。以前读高中时,班上很多男同学打电子游戏、看录像,痴迷的人甚至省下伙食费去玩,但玩过那个劲头就好了。
“那些人都考上大学了吗?”
“啊?”
与同学交往不多的李家德回忆了一下,不确定道:“好象没几个”。
“那不就是了?”
“不对,文文她们不同,已经没有升学的压力,而且不用为钱操心。对于她们来说,想奋斗是好事,不想吃那个苦,那就好好生活。”
好象是这道理,乔桥的脑袋里打起了架,旁边的李家明揄揶道:“问你们一个问题,我们读书是为什么?”
“什么意思?”
“就是问问呗,我们这么努力读书为了什么?”
“学业有成啊?”
“错,其实是为了钱!”
夫妇俩愕然,这怎么跟钱扯上关系了?
“读书是为了工作,为了找个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工作又是为了什么?社会地位、薪水,最后还是落在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上,也就是钱。”
这哪跟哪?没有融入美国的乔桥立即反驳道:“你太偏激了,我们学校那些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没你有社会地位、名望?”
这事李家明以前想过,而且与乔桥是一个看法,但来了美国之后,发现这种想法水土不服。尤其是读博士后,他亲眼看到导师为了给院里搞捐款,到处去参加富豪们的酒会。
“错了,他们确实没有我的地位高,也没我有名望。我们仰视他们,那是因为我们向往象他们那样成为大师,但在现实社会里并不如我。
你们平时与院长、系主任接触少吧?知道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吗?募捐,向我们这样的人募捐!”
“他们又不是为了个人募捐,跟社会地位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说得也没错,但商品社会里没有象牙塔,大师们也要吃饭的。募捐者与被募捐者,两者的地位能一样吗?
这个观点有些冷酷,却是道出了一个事实,我们可以膜拜大师,却必须要现实地生活。商业化的社会,将所有的成就都物化,这是历史趋势。如果悟不透,要么当品行高洁的隐士;要么当仇富当粪青,其实还是向往声色犬马。
“粪青?不是愤青吗?”
李家明眼睛看着来蹭饭的杨芬华,玩笑道:“听不得别人说话,只能由他来说,而且臭气冲天,谓之粪青。”
“李家明,我得罪你了?”
没得罪,但也相差不远,拿着自己妹妹送的礼物,却讥笑自己一身铜臭。这也就是老友之间的熟不拘礼,否则李家明早翻脸了。
↑返回顶部↑